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隗继武诊治口苦思路浅析

 仁哥文档 2022-09-22 发布于湖南

张 波 迟莉丽△ 梁峻尉(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级本硕连读生)

隗继武,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隗老从事临床工作50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于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治人无数,屡起沉疴,在诊治口苦方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验之于临床,无不应手取效。我们有幸跟随隗老学习数载,言传身教,获益良多,兹将隗老诊治口苦思路浅析如下。

1 病因病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口苦作为一种自觉症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如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均可出现口苦症状。但治疗上往往束手无策。中医学中,口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将之归于“胆瘅”,认为胆热、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原因,胆火上炎是其主要病机。

《素问·痿论》指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古代医家文献中论述口苦时亦多从火热病证论之,但隗老认为,口苦并非皆由热证所主,还可见于虚寒证,涉及肝、胆、脾、胃等脏腑。

2 辨证思路

2.1 首辨脏腑归属 

《灵枢·四时气》指出“胆液泄则口苦”,口苦属胆病主症之一,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肝经属肝络胆,胆经属胆络肝,病变常相互影响。胆汁是“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与肝相系,受肝之余气而疏泄胆汁,为“中精之府”。

临床上由肝胆有热,胆气熏蒸引起口苦的最多,如肝气郁滞,可影响到胆汁疏利,而胆腑郁热,也可影响到肝气疏泄,最终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或郁而化火、肝胆火旺之证,而出现口苦。

肝胆口苦患者常伴有心烦易怒、头昏晕痛、面红目赤、两胁胀痛,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然隗老认为,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口苦,非独肝(胆)也,临证时应分清脏腑归属以指导用药。

脾胃与肝胆关系极为密切,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正如《四圣心源》指出“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纳运失司,升降失调,燥湿不济,则可导致饮食积滞或痰湿内停,久而化热、化火,以致胆气上逆出现口苦。临床常伴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渴、口臭、纳呆,大便不畅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素问·评热病论》指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苦为心之味,心开窍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若心神抑郁,郁而化火,心火上炎,使之口苦。心热口苦,临床常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或舌尖糜烂、便秘溲赤,舌尖红苔黄、脉数。肝肾同居下焦,有经络相互贯通,且肝肾精血同源,共司相火。肾水亏虚,肝木失养,肝体不足,肝用失司,疏泄失常,胆汁上泛而口苦。

临床常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烦热、盗汗、腰膝痠软及遗精,舌红,少苔或无苔。

唐朝医学家王冰曰:“一阳谓少阳胆及三焦之脉也……阳木熏肺故善咳。”肺位最高,其对胆腑亦有制约调节作用。肺失清肃,燥热下行,波及肝胆,导致肝失疏泄,胆气上逆而口苦。临床上除口苦外常伴有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干、咽喉发燥、声音嘶哑、舌红嫩等症状。

2.2 次辨寒热之性 

口苦性质为阳,是热证中常见的症状。常规情况下,见到患者有口苦的表现,若患者兼有大量热象可考虑为热证。后世医家也多遵《内经》之旨,从热证论治口苦,予苦寒药泻之,然口苦一证并非尽皆主热。正如《太平圣惠方·治胆虚冷诸方》指出“夫胆合于肝,足少阳是其经也,为清净之腑,谋虑出焉,若虚则生寒,寒则恐畏,不能独卧,其气上溢,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咽中吤吤,数数好唾,是为胆虚寒之候也”。

隗老亦常谓口苦在时邪热病中主热无可厚非,但口苦在内伤杂病中主寒者亦有之,口苦之寒热可从口苦的本症、全身伴随症状及舌脉来辨别。

口苦主热者,常伴有烦躁失眠,口干而欲饮,饮后觉舒,或舌面有麻辣感,或口臭。其舌质多红或鲜红,舌苔多见深黄,或老黄,或黄而干燥,或黄腻,脉多数。

口苦主寒者,常夜间明显,伴有口淡无味,渴而不欲饮,饮亦不多,或口中多涎,或口中咸涩,或口多清水。其舌质多偏淡或淡白胖嫩,边有齿印,舌苔多见白滑,或白腻,或白腻罩灰黑色,脉多沉迟。

2.3 再分虚实真假 

《内经》指出“阳盛则热”、“阴虚则内热”。外感邪热或脏腑功能亢盛,导致实火内盛,热盛伤阴,当属实热证(包括湿热);热病后期及各种原因导致阴津亏损,阴虚火旺,当属虚热证。

口苦以实热所致者居多,然亦有虚证。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口舌》所云“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口淡者未必尽因胃热。

盖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燥”。

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指出“胆热则苦,口苦亦有肝虚寒者”。隗老认为,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临证之时若患者素体偏于阳虚,年老体弱,或失治日久,或已服用过大量苦寒泻火或滋阴清热之药,为内科慢性疑难病证,则应考虑为虚寒证,治宜温补,用药时应适当加用生姜、附子、肉桂等温热药,效果明显。现代医家亦有不少从脏腑虚寒论治口苦的报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张景岳在《类经》中亦提出“水极似火”的概念。特殊情况下,口苦尚可以假象出现于水极似火、真寒假热的证候中。

3 典型病例

王某,男,52岁。2012-09-06初诊。患者于3年前出现口苦,右胁隐痛不适时作,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实,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一直未予重视。2个月前,患者因劳累过度,自觉症状加重,遂求诊于某中医院,行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炎,连续服用苦寒清热利胆之药1个月,疗效欠佳。

刻诊:口苦明显,入夜尤甚,口干但不欲饮,右胁隐痛不适,脘腹胀满,面色少华,乏力懒言,畏寒肢冷,纳差,食凉则宜便溏。眠尚可,大便稍干,小便黄。舌淡胖,略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

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

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脾胃虚寒,胆气上逆。治宜温中健脾,和胃利胆。予补中益气汤合理中汤加减。药物组成:

黄芪15 g,太子参30 g,生白术30 g,干姜6 g,桂枝9 g,陈皮6 g,香附9 g,郁金15 g,桔梗9 g,枳壳12 g,炙甘草6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服4剂。

2012-09-10二诊,服药后,口干苦症状明显减轻,胃纳转馨,面色转华,大便质软,脘腹胀满亦有好转,但胁痛仍时作。初诊方去陈皮、桔梗,加柴胡9 g、炒白芍药15 g、虎杖15 g。服1个月,诸症消失,遂停药。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病程日久,正气亏损,后因前医过用苦寒泄热之品,复伤正气,终致病情缠绵难愈。隗老辨证为脾胃虚寒,胆气上逆,从益气温阳、疏肝健脾着手,宗《医宗金鉴》“用甘入脾,以益不实之脾”的用药原则,选用甘温益气之品,使脾运复健,中焦枢转正常,气机条畅,达到疏肝利胆之效,如此口苦可愈。

4 小 结

中医学认为,一切病症的原因皆在五脏六腑,《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口苦的病机重点在胆气上逆,十一脏有病,波及胆,胆气上逆均可导致口苦。口苦未必尽由火热所致,不同的病机决定了不同的治法,失治、误治会引起变证、坏证。临床上遇到口苦患者,应做到整体审察,识脏腑、辨寒热、察虚实,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勿犯虚虚实实之戒,遣方用药才能有效。 

河北中医 2014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