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谍影重重:中情局在阿富汗反恐行动(上)

 蚂蚁家园 2022-09-22 发布于广东

在当代世界史上,发生过两次阿富汗战争。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是指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长达10年的那场战争,那一次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是指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认定阿富汗成了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地,对阿富汗发动了大规模军事打击,拉开了这场旷日持久、每年要耗费100亿美元的战争的序幕。

在这一次阿富汗战争中,到处都能见到中情局的影子,中情局的特工和情报官始终与军队相随。

2001年10月7日,为了对“9·11”事件进行报复,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起了对阿富汗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美国官方声称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

文章图片1

当时,参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另外还有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其中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了阿富汗。

美、英两国部署了近8万人兵力,先后动用5个航母编队及500多架战机,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虽然两个月后,美军就在阿富汗“反塔利班联盟”武装的协助下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是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依然在继续。

据2002年4月1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被迫开始了自成立之日起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改组。

就在恐怖袭击发生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一份保密令,授权中情局消灭“基地”组织高层领导人。

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先生随即将他的部下召集到总部大楼的隔音会议室内,心情沉重地说:

“我们没能阻止这场可怕的袭击,对我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这个可恶的敌人——一个禽兽不如的家伙。”

然而,中情局此时的资源状况根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冷战过后,中情局对美国国家事务的参与程度就一直在下降,政府预算也大幅度削减。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情局行动处的特工人数缩水25%,很多长期潜伏在海外的特工都被召回本土,负责招募间谍的官员也不像从前那样活动频繁,只偶尔才出国转转,每年,中情局新招募的情报人员不过几十人。

在欧洲,中情局已经停止招募为他们提供伊斯兰极端组织信息的阿拉伯间谍。

巴基斯坦原是中情局最大的海外基地之一,但是,潜伏在那里的多数情报人员也因为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而回到了本国。

因此,当“9·11”恐怖袭击发生时,中情局剩下的雇员不是快到退休年龄的“老头子”,就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新手。

鉴于上述情况,2001年9月17日,中情局情报处负责人詹姆斯·帕维特通过总部的电视闭路系统,宣布了改组方案,开始了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改组。

首先,中情局成立了一个7人“反恐特别行动小组”,总指挥由实战经验丰富的前特工科弗·布莱克担纲。

中情局从该局其他部门紧急抽调了数百名雇员加入这支反恐队伍,一些久负盛名的退伍特工也受到特别的邀请重新归队。

此外,中情局还从退伍军官中招募了许多优秀人才,组成一支准军事行动小组,凡是去过阿富汗、掌握相关语言的军官都被揽到了旗下。

随后,中情局对这些新招募的人进行了突击培训,课程包括后勤、通讯等多项内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明白,这次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9月底,第一支经过培训的中情局反恐特别行动小组出发了。

他们驱车从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在北方联盟的后方班吉沙山谷扎营。

文章图片2

不久,许多经验丰富的退伍特工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迅速组建起多支情报小组潜入阿富汗内部和周边国家,每个小组的负责人都通晓普什图语或是达里语(阿富汗的两种主要语言),小组中至少有一人懂得武器使用和后勤。

在第一阶段,总共有约100名中情局特工,在美国特种部队之前,进入阿富汗,为美军提供情报、寻找安全的驻扎营地。同时,他们还负责侦察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位置,用武器和礼物向当地军阀示好。

一开始,美国情报人员的出现令阿富汗北方联盟深感不安,他们无法确定美国人这次究竟出于何种目的,美国特工安慰他们说:“我们来这儿是为了消灭'基地’组织,帮助你们击败塔利班。”这才使他们稍微安下心。

但是,阿富汗北方联盟内部的矛盾是令特工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让这些军阀团结起来对塔利班作战,中情局必须在他们中间扶植起一个领袖。

20世纪90年代末,中情局曾经大力栽培马苏德,每年向他资助5万美元,但为了掩人耳目,这些钱都是通过英国人转给北方联盟的。

可是,就在“9·11”袭击发生的三天前,马苏德突然遇刺身亡,中情局不得不重新培养另一位军阀法希姆。

当美军特种部队于10月中旬,乘直升机抵达阿富汗时,中情局在短短半个月内,已经同当地军阀建立起关系,并为特种兵准备好了安全的营地和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此时的中情局,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囊中羞涩的角色了,它的每个小分队都拥有大量资金,用以收买军阀和开展其他活动。

最开始,中情局付给那些可以召集到士兵的军阀的酬金是5000美元,后来,这个数目变成了10万美元。

一位中情局官员透露:“我们同每一个可以联系到的军阀接触,后来随着酬金上涨,他们开始主动联系我们。”

几个星期的时间内,中情局就召集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反塔利班部队,为美军冲锋陷阵。

为了求得阿富汗边远地区部族长老及地方军阀配合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美国中央情报局驻阿富汗特工人员竟然用伟哥贿赂提供情报的地方首领。

