分享

考学(一)——农村记忆100系列

 简心素文 2022-09-22 发布于江苏

考学

——农村记忆100系列

1977年秋天,我在生产队担任保管员,领着老娘们儿在场院里收拾秋天的庄稼

刚过了国庆节,有一天傍黑天的时候,在石泉联中任民办教师的王君平来到场院里找我,他对我说:“教师开会传达了恢复大中专考试制度,允许适龄青年报名考试,你报名去考吧。”

我一听就感到很突然,提起考试我就很伤心

1972年底,高中实行考试招生,我考得成绩不错,最终还是没能上高中。我所看到的大中专招生,都是群众推荐和民主评议相结合,最后村里干部决定村里几个上大学的人,都是村干部子弟或是有特殊关系的,我只有当农民的份,从来没奢望上大学。

王老师对我说:“今年不一样了,要像'文革前那样,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等什么时候报名,我再告诉你。

我对他说:“行,那就试试吧。”

回家后我自己陷入沉思,恢复高考是好事,考试文化课是要凭本事的,可我拿什么去考呢?我上学正是“文革”最厉害的时候,稀里糊涂算是初中毕业了,高中没捞着上,在生产队干了这么长时间的农活,也没有信心参加考试再说,即使文化课合格,还有体检政审呢?体检没问题,政审就不一样了,我连高中都不能上,大学能让我上吗?

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晚饭后,几个耍伴来找我,说是大学招生实行考试,我们一起去试试吧,我们不考大学考中专吧,能考出户口去就行。考出户口,谈何容易!我们这些人连个临时工都捞不着干,是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大家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最后达成共识,只要让我们考,就坚决地试一试。

第三天在官庄中心联中召开大中专招生工作会议,官庄教革组的负责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并说明考试分为大学和中专,大学考高中知识,中专考初中知识,考试内容分别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要求所有想报考的考生一星期后,拿着2张一寸照片到官庄联中报名,并填报志愿。

我从未照过相片,只好嘎伙骑着自行车到田庄照相馆,花了5毛钱拍了照,等到快黑天了拿着洗出的照片回家。

到报名的那一天,我们又到官庄中心联中,每人交了报名费5毛钱,接着就填写准考证和报志愿。当时一个考生允许报考三个志愿,我直接填了两个,一个是师范当老师,一个是医校做医生。

报名的时候,人特别的多,有应届的也有往届的,有年龄大的也有年龄小的男女青年凡是适龄的大部分都报了名,我们村就有60多名报名考试的。

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当时一没有复习资料,二没有课本,两眼一抹黑,怎么去考试?既然已经报了名,就得想办法找资料复习

晚上,我和李世森到本村小学,找当民办教师的几个同学他们也参加考试,手中有一套初中课本我们就几个人倒换着看,先复习复习课本内容再说。

李世森是高中生,也报了中专,他家有一个罩子灯,我们就白天干活,晚上到他家一块复习。李世森大我两岁,当时已订婚,媳妇是邻村郝家寨的,叫张秀美她听说未婚夫要考学,干脆住到习礼埠李世森家,陪着我们俩复习。我经常跟她开玩笑:“你陪我们也挡不了,李世森考上学就不要你了,找了城里的大嫚。”她还真有点担心,干脆住下不走了,并发誓李世森无论考上考不上,都是他的媳妇。我吓唬她:“在这住着可以,不准同房,否则李世森破了元气就考不上了。”他们俩还真不敢在一起睡。待续)

作者:李振喜

李振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