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承志散文《​收获到海南》入选《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暨首届孔子杯中国文学大赛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9-22 发布于江苏
·
收获到海南
  崔承志

收获:从行动开始

当时间的航船,载着我们即将挥别2019、驶入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与妻子做出了一个在以前不可能的决定:到海南旅居20天。
    是的,时不我待。在“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紧迫感中,在匆匆逝去的余晖里,不论是你,是她(他),还是我,都在不断地总结昨天,快乐今天,希冀明天;而在这追逐清风与晚霞之中,我和妻子有过艰辛付出的感慨,有过革故履新的趣味,也应该有改变自己行动的收获喜悦了。
                         
追寻:蔚蓝与清新

组织者小张热情且服务周到。我们下榻的“那片海”宾馆,房间宽敞舒适,推窗见大海,举目望蓝天。   
“不管三七二十一”,几个人放下行李,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穿过那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径直朝右前方有名的大东海湾奔去......
一位资深“候鸟”说过:对于北方人而言,旅居海南数月,首要目标是趋暖避寒,而对于空气质量位居全国之后的北方人来说,来到这里,除了趋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追逐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大海,寻求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真的,想想看,当所在地天寒地冻、连日雾霾的时候,这地处北纬18度的三亚,确依然温暖如春,鲜花盛开,且蓝天、碧海、清新。够了!仅仅这些,就足以让我们期盼已久,追寻而来,乐在其中了!
我,深情地望着天。天是那么蓝,蓝的象用海水滤过一样透亮,熠熠发光。你瞧:树好绿,花好红,人好乐......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惬意.......我不由想起小学时为了写蓝天,绞尽脑汁,才想出来蔚蓝、湛蓝词语,而今天,真的与蓝天为伴的时候,我却搜肠刮肚,找不出恰当的语句来表达了!
我们来到海边。
大海,一望无际;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沐浴生灵。
金色的海滩,拥起层层波涛,溅起千堆雪花,发出清脆的响声。
汽笛从远方传来,清晰可辨的轮船在行驶;阵阵海风吹来,抚摸着我和表弟的脸庞,也扬起妻子和弟妹斑白的头发,送来碧海的清香美味......
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恨不得将这优质空气一下子全部吸入自己的口中、肺中、全身心......真想大声呼喊:
“清新的空气啊,终于生活在你的周围了!碧海、蓝天呀,我已经追到你们啦!.......”
“来到这里,你不仅可以用鼻子呼吸,还可以用嘴巴来呼吸”弟妹边走边传授经验,“甚至,你可以把自己的五官统统都用上......”
我知道,她已经连续三年冬季来到海南生活三个多月,有资格这样说。
“三亚的空气确实好!”我发自内心地说,“这才叫清新,这才叫沁人心肺......”
“那当然。这里的空气质量好!天天是优。”表弟补充道。
“这几天我一直看天气预报”妻子说话有根有据,“三亚大都是晴;偶有阴天,空气质量也是优;综合指数基本都在22左右,pm2.5仅为8......”
当晚,睡觉的时候,我对妻子说:
