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诚信才能走得更远 文/刘媛玲 在网络上常看到一些声讨“老赖”的文章和视频,评论区里更是一辞同轨,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有老板欠工人工资逃窜的,有包工头拖欠农民工打工钱不给的,更有人以各种理由借朋友或亲戚血汗钱装聋作哑,死不还账的……人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我曾发过一篇题为《为何不安》的文章,写社会上一些好心人做了好事反遭讹诈要赔偿,成了肇事者,"好心没好报”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它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表现在不敢帮扶倒地的小孩老人,甚至在口渴难耐时不敢喝好心人递过来的一瓶水,不敢接受别人无私而善意的帮助。它就像一堵厚厚的墙,隔开了人与人之间友好的感情,使人变得自私、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程度急剧下降。而“老赖”的出现,更是让有急用的人到处借不到钱,人人都怕遭受无情欺骗,让人为这个社会深感悲哀。 想起小时候,邻居家突然来了客人,家里的苞谷面馍黑面馍难以招待,就来向母亲借几个馍。但借走隔日后马上就还来几个又白又大的麦面馒头。对于一个农户,那馒头是他们平时根本舍不得吃的,在今天想来,区区几个馒头,借了就借了,吃了就吃了,还用专门蒸几个还给人家?但那时的人不是这样想,他们想的是诚信,要的是脸面和尊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腊月母亲去门外倒洗衣水,门囗站着一位乡下女子,看样子已经站了很久。看到母亲出来,她嘴唇动了动,脸上堆满笑容,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嫂子,我侄女明天结婚,到街上来想给娃买条床单,走时忘记带布票,路远,回家去取怕来不及。您能不能先借我几尺布票,我改天一定给您送来。那时买布买衣服都要布票,且像粮票一样紧缺。但母亲想都没想说,你等着,我回去给你拿。事后院子里人都说母亲肯定受骗了,那女子哪的人都不知道。但没想到的是,半个多月后,那女子又出现在我家门前,并带来了她全家的布票,说是她家人都穿自己织的粗布衣服,布票太用不上,因此把全家的布票都拿来了。母亲再三推辞,直到她说要用再到我家来拿,母亲才勉强收下。 与其相反的是多年前听到的一件奇事:一位女子仗着丈夫是单位领导,出门遇见左邻右舍就借钱,张囗就是几百,几乎“借”遍了所有人,但只“借”不还,全都“泥牛入海”,自己见了人却如无事人一般,职工们只能私下议论,却敢怒而不敢言,以后只要看见她,就像老鼠见了猫,唯恐避之不及。做人活到这份上,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中国人怕丢脸。但对于越来越多失信于伙伴、熟人和社会的个人、企业等来说,事实却并非如此。 近期又听到一件事,一位“老赖”面对着要款人递过来的借条,不但不还钱,听到要款人说到人要讲诚信、要言而有信的话,竟然厚颜无耻地说,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你当初爱借给我。那神气,和当初借钱时陪尽笑脸、低三下四说好话简直判若两人。 许多“老赖”就是这样,只要钱借到手,就不管别人的死活,哪怕你有天大的事,要么不接电话不见人,要么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的无赖样子,要么用其他办法躲债,虽然债台高筑,自己则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入高档场所吃喝玩乐,尽情享受,不知羞耻为何物。难怪有人会说,现代社会的人情味愈来愈淡薄,和过去大不相同,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一位把钱借给“朋友”现在正在四处打官司的六十多岁的老人无奈地说,原以为,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友情和亲情,就是中国人历来最讲的诚信。我当初之所以把一生的辛苦钱借给朋友,支持他的事业,完全是看他是几年的朋友相信他,相信他不会骗我,但万万没想到他会翻脸不认人。我从借钱给他的朋友倒成了一个成天追在他后边求他还钱的可怜虫。我现在除了要承受经济上的窘迫,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摧残,孩子们怨怪,在孩子们面前抬不起头。我们老两囗都已经六十多岁,疾病缠身,却不敢上医院,我每一分钱都是从牙缝省出来的,一辈子连出租车都舍不得坐,现在却因为这件事整夜失眠,只能靠药品维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相信朋友造成的,我帮了他的忙,现在也不求他能感恩,只求他别丢了做人的良心。我向来重情重义,一直相信他会还钱,可几年了,我从春等到夏,从夏等到秋,从秋再等到冬……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但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真是声声带泪,字字见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欠钱不还的行为,已经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不啻危害和谐社会的一颗毒瘤。人无信不立。欠钱不还必须得到严厉的信用惩戒,要创建一个和谐社会,就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推进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诚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比金子还宝贵,它永远是金子无法取代的社会的生存规则。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诚信,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非常丑恶。 虽然现在法院就此社会现象已经采取一些严厉措施,如把“老赖”列入黑名单等,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让“老赖”无所遁形,才不会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额外的伤害。 信任他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信任更是一种快乐。愿以后人们都能彼此信任,也愿世界待我们以真诚。 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陕西富平人。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千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