在一次交易中,一名中情局驻阿富汗特工察觉到一位60岁、有4个年轻妻子的军阀的苦衷,便从兜里掏出了4粒蓝色小药片递给了这个军阀,“试一试这些,你会爱上它们的。”

4天之后,当这名特工重返阿富汗时,该军阀春光满面地出来迎接,并提供了诸如塔利班供应线和最新行动等非常重要的信息,随后又索要了更多的药片。

中央情报局特工给阿富汗“线人”的回报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为其家人提供医疗服务、赠送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具,甚至办理旅行签证等。

从反恐行动开始,中情局共派出了几百名特工,花费高达数百万美元,为了推翻塔利班不遗余力。

据说,带领第一支特别行动小组进入阿富汗的一个资深老特工,11月回到美国的家中时,体重整整轻了20磅,在阿富汗战场上阵亡的第一个美国人也是中情局的特工。

在这些“007”的帮助下,美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了军事行动的胜利。

中情局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9·11”后的这次突击改组,让情报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有人形容,他们在短短几个月内所取得的成果甚至比几年来的总和还要多。

但是,在追踪“基地”组织的行动中,中情局的工作却进展得很不顺利。

由于“基地”组织纪律性极强,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牌特工也很难渗透进去,自开展反恐行动以来,中情局在追踪“基地”分子的工作方面只有两个较大的收获:

一是其无人驾驶飞机追踪到了本·拉登头号助手阿提夫的下落,帮助美军除掉了一个心头大患;

二是挖出了三号人物祖巴耶达赫的下落并将其抓获。

而对于美国头号敌人本·拉登和塔利班前最高领导人奥马尔,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进入阿富汗之后,中情局反恐突击队特工的日子并不好过,生存一直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2009年12月30日,阿富汗霍斯特省查普曼军营遭自杀式炸弹袭击,8人死亡。

文章图片3

这一营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办公场所,死亡者中有7名中情局人员,包括中情局查普曼军营负责人。

查普曼军营原来是一处军事基地,后来转为中情局办公场所,防御工事坚固。

当时,袭击者是作为“线人”受邀进入军营提供情报,因此,未受到严格审查,他身穿军服和自杀背心,进入军营健身房后,引爆炸弹,一些中情局雇员当时正在健身房内开会。

当时,中情局的一名资深情报搜集官员自喀布尔正要赶来和这名“线人”会面。

一名美国国防部官员介绍,中情局经常将当地“线人”带入军营并听取汇报,再派他们去搜集情报。

第二天,也就是12月31日,塔利班武装发言人穆贾希德声称:“我们的人制造了这起袭击。”

事件发生后,中情局总部降半旗向遇难特工致哀,当7名中情局人员的尸体运抵美国多佛空军基地后,在那里举行了小型的追悼会,2009年刚刚上任的中情局局长莱昂·帕内塔等官员以及死亡人员的亲属、朋友出席。

莱昂·帕内塔的悼词充满了感情:“牺牲的同伴远离家园,承担保卫祖国免遭恐怖袭击的重任,我们应向他们表达真挚的感谢。我们会继续战斗。”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当天致函中情局,称赞遇难特工“为美国公民安危做出巨大牺牲”,不顾生命危险保卫国家安全,他同时也承认,中情局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查普曼军营这次遭袭重挫了中情局海外行动,伤亡程度堪比1983年黎巴嫩袭击。

美联社报道说,这也是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中情局遭遇最严重损失的一次,先前只知道有4名中情局特工死于阿富汗战争。

最后查明,袭击查普曼军营的人名叫胡马姆·哈利勒·阿布-穆拉勒·巴拉维,他来自约旦,是一名医生。

据说,在一年以前,巴拉维曾遭到约旦情报机构逮捕,后经规劝,成为约旦情报机构人员,以外国“圣战者”身份潜入“基地”组织内部,为美国和约旦反恐机构提供情报,后“投奔”塔利班,成为双面特工。

巴拉维以汇报有关扎瓦赫里行踪的紧急信息为由,进入查普曼军营,汇报开始后不久,他就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约旦情报总局官员阿里·本·扎伊德也在爆炸袭击中死亡,扎伊德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赛因的亲戚,他的尸体在两天后,被运回约旦,由约旦王室接收。

一名自称哈吉·雅各布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人员说,扎伊德帮助中情局招募潜入“基地”组织的间谍,巴拉维便是其中之一。

一名美国政府官员说,由于自杀袭击者是约旦方面提供给美国的“线人”,约旦情报机构为此感到很难堪。

扎伊德在中情局办公场所丧生,约旦与美国在反恐方面的密切合作被公之于众,这令约旦政府深感尴尬。

查普曼军营遇袭的细节,虽然很少对外公布,但它却为世人揭开了阿富汗战争最隐秘的那一部分的面纱,让情报机构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暴露出来了。

于是,发生在阿富汗的这种战争形态,被美国媒体称为“影子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