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滚针拔罐放血法治疗晨起口苦症1例

 仁哥文档 2022-09-22 发布于湖南

刘茵(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针灸科  )

患者男性,62岁,晨起口苦反复发作2年余,伴胁肋轻微胀痛,于2013年3月来我院针灸科就诊。

既往慢性胆囊炎,高血压病史多年。近两年出现每日晨起口苦,口干,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伴两侧胁肋胀痛,经活动后一般中午前症状减轻。

经长期中药、针灸调理,症情反复,尤其情绪波动时症情易加重。就诊前经消化科验血、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示胆囊壁粗糙,少量结晶。

平素胃纳一般,偶有嗳气,溺少色黄,大便偏干,饮水不多,舌暗红、苔黄灰腻,有裂纹,脉弦滑数。

1、治疗方法

背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皮肤滚针(苏州秀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2型)沿督脉至阳穴至中枢穴;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膈俞穴至胆俞穴由上而下用较重手法循经滚刺10下,局部皮肤可见发红出血,患者略有疼痛感觉,拔罐5分钟左右去除大量紫红血块后,以75%酒精棉球将皮肤擦拭干净,上覆医用纱布,嘱患者当天避免沐浴,防止感染。每周两次,间隔三天一次。

治疗期间嘱患者忌烟酒、饮食清淡,作息规律。

治疗2周后,患者自觉口干有所减轻,口苦依旧,嗳气基本消失;小便量增,大便偶有干结,舌苔由黄灰厚腻干裂逐渐转为黄厚苔,裂纹变浅。

治疗4周后,拔罐紫红血块减少,口干、胁肋胀痛、嗳气消失,唾液量增加,口苦明显减轻,治疗一次后可维持2天不发作,舌苔转为黄薄,裂纹消失,舌质红润;二便恢复正常。

治疗6周后,拔罐血块为鲜红,晨起口干苦消失,只在情绪波动时微有胁胀,其余诸症及舌相均恢复正常,食欲增加,血压较之治疗前也有所下降,基本达到治愈,随访一月无复发。

2、体会

口苦.首见于《黄帝内经》:“有病口苦者,名为何.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痒……….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上溢而口为之苦。”《素问·痿论篇》:“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指出了口苦为胆瘅.肝热胆虎是主要病因。患者长期患有胆囊炎和高血压病.肝胆湿热,疏泄失调.胆汁携热上溢而发口苦;肝热伤阴阴液不足则口干、溺少、便干;湿邪内存则不欲多饮;久病人络,气阻络痹、肝胆络脉失和,不通不荣则发胁痛。

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利胆、活血通络。滚针疗法是一种独特的皮肤针疗法源于(内经》中的半刺毛刺、赞刺和豹文刺,又在近代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具有刺激面积大,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安全和省时省力的特点。

其作用部位在人体皮部,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腑-脏的途径有效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防治疾病国。《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是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根据“内病外治”的思想,通过滚刺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肝胆区域的皮肤,开启腠理舒经通络;结合拔罐放血,引热外泄,祛瘀除湿。从而起到调节内在肝胆脏腑气机疏肝清热利胆祛湿活血畅络之功,则病邪外除气血调和诸症自消。

另外,在本病例治疗过程中,还观察到滚针拔罐放血法对高血压能起到降压作用.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内病外治”的效果可进一步加以研究。

北方药学 2013 年第10卷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