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帅回忆与日军拼刺刀:3个日军背靠背,一个排的战士都难以接近

 莫为天下先 2022-09-22 发布于湖南

在今天的不少反映抗战时期的影视作品中,都有八路军或新四军战士与日寇拼刺刀的场景,可是这些场景基本都是艺术重现,很难反应当时抗战战士们的真实场景,也令人想不到抗战时期白刃战的艰难程度。其实在建国后,中国就组织过军事专家对日军当年拼刺刀的战术进行过研究,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结论,对此在军事科学院工作过的聂帅算是感同身受了。

回忆起抗战时期的往事,聂帅常常看着无数八路军战士在白刃战中倒下,感叹道只要三个鬼子背靠背,就是八路军一个排的战士都难以接近,于是这让抗战时期真实的白刃战场面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样一个结果,当今不少抗战历史研究者对此给出了一些结论,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抗战战士无法在白刃战中占据优势,那么这都是哪些原因呢?

图片

一、日军在白刃战中占有固有优势

抗战初期,无论是在正面战场上,还是在敌后游击战场上,抗战战士们在白刃战中可谓吃尽了苦头,以至于后来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这种白刃战优势令美军都感到畏惧。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聂帅曾经就攻占日军一个炮楼时的实际作战中,三个鬼子背靠背令八路军一个排都不敢接近。那么日军在白刃战中都有哪些优势呢?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其中这与日军在战争中的不少固有优势有关,最为直接表现的就是战术上的优势。日军在白刃战中的优势其实反应的就是日本当时对战术上的一种选择,因为日本资源匮乏,所以在近距离作战上很难有拿得出手的武器,最终选择了训练白刃战,这便是日军普遍非常熟悉白刃战的原因。

图片

为了让日军更加适应白刃战,日军从武器上就着手改进。虽然步枪都是模仿德国的毛瑟步枪来研制的,但是日军的步枪显然更加长,加上刺刀非常有利于白刃战,这也是日军在白刃战中占优势的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日军在白刃战上的战术也十分精通,还组织过多次训练,这对比当时的八路军战士,明显占据优势,所以这才会让聂帅发出这样的感叹。有了战术上的优势外,日军长期在占领区掠夺粮食,也让日军身体素质普遍比八路军战士要好,由此也拉开了一定差距,当然日军在后勤补给上确实占据很大优势,这也是一个要承认的客观事实。

图片

二、白刃战中的战术很具有杀伤性

敌人在白刃战中有固有优势其实很容易看出,对此八路军也做了不少改进,例如安装更长的刺刀,同时在战士们的基层训练上下功夫。但是这还是很难在与日军对战中表现出优势,相反还一次次地在白刃战中吃了苦头,那么日军除了这些固有优势外还有哪些优势呢?其实在聂帅回忆中,发现日军在组织白刃战前有非常明显的战术动作,正是在战术上的先发制人让日军占据了优势,并让日军在白刃战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虽然这些战术看似并不起眼,但是在白刃战中特别有效,在有组织的白刃战中可以轻易地取得优势,因此这也是日军得以在白刃战中取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此八路军还设计出了相应的不少战术来对付日军,不过反应到实战中,却效果不一,很大程度上还是战士们的训练基础根本不如日军。

图片

白刃战的战术作为在实战中的一种具体战术,在士兵使用战术的要求很高,所以对于单兵素质很高的日军来说可以灵活运用,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则不然。当时的中国兵源素质参差不齐,这让白刃战战术很难进行有效推广,所以这也使得抗战战士们在,面对日军作战时非常吃亏。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后来聂帅在晋察冀军区一方面推广白刃战战术,另一方面就是扬长避短,避免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相反利用我军游击战术的灵活性,巧妙地歼灭日军,这样才使得中国在后来的抗战中渐渐占据了优势。从聂帅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日军在曾经的白刃战中占据的优势与当时八路军拉开了很大距离,这样也使得中国抗战之难被反应得淋漓尽致。

图片

三、结语:

聂帅在回忆中中国在抗战时期中,八路军与日军在白刃战中差距很大,所以这让八路军后来采取了不少扬长避短的战术,来对抗日军,这才取得了不少抗战中难得的胜利。造成连白刃战都不敌日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兵源素质太低,无论是体力上还是在战术上都不如日军,这才会造成了这种被动局面,于是抗战时期的这段无奈也值得被当今的青年人所熟知和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