“将来科学发展了,实施个'琼气冀输’工程,咱哪儿的空气质量肯定会好!”
“咱俩就盼着这天早点儿到来吧!”妻子笑了......
12月17日一早,表弟的同学老靳驱车将我们送到闻名遐迩的蜈支洲岛;午饭后,又陪我们四人到亚龙湾一家星级宾馆游玩。
绕过金色圆球的标志,穿越半圆形落地玻璃走廊,来到反射着银光的沙滩。
啊哈!多么浩瀚的大海!
海岸,天地造化,如梦如幻;不用多想,那有名的大东海湾、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崖州湾...... 湾湾相连,或深或浅,或急或缓,或博大宽阔,或风情万端......
海风从遥远的太平洋吹来,摇动着岸边的椰子林,沙沙作响的树叶婆娑舞蹈......
“真好!”弟妹说着,与妻子双双脱去鞋袜,将双脚埋在脚下金银色的细沙里,朝蓝色的大海走去,“我就愿意这样,天然做足疗......”
看来,已六七十岁的她俩,还是禁不住碧海和银沙的诱惑......
表弟的同学在忙着为大伙儿拍照。表弟与他似乎在谈论着什么,但肯定是在共同欣赏这难得的天然美景和享受着海洋味道的优质空气......
我在一排排加垫躺椅前,就近坐了下来,也脱去鞋袜,轻轻地踩在温暖的沙滩上,感到不凉不烫,舒服得很!于是,面对茫茫大海,仰视朗朗天空,任凭海风的拂掠......
疯玩了一阵子的妻子和弟妹,大概是累了,走过来,躺在垫椅上,背朝太阳,悠然自得地尽享着“日光浴”......
“别动!”我瞅准机会,举起手机,轻轻地触摸了几下,便将她俩的自然形象记录了下来.......
不远处,几个小朋友在沙滩上嬉闹;右边4个年轻人在兴致勃勃地打排球;左前方俄罗斯一家3口人迅速地更衣后,大步奔向翻着千层雪花的大海......哦!在这辽阔的天地之间,在这与世无争的时光流里,微微地闭上眼睛,仿佛一切都定格了;缓缓地睁开眼睛,花丛、树林、碧海、阳光......真是处处有景,时时若梦啊......
“明天咱们到三亚湾吧?”19日吃晚饭时,表弟提出建议。
“好!”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赞同。
也许是对海湾有些熟悉的缘故吧!翌日上午,当耳闻着“椰风艺术团”女高音《我爱你,中国》的歌声,脚踏着“亚洲第一大道”----“椰梦长廊”来到三亚湾的时候,我不再像第一次奔向大东海湾那么新奇,也不像放眼亚龙湾那么激动,而是以一种趋向理性的思维认识和看待驰名中外的三亚湾了。
举目环眺,高高的天宇向四面延伸,延伸......无边无际,辽阔而纯净;蓝蓝的大海向远方展开,展开......无涯无垠,庄严而肃穆;天地和谐,道法自然;我的心灵感到洗礼般的净化......
“海水为什么这么蓝?”看见了大海,我就想起到蜈支洲岛和去西岛途中在游船上自己的一个疑问。
后查了一下,答案是:海水与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而海洋颜色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一般说来,靠近陆地的较浅的(平均深度从几米到3000米,称为海,)海水不及远离陆地的较深的(3000米以上,最深达1万米,称为洋)海洋水的颜色更蓝更纯更透明。
这下,明白了,怪不得那两天看到的海洋水的颜色特别的蓝,如宝石,晶莹剔透,直教你爱得陶醉......
看着发呆,想着痴迷,站在沙滩上,我开始学做朋友告诉的一种游戏:两脚平行站立,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如太极拳预备式),两手自然下垂,然后慢慢慢慢地张开,用意识想象着去拥抱大海,去触摸空气,去感受大自然的形态、声音和味道......如此一呼一吸,一呼一吸......渐渐地淡忘一切,一切......仿佛这沙滩上,不,这人世间,就我一个人......那感觉,神奇极了,美妙极了,空灵极了......这时候,只有在这时候,“心有灵犀一点通”,似有一种点拨,偶得一种感悟: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留恋和回忆过去,而是淡化以至翻过以往,珍惜快乐当下;与其为一去不复返的岁月而叹息,何不百倍地珍惜今天?!

