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产减值的秘密(中)

 徐甘木finance 2022-09-22 发布于上海

接上篇,资产减值的秘密

国庆7天飞一样地过去了,说好国庆要多发几篇的我,被假期开工综合症困扰了7天,直到今天,我才刚刚治好我的症状。

我的粉丝数量也在国庆期间维持了完美的动态平衡,取关量=新关注量,感恩还没取关的老铁在我不断拖延更新的情况下不离不弃,在我发出这个感叹时,旁边的某位理工男认真地说了一句:

不一定是粉丝不离不弃,也有可能是他们长期没看,已经忘记你这个公众号了,进而忘记取关。

上篇资产减值主要解释了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减值测试,这篇文章我会解释剩下的两个问题。

(2)计提减值的金额如何计算

(3)资产组的减值分摊问题

02 计提减值的金额如何计算

当结合内外部的信息判断资产发生减值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量化减值金额的问题了。

会计不是定性的,是定量的。不量化减值的金额就没法确认在财务报表中,总不能在某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旁边批注:该资产存在减值迹象,请各位看官谨慎看待其账面价值。

那么究竟该如何量化呢?

这时候需要计算一个数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只有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而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者。

通俗点的解释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等于该资产拿来卖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该资产拿来用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者。

卖或者用,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拿来卖产生的现金流量尚可以比较容易获得,打听打听市场公允价,毛估估一下处置掉这项资产的花销,减一下就算出来了。

拿来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估计难度就直接是max的级别。

首先要确定资产的可使用年限,然后要估计在可使用年限中每一年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再估计每一年所必须的现金流出,等到使用年限结束之后,还要估计出该资产被处置之后能卖多少钱。这些乱七八糟的现金流全部估计完之后,还要再估计一个折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今天,看看是多少钱。

都说了,资产减值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是一般长期资产,请注意长期这个字眼。

就假设这个资产能用5年,估计未来5年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以及5年后这项资产能卖多少钱,各位老铁可以思考一下这项工作的难度。

想想5年前自己给自己定的规划和5年后真实的发展情况,是不是已经是沧海桑田了。

预测难度高意味着主观操控性大,主观操控性大意味着.....

我不说了,大家都懂的。

咳咳,回到cpa考试中,对于可收回金额的估计,题目中都会列出拿来卖和拿来用分别产生的现金流情况。

拿来卖的现金流会告诉出售的公允价值和为了出售而需要的花销,两者相减即可。

拿来用的现金流会告诉每个期间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和最后处置的现金流,还会告诉折现率,进行简单加减乘除计算即可。

这里稍微需要注意的点是外币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估计,要先用外币的折现率折出一个外币的现值,再按照现在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而不是用每年的估计外币现金流量*预计的外币汇率,再用人民币折现率折现,因为这样做需要估计的参数过多,主观操纵性过大。(虽然本身这个估计主观操纵性已经很大了,但我们准则还是希望能降低一点是一点)

各位老铁发现没有,实务中最难的估计在CPA考试中变成了题干已知信息。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一位财会大咖说的话,实务和考试最大的区别在于考试时候拿到的考卷是很清晰的,条件非常完整,只需要根据题干要求答题即可,但在实务中拿到的条件大概率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的,需要一边答题一边自己搜索信息核实条件。最后大咖的灵魂一问是,财务分析的考试通过了,财务分析就会做了吗?

所以各位老铁要好好珍惜刷题时那种简单单纯的人造环境啊。

可收回金额计算出来后,高于账面价值不计提减值损失,低于账面价值根据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损失。资产之后的折旧摊销根据减值后的金额来确认。

就是这笔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XX减值准备

下一篇我会讲资产组减值如何处理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