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纽约人家教的故事

 感悟zs 2022-09-22 发布于河北

  

  

  

  

  

  

  

  

  

  

  

  

  

  

  

  

纽约人家教的故事

       教小孩学会感激(转载)

身為二名青少年的父母,吉妮戈登希望教養小孩成為懂得感激的人。但他們的心情總是因為小孩的行為而擺盪在兩極之間,要不是驕傲光榮,就是感到沮喪氣餒。
     
 而最近13歲的威爾11歲的葛里芬似乎表現上越來越讓吉妮和戈登失望,兩個男孩講話變得刺耳,也只會對收到大額的禮物(單車、iPod、到夏威夷渡假)表示感激。
     
 吉妮決定向專家討教,並引導家裡的蘿蔔頭朝擬定的方針努力。以下是紐約霍夫史塔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傑佛瑞.弗拉的研究:
     
 弗拉教授曾經將一些中學生分為三組作實驗,他要求第一組的學生連續兩週以紙筆記錄每一天感覺值得感謝的事物;第二組則要求他們記錄日常生活發生的爭論、困難、麻煩事等;第三組只讓他們填些問卷。
     
 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學生在樂觀以及善良本性上有極大的躍升,尤其將實驗時間拉長至三週的話,學生們普遍對於學校所提供的學習環境有更大的滿意度。受此實驗的激勵,戈登一家也開始實踐的過程:
策略一公開表達自己的感激
       
 弗拉教授說,改變小孩的第一步驟就是家長以身作則。父母要先表達自己的感激,小孩如果照著做,家長就要多加讚美。
    
 有一天早晨,吉妮為家人準備了大家都愛吃的鬆餅早餐搭配水果。戈登首先表示感謝:「謝謝妳為我們提供美味的早點,吉妮」。兩個孩子都還睡眼惺忪,只顧喀吱喀吱地咀嚼著,過了整整兩分鐘,那平日就比較感性的威爾終於如夢初醒般地跟進,「是啊,真好吃。媽,謝謝您。」吉妮抓住機會增強他的反饋,歡喜的回答:「真高興聽到你這麼說,威爾。」
    
 接下來幾天,吉妮也察覺到自己平日錯失了許多道謝的機會,譬如餐廳服務員倒茶水時、快遞員送達包裹時。一天晚上,葛里芬終於記得將他的濕毛巾掛上掛勾,吉妮親親他的頭說:「謝了,甜心。」但是心裡卻懷疑是否要為孩子們原本就該做的事道謝。
    
 然而弗拉教授強調,道謝是強化正面行為最好的方式。
策略二勿將別人的服務視為理所當然
      
 孩子們通常以為大人為他們做事是理所當然的,應該提醒他們那是出於人們的善意。
    
 有一天吉妮幫威爾做他的家庭功課,兩個人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半才完成,真是累翻了。吉妮對威爾說:「你真應該要對我說聲謝謝的。」威爾語帶諷刺地說:「謝了,老媽。」當時吉妮忍著沒有發脾氣。事後她和弗拉教授提及此事,他建議說:「應該讓孩子們了解到別人幫助他們也是有代價的。
     
於是隔天吉妮對威爾說:「那天辛辛苦苦幫你做作業,真失望!你似乎並不覺得感激。那個時間本來我可以做其他家事的,而且我若不幫忙的話,你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喔。」威爾趕忙道歉:「對不起,媽;我很感激您,我只是太累了才口氣不佳的。」哇!實在令人不敢相信,弗拉教授的話真是有效。
策略三每天記錄你認為感激的人事物
       
 戈登一家記錄了幾天後覺得似乎太過僵化,於是簡化為每晚睡前花個五分鐘談論當日認為感謝的事。
     
 威爾的感謝通常比較真誠,例如,他會說:「感謝拿善老師讓我參加戶外教學,雖然我忘記繳交家長同意函。」葛理芬則較無厘頭,他會說:「我感謝媽咪和爹地做我的父母。」或開玩笑似的說:「我感謝門,要不是它我們就不能進到屋子裡來了。」
     
 其實許多孩子都不習慣將內心情感表達出來,他們都像葛里芬那樣以俏皮話帶過。弗拉教授說,平時就應該多訓練,多想一些真誠的話語。所以隔天晚上,吉妮提醒葛里芬說:「帝蒙的媽媽真好,她今天要帶你們大夥兒去舊金山探索館玩。」他說:「哦,對,我要感謝恩雅(帝蒙的媽),今天玩得好高興!」這樣至少比以前正經多了。
策略四致感謝函予生命中重要的人
       
 這是吉妮最不擅長的項目,而且她也尚未掌握如何能帶領孩子們完成的訣竅。一個星期六下午,吉妮母子三人坐在桌前商量該如何下筆,彼此都感覺像在忍受苦行。葛里芬哀怨地問:「媽,我們一定得這麼做嗎?」威爾也附和的說:「是啊,媽,看外頭天氣多麼好!我們下回再寫好嗎?」經過了15分鐘的掙扎,他們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開始動筆。
    
 葛里芬寫給他的外公,感謝他上回的滑雪假期的接待。葛里芬的信很短,但畫上了可愛的滑雪插圖。威爾則寫給他好朋友的媽媽,感謝她不僅接送他放學還常帶小點心給他吃。
策略五盡己所能幫助他人
      
 一位紐約的精神治療師曾說:「讓那些被寵壞的孩子們多看看不幸的人,讓他們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幸運,他們就會懂得感激了。
    
 因此,吉妮報名加入當地教堂供餐給遊民的志願服務,第一天就讓孩子們大為驚恐。一到教堂,他倆就緊跟著吉妮走進廚房並且幫忙洗了整晚的盤子,以往那是他們最不願做的家事。威爾問吉妮:「媽,這些遊民是危險份子嗎?」吉妮向孩子們說明,遊民只是無家可歸的街友,他們毫無傷害性,只是目前運氣不佳罷了。
    
 雖然第二次志願服務時,孩子們仍緊黏著戈登夫婦,但第三次時,他們就放膽到餐室與那些遊民談話了。
    
 當晚臨睡時,吉妮到兄弟倆房間要進行每天的感恩檢討,看到他們搬出舊儲物箱裡大大小小的玩具,不禁生氣地訓斥他們這麼晚了還在玩。沒想到威爾看著吉妮說:「別激動,媽媽;我們只是在整理要捐出去的玩具罷了。」
    
 數天過後,有一次葛里芬隔著車窗望見了某人,他說:「快把車窗搖下來,那是我認識的遊民喬斯!」於是戈登放慢車速,對喬斯打聲招呼後才繼續上路。葛里芬說:「我希望他今晚能找到一個好好睡覺的地方。」吉妮輕聲回答:「我也這麼希望,寶貝。」葛里芬又說:「你知道的,媽,我們真的是很幸運!」
    顯然,戈登家的感恩計畫已經呈現初步的成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