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还原1930年代的“原汁原味”,兰心大戏院焕新归来

 光宇阵 2022-09-23 发布于上海



黄浦区新闻办介绍,2020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西式剧场——上海兰心大戏院迎来大修。历经一年半的修缮和试运营,兰心大戏院盛装回归、正式运营。9月23日,原创都市喜剧《宝兴里》将在其舞台首演,助阵兰心大戏院打造喜剧专属剧场。详见↓



Image



91岁兰心华丽转身,焕新归来

Image

回顾兰心大戏院悠久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866年。当时上海大约有200名左右的英国人,为了给自己找点娱乐生活,他们在当时的英租界如今外滩源附近建造了木结构的剧场,四年后的春天一场大火后烧毁,于1872年又在附近重建,也就是第二代的兰心大戏院。

随着上海租界面貌发生变化,以及电影业的兴起,1931年,兰心大戏院迁址重建于如今的茂名南路57号,即第三代兰心大戏院,也是此次修缮过程中始终坚持恢复的原貌。

为了找寻当时的“原汁原味”,修缮团队通过走访城建档案馆,找寻翻阅到最早绘制于1930年的设计图,严格考据历史资料,通过3D扫描、数字化建模等技术手段还原剧场风格。

Image

Image

兰心大戏院是中国最早的欧式剧场,在外观上诠释了中西合璧的新古典主义。富有历史感的转角大门、雨棚、铸铁雨水管以及标志性招牌“lyceum”统统回归之外,建筑外立面一万两千余块泰山砖,被修缮团队认为是复原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环。通过逐个勘查,尚存的挨个水洗修补,再按上定制的新砖,如今深浅不一的砖墙,与一街之隔的锦江饭店同款泰山砖相望,更添历史韵味。

Image

剧院的内部装饰在2003年修缮时改动较大,一层进厅地面被改造为米黄色大理石,此次修缮遵循当时的图纸,以两侧水磨石楼梯栏杆为蓝本,将地面饰面恢复成水磨石地面。

Image

Image

观众厅的圆穹顶,是兰心的一个标志性部位。在检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修缮团队灵活使用现代技术,对穹顶进行修补和增强,并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测传感设备,对其服役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保障剧场的安全使用。

Image

Image

此次对兰心的修缮,秉承着现有结构装饰破坏最少、荷载增加最少的方案,在现有装饰基础上最大范围复原了兰心历史图纸中的室内装饰。矩形镜框式舞台上方中央镶嵌着的装饰山花,就是修缮团队参考影像资料,通过3D建模的方式按原型形制进行翻模、定制。

Image

Image

在拆除过程中,修缮团队意外在剧场二层发现了红色及金色围边的历史线条装饰,并根据查证到的历史文献中对观众厅描绘为红金色系为主,并将该配色沿用到考证出的历史线条装饰中。

Image

Image

此外,这次修缮还对观众厅设施全面升级——座位数从681个增加到702个,让这座“小而精”的剧场再升级,精准排布让人感觉更为宽敞;穿孔吸音板的声学效果也提升了整体的观剧体验。



做喜剧专属剧场,《宝兴里》率先登场

正式运营后,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上海滑稽剧团联合打造的都市喜剧《宝兴里》将作为兰心大戏院年度大戏于9月23日至25日、10月13日至16日与观众见面。

Image

该剧根据宝兴里的旧改搬迁故事创作,历经近2年的采风,将弄堂居民们“盼旧改”“怕旧改”最终放下繁华闹市和故土难离之情,搬离旧街区的心路历程还原于舞台。

除《宝兴里》正式首演外,年轻人热捧的笑果脱口秀、《椰子兄弟》《杂拌、折罗或沙拉》以及多场儿童剧都出现在兰心的演出清单中。据悉,按照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的定位,兰心大戏院将逐步成为一家喜剧专属剧场,集中呈现脱口秀、摩登喜剧、笑语金典、相逢喜乐等主题演出。

Image

此外,兰心大戏院还将成为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喜剧节驻演剧场,将喜剧热潮进一步辐射全城。剧场将进一步甄选和聚合更多优质喜剧内容,并加大对本土原创喜剧的孵化力度,加快涵育喜剧产业生态。

资料:黄浦区新闻办

编辑:陈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