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萝卜 萝卜=萝卜”的教研,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改进?|头条

 张福涛lu70kpm9 2022-09-2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恕我武断地下个结论:当下大部分学校教研活动,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基本上是“萝卜 萝卜=萝卜”的模式。
基本流程是:教研组长带着学科组教师,打磨出一节精品课,在教研活动日展示。展示结束,老师七嘴八舌讨论一下,优点一二三,建议一二三,最后发个不痒不痛的推文,大家不痒不痛点赞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于该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究竟进步了多少,天知道!

这种“萝卜 萝卜=萝卜”的教研,问题出在哪呢?
首先,研究样本选错了

我们常规的教研活动,一般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是经过反复打磨的课。这种反复打磨的课,不是常态的真实课堂,而是被遮蔽和折叠的课堂——遮蔽和折叠了真实的学习障碍、真实的学习挫折、真实的学习困难。

试教过程中,教研团队往往会把出现学习障碍或学习挫折的环节砍掉,换成极度流畅、毫无障碍的教学活动。这种规避学习障碍、学习挫折、学习困难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课堂,一定是磕磕绊绊的。

我们搞教研的目的,是为了上好每一节家常课。是家常课,就会出现各种真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现在的磨课,把这些真实的问题情境给遮蔽了,剩下的当然是行云流水啰。

其次,参研人员找错了

一般学校常规教研,都是本校的学科教师聚在一起研究。所谓的“研究”,往往是几个稍有经验的,带着一群懵懵懂懂的老师在浅层次地讨论,在同一思维层次上不断重复。大家的思维基本趋于定势,教育教学观也基本接近。因此,“萝卜”炖“萝卜”,只能炖出一锅“萝卜”。

于是,教学研究,死水微澜。这样的教研活动,整个学科教学,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教研组长和部分优秀教师的水平,代表着教研活动的整体水平。

其三,教研设计搞错了

一般的教研活动,大部分教师只是看热闹的旁观者和不痒不痛的评课者,不可能全程、全员、全情投入到研究中去。有些甚至本次教研活动上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到了现场,才了解这次教研的内容和执教者。

这样的教研,往往忽略了前设计和后设计。所谓前、后设计,亦即上课之前,主动学习相关理论、主动参与文本解读、主动参与教学设计;上课之后,主动参与观课议课、提炼教研成果、撰写教学反思、建构教学模型、改造思维定势……这些,统统都没有。教师参与教研,就像看一场跟自己根本无关的戏。而且,部分教研组,把教研等同于上课、评课,上课以外的专业生活和课程探讨少之又少,甚或没有。

图片
这也是教研设计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呢?针对上面的问题,我抛出三点改进建议:

研究“裸课”,重选研究样本

所谓“裸课”,是指未经试教就公开亮相的家常公开课。前面说过,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常态课教学效率。我们研究未经试教的常态课,就是聚焦日常课堂,提炼常态课的成功密码,发现常态课的常见问题,解决常态课的真实问题。

这样的研究,直面零包装的真实课堂,大家像解剖麻雀一样解剖一节常态课,提炼出一二三四五,这些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今后常态课碰得到或用得上的。这样的研究,才接地气的,才有真正借鉴价值。

一般来说,研究常态课,有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提前一天告知上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备课,且规定不得进入课堂试教——可以在大脑里反复再现课堂场景,多预设一些问题的应对策略。第二天,教师带着昨天(晚)备的“裸课”亮相,借助录像,回放视频,认真复盘,总结得失。教师还可根据大家的建议,当天下午再上这节课,让大家看见进步、思考主要变化以及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另一种模式,是提前走进某位教师的教室,录制一节常态课,把视频发给大家,要求大家教研活动之前认真观看,教研会上结合录像片段,发表观点。

萝卜 骨头 水=萝卜骨头汤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教研人员结构要优化。每一次教研活动,尽量邀请一名外校名师、外地名师或接地气的真正有水平的专家,他们没有被该校教师同化,往往能够看出这个群体的主要问题,能作出“当头棒喝”的诊断,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

这样的教研,加上了“骨头”和“水”,最终熬成了“骨头汤”,一锅真正有营养的汤。

教研活动要精心设计

真正有效的教研,从教研流程来说,要全程参与;从参与人员来说,要全员参与;从参与热情来说,要全情参与——

1.前置学习:教研组要提前两到三个星期公布教研主题,教研组长要发动相关教师搜索相关文献,组织教师提前学习。

2.全员设计:学习文献之后,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前设计”,亦即教研早一天,每位教师都要思考,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怎么上?甚至可以采用“盲盒抽签”的办法——大家都来备课,第二天抽中谁,就由谁亮相。当然,可以设定年龄范围。

3.团队观课:成立观课小组,分别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状态等维度观课,及时记录教与学的状态和数据,并做好观课样本的个体定点描述。

4.课后检测:根据教学目标,由观课小组设计一些典型题目,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达成度检测。

5.深度议课:执教者、教研组长、观课者、检测组,大家围绕这次教研的主题深度讨论,总结得失。主持人随机在黑板上记录研究关键词,最后由一名教师梳理本次活动形成的共识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6.二次重构:由学科组骨干和执教教师一起,根据大家的诊断,重构这节课。若教研活动是一整天,则下午再次上课,再次研讨。

7.专家引领:由高水平的专家对一天的教研活动做深度剖析与引领。

8.深度反思:教研组长带着大家认真总结这次教研活动,在学校微信公号或者学校教研刊物上,发布大家的后续思考。

这样的教研活动,一学期扎实地搞四次,比每周一次教研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作者 | 张祖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