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馆之宝:湖北,楚国八百年

 timtxu 2022-09-22 发布于江苏

通常,一个省级行政区内最有名的文物都会被收藏到其省博物馆内。所以,'省馆之宝'系列将介绍我国各个省馆的明星文物。每周二更新,本文为第 13 期。

本期介绍湖北省博物馆官网主页提到的十大镇馆之宝,其中四件同时也为馆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的九件之一。所以总共介绍十五件文物。本期内容全部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官网[1]和百度百科,更多细节请访问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博物馆拥有共计九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可以说是相当国宝了。

1曾侯乙编钟·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2越王勾践剑·春秋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盘形,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满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

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这把剑在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3曾侯乙尊盘·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尊的口沿是多层套合的镂空附饰,远看像云朵,实际是由无数条龙蛇所组成的镂空花纹,它们相互盘旋环绕,宛如在空中游动。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豹身也以镂空的龙蛇装饰,尊的腹部和圈足满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盘的制作更为复杂,除口沿有和尊一样的镂空纹饰外,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 曾侯乙尊盘是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4云梦睡虎地秦简·秦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云梦睡虎地秦简

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其中包括大量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后的法律文献,是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秦律涉及农业生产、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官吏职掌、少数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秦法已经达到了十分细密、详备的程度。秦律对汉代以及其后的中国传统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虎座鸟架鼓

图片

虎座鸟架鼓

虎座鸟架鼓,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通高135.9厘米,宽134厘米。

由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踞坐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组成。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两只小兽,后足蹬在凤鸟背脊,前足托住鼓腔。器身通体髹黑漆,运用红、黄色彩绘,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6郧县人头骨化石·春秋

图片

郧县人头骨化石

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湖北省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两具头骨化石,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属于直立人类型,简称“郧县人”。“郧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引起世界古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是补写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7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

图片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通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

这件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圈足平底。瓶身的肩部饰有凤穿牡丹图,腹部的四个菱形的开光内描绘了这样四个小故事: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足部绘一圈仰覆莲纹,以卷草纹和锦带纹间隔三层纹饰,层次分明,繁而不乱。整个器物制作精美,优雅精致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

8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楚墓,是一件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展开全长87.4厘米,宽5.2厘米,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车马出行的场景。

画中用土黄、桔红、海蓝和棕色等颜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的图画。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画师别具匠心地用五棵随风摇曳的柳树,将画面巧妙地分隔成五个画段,强化了故事情节。第一和第二画段表现的是出行场面,在画卷的第三段,只画了一只狗和一只猪,它们跃身急奔的神态为整幅画卷增添了生机,第四段和第五段表现的是迎宾场景。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9石家河玉人像·石家河文化

图片

石家河玉人像

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史前玉器的发展达到高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玉文化。

10崇阳铜鼓·商代

图片

崇阳铜鼓

崇阳铜鼓,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通高75.5厘米,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

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这件铜鼓质地厚实古朴,造型奇伟庄重,花纹流畅粗放,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11大玉戈·商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大玉戈

该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

大玉戈,出自商代前期,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堪称“玉戈之王”。

12曾侯乙墓外棺·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曾侯乙墓外棺

这具棺木为古曾国诸侯乙的葬具,此棺重约七吨,原位于地下13米深的墓穴之中,是其墓室内的主棺。棺内套有一内棺,成殓着墓主人的尸骨,曾侯乙墓位于今湖北随州。

13彩漆木雕小座屏·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彩漆木雕小座屏

高15厘米,长51厘米,座宽12厘米,屏厚3厘米。彩漆木雕小座屏以黑漆为底,上施各色漆加以彩绘,并于方寸之间雕刻51只鸟兽形象,是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工艺的代表作。

14多节活环套练玉佩·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多节活环套练玉佩

战国多节活环套练玉佩全长48.5厘米,宽8.5厘米,由13片镂空的各种形式或图案的玉片及26个圆环、半圆环和方扣连接而成。其中有4个银挺玉插入,拆卸银挺玉之后便成为5块长度不同、环片多少不等的连环玉佩,折叠起来便形成一块玉团状。

战国多节活环套练玉佩玉质晶莹润泽,设计匠心独运,装饰玲珑别透,隐隐流露出战国时代生机勃勃、浪漫自由的审美情趣,是一件在前代绝无仅有、在后世也不多见的稀世珍宝。

15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战国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图片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盒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

呈鸳鸯形,由两半胶和而成,颈部有圆形桦卯结合,插入器身,头部可自由转动;背部开长方口,内部挖空;漆物通体髹黑漆,上施彩绘;腹部两侧绘有漆画:左侧绘撞钟、击磐场面;右侧绘击鼓、舞蹈场面。

都看到这儿了,不如关注每日推送的“科文路”、互动起来~

至少点个赞再走吧~

参考资料

[1]

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http://www./Views/ArtGoodsIndex.aspx?PNo=Winchance&No=QTQ&type=Lis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