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留遗憾,那就总要做做看

 新用户10656616 2022-09-22 发布于新疆
知道我决定专心在家写东西后,就不时听到一些熟人甚至朋友当面的惋惜之意。
你这些年的努力可惜了。
出来做些什么都比那个强啊。
现在再不拼一下,以后就没机会了。
你总得考虑基本的生存吧。
你不至于消沉成这样吧。
……


从刚听到的愕然,到了现在的默然。
我怎么了?或者写作怎么了?我的选择怎么在很多人的眼里,就如放弃一切等死一样?
这不是一种职业吗?和快递、送餐、坐办公室不同的,只是不用去奔波而已,本质没什么区别啊,怎么就成了这样?
我也没有明显的出现智商下降的问题和征兆啊,二三十年奔波下来,经历了七七八八,觉得写作还是最适合我的工作,况且这也是我的喜好,怎么就成了这样?
从事文字工作二三十年,从给单位写,到给自己写,从有要求的写,到自由的写,只不过是方式不同了,怎么就成了这样?
从群体回到个体,只是不再选择人与人之间的谈判,洽谈,沟通,交流,更多的想交给文字,交给内心,这也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怎么就成了这样?
有时间细想想,就要笑,但笑过后,无奈。

以前我也是这样啊。
都习惯在群体中生活,都习惯在社会交杂的状态下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就像很多人总结的一样,一旦联系你的人越来越少,一旦你参加的聚会越来越少,一旦你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就意味着你失去了价值,就意味着你被所熟悉的群体放弃了,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恐惧。
所以,就会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圈子,不断的强化自己的联系,不断的迎合妥协,不断的增加露脸的机会,不断的琢磨有的没的契机,唯恐自己被生活抛弃。
可是,这样的生活真的是绝大多数人想要的吗?这所谓的拼搏,真的就一定可以带来相应的收益吗?这样的生活状态,就一定能带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抱歉,我看过身边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为此心满意足,更多的却是疲惫,更疲惫,却在惯性下,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人群中,有几个人真的实现了梦想?又有几个人,有真正做自己的勇气?
不去尝试,很难回答。
面对那些惋惜,我知道我更难回答。
就像我知道文字本来是抚慰人心的东西,但当文字也被贴上了物质的标签,加上了谄媚的猥琐的暴力的无耻的各种表情,去各种迎合,那些惋惜一定都是善意。
当文字在精神中的渴望变成了内心的厌恶,文字确实离死不远了。
我们需要,但不相信。这是生活的处境,也是文字的处境。
自己呢?不想留遗憾,那就总要做做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