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就在不久前,长沙一位初一学生,不满妈妈太过“双标”:给自己安排各种课外班,而她却下了班就不停地玩手机。为了“督促”妈妈提升自己,孩子就把过年时候的压岁钱攒下来,买了各种“父母成功学”的书籍送给妈妈,希望妈妈新的一年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视频被发上网后,很快上了热搜,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其实,孩子“反向鸡妈”并不是什么坏事。优秀的父母,从来都是成长型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还记得之前的热播剧《小欢喜》吗?剧中陶虹饰演的宋倩就是一个放弃了自我成长的妈妈。跟丈夫离异后,宋倩一心都扑在女儿英子身上,尽心尽责:天不亮就起床给孩子蒸燕窝,一日三餐也是变着花样做。在对英子的学习方面,宋倩的管教可以说做到了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给英子的卧室做了隔音,还安装了监控;带英子上各种辅导班,陪英子熬夜学习、写作业……宋倩把人生的全部意义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她人生中的一切事,都为女儿让步。去年,一个叫小程的男孩,刚过完11岁生日便突发心梗离世。原来,小程刚出生几个月,他的妈妈就辞去了工作。打那以后,妈妈把小程当作自己的全世界,像个陀螺一样整天围绕着孩子转。小程才一岁多,妈妈就带他上了各种早教班。等上了幼儿园和小学,妈妈更是变本加厉地督促他学习。小程的课余时间,不是在上辅导班,就是在上辅导班的路上。长期的学习压力让小程睡眠不足,妈妈24小时无间断的监控,更是让他精神紧张,焦虑不堪。直到有一天,小程觉得心脏不舒服,向妈妈提出要休息。妈妈还以为他找借口偷懒,罚他在卧室面壁思过。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牺牲自己,而这种牺牲,成为了父母放弃自我成长的借口,也成了父母理直气壮要求孩子成才的筹码。可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承受父母放弃自我的压力,他们稚嫩的肩膀,扛不起我们那份未完待续的追求和渴望。对于很多陪读妈妈来说,生活中最大的任务就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监督孩子认真读书。但原梦圆不是,她在陪读的同时,不忘追逐自己的梦想。陪读期间,原梦园考取了复旦大学的成人本科,之后,她连续3年旁听交大专业课程,每天坚持背700个单词。3年后,儿子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复旦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原梦园也在50岁的年纪实现了人生理想:考上了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她表示,想要和儿子一起进步,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鼓励儿子。事实证明,原梦园确实做到了,妈妈的实际行动,就是给孩子最好的鞭策和鼓励。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有一位特殊毕业生,那就是55岁的周亚松。3年前,周亚松通过刻苦的学习考上了研究生,还对女儿喊话:“明年我在这里等你。”一年后,女儿也如愿考上了华中师范的研究生,成了妈妈的“小师妹”。你看,陪伴孩子成长,并不需要以牺牲自己的人生为代价。我们完全可以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让自己变成一盏灯,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孩子。就像董卿说的那样:“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只要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就可以了。”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不仅不会耽误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会把努力奋斗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中。假以时日,就会开花结果。养育是一场修行,父母也要成长,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成长型父母呢?以下三点,供家长们参考。网络红人“papi酱”曾经在一档节目中对人生的排序引起了网友的热议。“papi酱”告诉闺蜜,对她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永远是自己,其次是伴侣,然后是孩子,最后是父母。这是因为,好的父母必须要先找到自己的幸福,才能把幸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从而让孩子也获得幸福和快乐。的确,就像心理学家洪兰说的那样:“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妈妈,一个身心疲惫的妈妈,一个完全失去自我的妈妈,又能给孩子多少爱呢?”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给予”。能够爱别人的人,需要像太阳一样有心理能量。而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呢?因此,为人父母,我们要先会爱自己,才能好好地爱孩子。否则,一个不幸福的妈妈,是绝对养不出一个幸福的孩子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自己却一回到家就抱着手机玩;想要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自己却经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不仅不愿意听,还会觉得父母“双标”,产生叛逆的心理。反之,如果父母能率先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也会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慢慢成长。身为父母的我们,很多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在育儿路上,难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遇到问题,乃至犯了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不能停滞成长,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比如,电视剧《少年派》里的林妙妙因为直播而耽误了成绩,妈妈知道后,直接到直播年会上把林妙妙抓了回来。妙妙丢了面子,火冒三丈,扬言要放弃高考,甚至还跑到楼顶想要跳楼。从医院醒来后,妈妈认真反思了自己。她对妙妙说:“我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其实,除了成绩以外,教会孩子善良、懂得怎么玩,不要太自私,这些东西也很重要。” 妈妈的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妙妙,她一把抱住妈妈,也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可见,反思是成长重要的一环,也是教育重要的一环。父母懂得反思,是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最好的开始。的确,孩子常常不听我们的,但他们却会模仿我们。好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身为父母的我们,与其费尽心思“鸡娃”,不如花点时间“鸡”一“鸡”自己。毕竟,一对不放弃个人追求的成长型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请相信:家庭教育也是自我教育,你若优秀,孩子自会精彩。愿我们都能成为“成长型父母”,提升自我,静待花开。作者简介:晨曦,一支笔写天下。“碧读好书”,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