感受:亲情与温馨

说句心里话,从到海南的第一天起,我和妻子就被温馨的气氛包围着,被不时发生的事儿感动着,被自己情感的潮水撞击着......
早晨起来,当我和妻子来到表弟和弟妹房间时,映入眼帘的一幕真叫你瞠目结舌:馒头、饼干、新疆馕、葡萄干、核桃仁、花生米、苹果块、西兰花,还有黑芝麻糊......小小的餐桌,挤得满满当当......原来,表弟弟妹5点多就起来忙乎开了......这下,让本想尽一把力的妻子,只能等抢个刷锅碗的活儿了......想到几天来,他俩对我俩照顾有加,一股暖流缓缓地充满全身,我明白,那是亲情与温馨......
12月6日,外甥女彦平从海棠湾赶来了。
大家的一致意见是:“中午到饭店吃一顿!”
结果:满怀期望而去,个个失望而归,因为饭菜实在太硬了。心事重重地回到宾馆,我的胃口就提出意见:反酸伴有隐隐作疼。妻子正要给我按摩,外甥女却说:“我来吧!”
只见她在我的双腿足三里穴位连按几下,立竿见影,酸疼大大缓解,又按了几下,只觉得胸腔里有股气自上而下......不疼了!
“彦平的医术就是高!”妻子由衷地说。
“那是当然,人家学的中医,又进修了中西结合......”得到消息的弟妹一进屋就这样说......
晚饭与早饭一样丰盛。主食、副食、小食品,一样也不能少。
......
“咱们照个相吧!”受到和谐气氛感染的我说。
“太好了!”几个人边说笑,边饶有兴致的照了好几张。
“奶奶!奶奶!我想你了......”孙女打过来视频电话,妻子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孙女可爱的画面。
“优优!优优!又考100分了吗?”妻子满脸堆笑说着。
“嗬!你们都在这儿呢!.......”儿媳艳红笑声中带有惊讶,“在那儿好好玩玩吧,空气质量好......”
我好不容易插了一句:“优优,考了100分,爷爷奖励你......”
在这千里之外,在这异地他乡,在这美丽的三亚之夜,置身于这样的情亲场面,有谁不被这真情实意所打动,不被这温馨氛围所感染呢!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我与妻子结婚45年,她辛苦操劳了45年;其间,也参加过一些旅游,但两个人单独活动却属空白。总想为她做点儿事儿,可没有机会。这次,我总算等到了;每到一处,早早地就准备好,随时为她拍照。可是她很快就反应过来,要求为我拍照,相互推让的结果:一块儿照合影。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一对夕阳映照下的古稀老人,多拍几张合影,也是返老还童般的精神食粮呀!
于是,在“入其境若入真观音菩萨说法之道场”的南山寺同心许愿;在大小洞天5600多年“不老松”前本色留念;在丛林苍翠的五指山上登高眺望;在雨林景区“呀诺达”自由徜徉;在“槟榔谷”观看实景大剧《槟榔.古韵》;在富有美丽爱情传说的“鹿回头”笑对夕阳......
难忘那天,团队组织到“天涯海角”等几个景点儿照相的场面:当排长队等到我俩拍照的时候,觉得有点儿不自然......
“靠近点儿!”同行的山西某大学王老师大声指挥导演着。
“嗨!做个姿势......俩人手扶紧点儿,伸出左右手来做个手势......”济南的商女士对细节也从不放过。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前,在蓝天白云下,在碧海沙滩边,多次做牵手搭肩的甜蜜状......
也不能忘,12月19日我们俩漫步在西岛的海边甬路上......
阳光下的海岸蜿蜒曲折,显得浩然,澹然,炜然;金星闪闪的沙滩与波光粼粼的碧海相拥陪伴,聆听那白色浪花的低声呢喃......蓦然,我的目光停留在那相互依偎的大海和沙滩......一首1984年在北京学习时听到的歌曲《如果》,在脑海里浮现:
“如果你是那片云,我愿是那小雨......
如果你是那海,我愿是那沙滩......
永远与你缠绵
于是,我将知道
当我伴着你,守着你时,会是多么甜蜜......
啊!此时此处,此景此曲,是何等的巧合而贴切!
江山无限,岁月有痕。1975年我与妻子结为伉俪,是自己的选择,也是上天的安排。我们都清楚:俩人并不突出,未必般配,更不完美;既不是门当户对,亦非高富帅者;只是天底下一对普通老百姓,充其量不过是当时能吃商品粮的两口子而已!......这一路走来,生活、工作、家庭、孩子、亲友......有坎坷、苦与忧;有平坦、甜和乐......几十年的现实使我们越来越明白: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婚姻本该也是这样;如同那彩云与细雨,如同这大海和沙滩;人间的婚姻千万种,但真情只有一种,真心只有一颗;而今,相濡以沫几十年,比金子更贵重的真情和真心,相互都得到了,拥有了,此生无憾矣!

