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具体是何含义?老祖宗的处世良言

 超级致富宝典 2022-09-22 发布于新疆

引言

圣人孔子曾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出自《论语·为政》的话大意为: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智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不同的年龄段对人生有不同的感悟,我们需要在各个人生阶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其实一些老祖宗的俗语,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示了相同的人生道理。

孔子作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所尊奉的儒家圣人,他在《论语·为政》中所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自然被后人们奉为圭臬。当然跟“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类似的俗语还有“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这句话也是古人对生活的经验之谈,我们用之与孔子的言论相互印证的话,便会得到许多启发。

文章图片1

▲孔子画像

01

所谓“四十不多欲”者,如果仅仅是从肤浅的表面上理解,那么老祖宗是在告诫我们后人,到了四十岁就不应该有太多的欲望。不过我们都知道,事情是不能只简单地观察表面,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这句“四十不多欲”,它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背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道理,简简单单的“不多欲”三个字其实有着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不多欲”可以表示我们到了四十岁之后在生理上就不要太过放纵自己的欲望了。我们从出生开始,经过努力地求学和工作,好不容易到了四十岁,这个时候刚刚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社会地位。但恰恰是这个时候,我们更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稳淡定,不要放纵自己大肆地沉迷于美食或者美色等外物。

文章图片2

▲蔡澜医生都在追寻极致的美食

其二,既然我们四十岁的时候在生理上不能有太多的欲望,那在心理上其实也一样。譬如在世俗方面,当我们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之后,是不是会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老祖宗告诉我们这也是不应该的。现在有很多人一到中年便突然产生了很多执念,并为之不顾一切,这样会损耗人的精神气血,并非修身养性之道。

02

所谓“五十不多情”者,讲的是人到了五十岁之后,就不应该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年少轻狂,为了爱情或者友情而出现情绪上的大喜大悲,甚至做出许多冲动的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五十岁的人应该开始学习范仲淹的这种心态,始终保持淡然的心绪,不要因为事物的好坏或者自己的遭遇而让情绪剧烈波动。

文章图片3

▲信仰,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孔子说他自己到了四十岁就已经成为了智者,没有什么可以迷惑他的了。而成为智者,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之后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欲望。反过来讲,一旦我们在心理和生理上没有太多欲望之后,无欲则刚,也就能够勘破人世间的层层迷障,从而成为不惑的智者。

成为不惑的智者并且“不多欲”又是知天命和“不多情”的先决条件,当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后,就不会有太多杂乱情绪产生,因为我们已经明白了天道运行的根本规律。

文章图片4

▲古人认为日食是不详的征兆

03

由此看来,在漫长岁月中流传下来的老祖宗们的告诫,确实是极富智慧的,中年人值得一看,年轻人看到了也能早作准备。

不过对于“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这句话,我们更应该辩证的看待,和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比如在四十岁的时候,仍然一事无成,甚至不足以养家糊口。这个时候保持赤子之心,怀着勇于拼搏的精神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文章图片5

▲民国的乞丐

所以老祖宗的俗语在一定的环境下是有道理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有一些俗语已经失去了时代背景的烘托,需要进行仔细甄别。不过听听又何妨呢?反正你又不吃亏!

结语

汉代王彪在《王命论》中写道“见善如不及;用人如自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这句古言引申也出了一句成语“从谏如流”,指人们要乐于接受别人的劝告和批评意见。老祖宗通过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提炼而出的俗语其实便是对后辈晚生的劝告。因此,现在无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做到“从谏入流”,从老一辈的俗语中吸取宝贵的人生经验。

参考资料:

《论语·为政》

《王命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