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初购买和田玉完美无瑕,在家放置盘玩一段时间过后,却出现了新裂纹是咋回事?

 和玉大叔 2022-09-22 发布于新疆

和田玉保养秘方是老玉友们非常喜欢互相交流的一种心得。例如包浆这样比较玄学的操作,在网上就有许多方法和争论。再好的保养也架不住玉石本身可能自带的瑕疵。裂纹就是其中非常容易引起争议,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麻烦,明明自己入手时和田玉外表十分漂亮,当初挑选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的认真,甚至拿出放大镜仔细的观察。

可佩戴了一段时间,尤其是盘玩过后内部却出现了一些微小的裂纹,甚至是出现明显的起层,这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是不是玉商用次品骗了我?针对这个话题,和玉大叔来聊一聊背后真实的原因。

一、料子做过煮蜡的处理

有一些新疆料在购买初期,无论是打光线的顺光还是逆光都看不出有明显的瑕疵,可买回家之后盘玩了一段时间,就会注意到内部原来有一些裂纹。如果您购买玉石的时间不长(一般不超过三个月)那么大概率本身就是带细小裂纹的。在出售之前商家对玉件进行了“合蜡”的优化处理。

方法很简单,加热后融化的石蜡填充到玉石浅层裂纹里,让肉眼暂时看不到它的存在。过一段时间蜡慢慢被搓掉或者升温溶解,原本的瑕疵就暴露出来。合蜡工艺在和田玉行业属于优化,并不属于造假范畴。这就要求我们在挑选珠宝级的玉石挂坠,以及手镯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观察料子本身的油性是不是自然形成?会不会是玉商刷油后显得油光水滑,尤其是表面看起来很油的山料,在挑选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当心。

二、玉石的应力裂纹

应力裂纹是大多数玉商比较难以解释,出现情况也非常随机的一种。常常表现在新疆且末地区的山料,青海的山料和一些个头非常大的,切割后制作的籽料小件上。要从头解释应力的科学原理会比较复杂,涉及到大量的地质学知识。

大叔用大家都能听懂的人话来解释,就相当于你把一只海绵紧紧的攥在手中,挤干其中的水分,当时海绵的体积会变得很小(和田玉成矿的过程,高温高压,地壳板块不断挤压),当你松手以后(因为地质原因、譬如地震,人为开采),海绵回弹到原来的体积,水分挤掉了,内部的孔洞自然就容易被看到(缓慢释放后裂纹暴露)相信一个简单的“人话版”解释,应该能让大部分玉友搞明白。

和田玉大多是从比较紧密的岩层中被开采出来,原本在山体中山料的状态非常稳固,周围的岩石都有相互之间巨大的压力,杂乱无序互相挤压。当人为开采以后,再经过高转速的电动玉雕工具接触雕琢。其中有一部分的应力会得到释放。但成品终究没有了高压环境,经过几年后内部应力会逐渐的向外释放。导致一些原来不容易察觉的微小裂纹,慢慢变成了肉眼可以看到的裂纹。

这样的裂纹往往藏身在玉件的内部(裂纹的整体范围均不会和表面接触)应力裂纹常常集中在新疆山料上,被运气不好的玉友碰到了,当然购物体验非常不愉快。尤其选购手镯这样高价值的商品,用到实践中,在最近几年的市场销售中,尤以且末地区的新矿口“天泰矿”出现这类现象最为常见,所以在购买白度很高的天泰矿羊脂白玉手镯之前,对此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其实玉商也不希望自己所出售的玉石有裂纹。可世间总是有那么多不完美,裂纹也是天意。希望今天的科普能让大家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更加了解玉石的知识。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