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着,心里一定就有仪式感存在

 新用户10656616 2022-09-22 发布于新疆
从青春开始,就对仪式感没什么好感,总觉得一个自由的人,率性而为是最好的样子,仪式感毫无疑问,对自由是一种捆绑。

直到遇到妻子,开始爱,成家生子,妻子用三十年时间,教给我仪式感的另一种正确理解和打开方式。
比如回去看望父母。
以前,是很不愿意带着大包小包去看望父母的,觉得好假也好傻,心里总想着毕竟孩子回来,对父母就是最好的礼物。可妻子坚决抵制,她总说好远好久的回去一趟,哪怕带一根针,也是心意的表达。果然,每次回去带东西,虽然父母老是絮叨的埋怨,但确实能从老人的眼里看到满足和喜悦。
比如出去吃饭。
不论是星级饭店或者路边摊,妻子总是在仪表上对我一样要求,绝不会让我随随便便的起身就走。也是,带着有准备的心思,吃饭自然就有了一份期待。
比如在家里吃饭。
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餐,妻子也会讲究要有一些颜色的搭配以及餐具的美观漂亮。这样的家常餐吃着,味道反而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那种用了心的温暖。
比如去别人家里探望或做客。
妻子是从不会接受空手而去的方式,她的礼物视角总是先老人再孩子然后才是主人。
比如家务。
不敷衍不单独一个人做是妻子的选择。她的概念就是,既然家是两个人生活最后的堡垒,那任何家务都需要百分百用心的为自己做才对,两个人互相配合着共同参与才对,这才是一个家两个人该有的态度。

比如生活情趣。
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生活之中,妻子始终保持一个习惯,每周或每半月都会买花回来装饰,不在乎百合或桔梗,不在乎一支或一束,回家插着就很喜欢。确实,在家里能时刻闻着花香看着鲜艳,心里自然多了愉悦。
比如咖啡杯和茶杯一定不同。
比如早起被子一定要叠。
比如心意一定要认真表达。
比如感谢一定要正式。
比如蔬菜水果一定要吃当季。
比如出门哪怕是散步都一定要认真收拾。
很多,都是生活中小小的,别人很难在意到的琐碎,但这些琐碎里,我都能看到妻子的用心和坚持。
仪式不大,没有刻意,甚至很多人会认为这都不是仪式,但妻子却有骨子里的执拗。
我说,你并不是贵族出身啊,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妻子说,我只是觉得所有一切都值得尊重,家人,身边的人,善意,季节,整个生活,也包括我自己。
也许我可以这样理解:很多人都在说人间不值得,可既然活在人间,那就应该努力去找出值得的理由,别让自己活得毫无意义和价值。
仪式感,应该就是在生活中坚持自己价值的那一种独特的存在。
自我也好,自律也罢,仪式感在生活中,从来不会缺少,哪怕你自己毫无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