吸取:精神与力量

如果有人问:对海南岛,何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印象和慨念?我的回答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观看由谢晋导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开始的。
1961年,我上初二,学校组织观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一时间,《红色娘子军连歌》回响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吴琼华顽强、泼辣的生性和那双爱憎分明的大眼睛,洪常青英勇就义的场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观看中央芭蕾剧院演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更被那椰林寨、木棉树、万泉河等美轮美奂的画面所吸引。及至看了“西岛女民兵”的报道,那种对海南岛的向往之情,对红色娘子军血沃之地的追寻冲动,与日俱增。
那天,巧遇的一对同乡年轻夫妇,陪同我与妻子一起来观看“西岛女民兵”展览,一起拍照......
1959年,渔家姑娘陈炎梅、陈发妹、陈香兰、陈洪柳、苏兰亲、苏日侬、王乃莲、王福花8青年,顶着世俗压力,组成第一代女民兵炮班,开始劳动后的苦练军事本领。以后,她们又连续获得第一名,成为全国的先进集体,民兵建设的一面旗帜,中国妇女的偶像。1969年,西岛正式成立了“红色娘子军民兵连”,陈炎梅任第一任连长。她们先后获得各种荣誉50多次,受到刘少奇、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的检阅......
西岛女子民兵的组建、发展历程证明:“妇女能顶半边天”,“兵民是胜利之本”。
12月18日,我匆匆吃罢早饭,便乘车前往位于琼海市嘉积镇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欣喜的是,那天同车同目的的人真不少!几十年涌动着的情感波涛,瞬间化作娟娟细流滋润心田......
习惯于预习的我知道,占地200亩,由和平广场、纪念广场、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椰林寨、服务区等5部分组成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接待观众60万。2001年6月,当时健在的王运梅、欧花、卢业香和王先梅4位红色娘子军阿婆在这里亲自接待了,慕名而来、欲一睹当年“红色娘子军”风采的四面八方的敬仰群众......
跨入纪念园大门,一座由锁链、斗笠、号角及和平鸽等元素组成的,揭示该园主题的标志性建筑----纪念革命战争,为了和平生活的塑像,警示人们在享受和平国家的幸福之时,不忘那段被外来武力侵略蹂躏的历史。
随着参观的人流前行,讲解员动情的话语将我们带回那如火如荼的战斗年代......
“88年前的1931年5月1日,海南岛100多名不甘被奴役的多为农村女子,在党的领导下,冲破枷锁,揭竿而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她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配合主力作战50多次,为保卫琼崖革命根据地,巩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谱写了壮丽的英雄诗篇......”
“......在沙帽岭伏击战中,她们与两个连的敌人作战。敌人一看都是女的,竟狂妄地叫嚣:'都是女生,太小瞧我们了,撤回一个连!......’娘子军被激怒了!一声令下,如饿虎扑羊之势冲向敌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歼敌100多名,俘虏70多名,缴获长短枪支146支、子弹1000多发。而娘子军无一伤亡......”
我在瞻仰的人流中游动,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遗物前凝思......
我在红色娘子军遗像前停下脚步:这张是庞琼花,她是红色娘子军的首任连长,1911年生,16岁加入少年先锋队,17岁加入共青团,20岁任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连长,在多次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建立了不朽功勋;21岁被捕入狱,被日寇杀害时年仅31岁......
她,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没有私有财产......
另一张则是红色娘子军排长王运梅10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照片。
2012年9月4日她生日这天,46名海军战士与她一起在琼海红色娘子军雕像前,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
我,向两位杰出的女英雄代表,深深地鞠上一躬......
“百岁老革命尚能如此坚定信念,作为后来人的我,该从中受到怎样的教育呢?......”
我就这样思索着,思索着......来到了万泉河畔。
耳边不时响起歌声:“万泉河水,清一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寻声而往,却原来是几位游客手机里播放出来的,她们一边照相,一边打着手势谈笑着.......
两队游客簇拥着去乘船游览......
许多人在河边散步......
蓝天下的河水果然“清又清”,或许,她知道,经过战争洗礼的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浇灌和换来的......
清澈透底、源远流长的万泉河水,送来远方传来了声音: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毛主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想想吧,刻苦耐劳、聪明智慧的黎苗族先民;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红色娘子军”;“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西岛女民兵;数以万计的现代建设者......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由无数个“中国的脊梁”薪火相传,为琼崖海岛今天的大发展,明日的更大辉煌,注入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

感悟:于躬身入局

坐在归途飞机的舷窗旁,海南之旅的所见所闻所获,使我感悟良多。
是啊!在寒冷雾霾中我们盼望和暖、蔚蓝和清新;在和暖、蔚蓝和清新的环境里,我们倍感真情的温馨珍贵;然而,一个人,在获得和暖、蔚蓝、清新和真情的同时,还应该不失时机地去吸取闪烁着道义之光的精神力量!真的,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日益富强的安全国度而自豪,却不能须臾忽视、以至抛弃那支撑和濡养正能量生命的精神!
舷窗外,祖国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海,每一条河,都是一种对天地的虔诚和信仰。它们以不同的形状、姿态、色彩等日夜守候着自己国家的尊严和时代的步伐,令我这个凡夫俗子对其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如高山一样厚重,大海一样辽阔,河流一样悠长,以此表达对神圣生命和不朽精神的仰慕和敬畏......
                             
崔承志,河北平山人;曾任中国建材报社驻河北记者站副站长、处长等职,退休于省国资委;先后荣获“第八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2021年厦门杯全国文学大赛”十大实力作家奖等数项诗文奖励;系中国散文网特约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文集《今生有缘》、散文集《岁月惜缘》等两部。
征/稿/回/顾


《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作品集编委会
首届孔子杯中国文学大赛组委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