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排卵,和导致不育以及风险...专家是这样说的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9-22 发布于黑龙江

一般情况下,排卵正常才能有正常的月经。但是月经规律并不一定代表有正常排卵,如青春期、更年期和功血的患者可以有无排卵月经。多数情况下无排卵月经是雌激素撤退性出血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是由于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所致。

在单一雌激素刺激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若有一批卵泡闭锁,雌激素水平可突然下降,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儿剥脱出血,,这种情况与雌激素浓度有一定关系,低水平雌激素维持在阈值水平,可以间断性少量出血,内膜修复慢使出血时间延长;高水平雌激素维持在有效浓度,可引起长时间闭经,因无孕激素参与,内膜增厚而不牢固,易发生急性突破性出血,且血量多。

无排卵型月经,周期可长、可短、也可以规律。判断是否排卵,需要通过B超监测排卵、性激素检查、基础体温监测、内膜活检等手段来诊断。

1. 什么情况下需要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卵功能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史或卵巢功能低下,需促排卵治疗。枸橼酸克罗米芬(CC)是最早出现的最常用的口服促排卵药。它是一种非甾体激素,兼有弱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通过竞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使之更多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FSH、LH的分泌,从而刺激卵巢内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其发挥作用有赖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正负反馈机制的完整性。常规用量:克罗米芬 50毫克,日一次×5天,月经第3~5天始服,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B超等方法监测卵泡,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枸橼酸克罗米芬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常见的是面部潮红、腹胀、腹痛、乳房不适、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头痛、脱发等,一般1一2周消失,未见长期不良反应。

2. 诱发排卵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人类的诱发排卵是生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达10%以上,其中由于女性排卵障碍者约占30%。促排卵常用于无排卵、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其目的是促使单一卵泡发育成熟排卵,使其具有接近正常人群的妊娠率;另外,对于无排卵女性的治疗,可以减少由于长期无排卵造成的内膜肿瘤的发生机会。但由于个体差异,尤其在有正常月经周期不孕患者,促排卵有可能出现多个卵泡发育。多个成熟卵泡排卵,可以增加生育率,但同时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宫外孕、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卵巢破裂、卵巢扭转等风险增加,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诱发排卵还有其远期安全性的担忧,特别是 潜在的致肿瘤风险,所以不可盲目使用促排卵药物。所有的促排卵治疗一定 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 排卵药物对生殖系统肿瘤发病风险的影响可能有哪些?

长期应用促排卵药物,存在诸多风险。主要存在如下风险:

(1)子宫肿瘤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关。试管婴儿中控制性超促排卵,血清E2水平达到正常自然周期E2水平的十几倍,子宫内膜暴露在过高的雌激素水平下,就可能造成内膜过度增生风险。

(2)卵巢癌风险:有人认为持续性排卵可能是卵巢癌病因之一,排卵可以导致卵巢上皮细胞不断损伤和修复易癌变。推测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导致排卵增多,有可能有促进肿瘤发生的作用。有资料显示,促排卵治疗的病人中,交界性肿瘤的概率大于正常人群。

(3)乳腺癌发生风险: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与激素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促排卵药物对卵巢刺激导致雌孕激素增加,可促进乳腺上皮增生使其癌变。

(5)儿童肿瘤发生率:资料显示,促排卵药物治疗后妊娠与自然妊娠其后代患肿瘤风险类似,但也有资料显示前者的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促排卵药物。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