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的精彩,哪里是一个年纪可以区分的

 新用户10656616 2022-09-22 发布于新疆
和妻子聊天,才开头说了“网上新闻说有一个五十多的大妈”这半句话,就被妻子截断了话头。
她一脸含义不明的问我:“我也过了五十,是不是也应该被归入大妈的行列?”
不知道怎么解释,半天无语。

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听别人说什么五十多岁大叔的话题,从来不认为是说自己。听小区里的孩子叫自己爷爷,也是转头四顾,从不认为叫的是自己。
在年纪上,别人认为和自己认为从来不是一回事。
就像和一些我认为已经很年轻的朋友聊天,九零后感慨他们已经是零零后眼里的叔叔阿姨了,八零后更是自己都觉得在现在的时代里,被各种苍老的不行。
而像我这样的七零后,已经没法假装看不到听不到别人眼神里话语里掩饰不住的老年人归类。
可以接受现在以十年,甚至五年为一个层次的社会年纪更迭,但从来拒绝把自己归入相应的群体中去。我想这不仅是我,也是很多人的内心态度。
是,我们接受社会极速的变化,但我们不接受仅仅因为极速,就因为年纪,被动的一层一层,要和社会形成越来越远的距离。我们不接受这样被区分,被判定,被认证,被理所当然,被莫名其妙的打上标签。
凭什么?这种区分认知度越来越高的概念是从哪里得来的结论?
我觉得还很小很小的九零后,还远远没有跨出他们的青春,但已经有绝大多数开始进入了真正的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体验,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艰辛。他们正在面对的,是刚经历过幼稚和冲动后,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真实的需要和真实的责任。所以,他们从不回避任何欲望,也不回避任何追逐。他们让这世界发亮有色彩。

我觉得成长得刚刚好的八零后,一切都是很有理性支撑的激情并且很可以信赖的的样子,不急躁不畏惧不浮夸,知进退知敬畏知分寸,信赖自己,一点点的在家庭孩子和梦想中构建最理想的平衡。不会轻易被打倒,也不会轻易退缩犹豫,所有的妥协,都只是为了更能向前一步。他们是这个世界最稳定的动力。
我觉得将将才能称得上睿智的七零后,除却沉郁和焦虑不说,他们对这个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跨过了一个对立的台阶。从抱怨,从愤怒,从挣扎,到纠结,到矛盾,到平淡,他们是真的找到了和生活相处的途径以及和世界对话的可能。在经过一切冲突和情感过程后,能不被影响的思想,就成了社会的财富。
六零后,是我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最有理性,最有价值,最有深度,最能保持客观,最能和生活平等对视的阶段。得失取舍,荣辱动静之间,一旦看透,生活就失去了神秘感,所有的安排和诱惑就都有了破绽。
每一个年纪阶段,都有和生活接触的方式,都有和世界沟通的视角,都代表了人类不同的探索和认知,都掌握着其他年纪所没有的满足感和优越感,没有哪一个年纪能代表一切。
再快的极速,也改变不了不同年纪所代表的根本内涵。
那么是谁,让年纪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和生活距离远近的主要尺度?
因为潮流?因为新锐?因为流行?因为网络?因为话语权?
还是因为自己吧,因为没藏住那一点不自信,自己潜意识里认了输。
没有态度的年纪,可不就是没有态度的生活吗?
既然谁都不敢离开生活,那就不要用年纪说话,生活不会因为年纪大小而对谁格外宠爱和关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