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池产量的变化:干电池产量缩小,向可反复使用的蓄电池转变

 AIpatent 2022-09-23 发布于上海

本文1339字,阅读约需3分钟

摘   要: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和智能手机,还是备用电源和医院等场所的应急电源,或是玩具汽车以及真正的汽车等等,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电池”。本文将简单介绍近年来日本国内电池产量的相关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产量、干电池、蓄电池、铅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镍氢电池

可反复使用的“蓄电池”产量占比逐年提高

关于2000年以后的电池生产金额,2000年将近8500亿日元(约538.4亿元),达到最高值,之后不断下降,但2008年再次超过8000亿日元(约506.7亿元)。然后,在雷曼事件(引发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年即2009年,出现了较大下滑,之后虽然有小幅增减,但仍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以后连续3年超过8000亿日元(约506.7亿元)。

电池包括一次性的“干电池(一次电池)”和反复充电使用的“蓄电池(二次电池)”,从二者的生产金额占电池总生产金额的比例来看,截止到2002年,“干电池”所占比例约为23%,而“蓄电池”(包括铅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所占比例约为77%左右。

2003年以后,“蓄电池”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2012年首次超过90%,到2019年已经超过92%,而“干电池”的占比已跌破8%。

另外,在“蓄电池”中,“碱性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所占的比例也在增加,这两种电池推动了近年来蓄电池的产量增长。

从生产指数看电池近年来的动向

矿产工业指数中除了“电池”之外,还创建并发布了四个系列的细分项目指数,分别是“干电池”以及“蓄电池”中的“铅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接下来,通过该指数来了解下“干电池”和“蓄电池”近年来的生产动向。

今年第二季度,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四个系列的电池指数均出现了大幅下降,但从2013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干电池和铅蓄电池的生产指数虽有波动,但趋势比较稳定。

另一方面,关于锂离子蓄电池的生产指数,在2013年初为60以下,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此后开始稳步增长,期间虽有暂时性下降,但在2018年第一季度达到约160,呈现出大幅增长。然而,在这之后生产一度下降,期间虽也有增长,但与2018年第一季度的指数仍有一定差距。

此外,关于碱性蓄电池的生产指数,在2013年以后出现暂时性下降,在2015年触底后开始上升,这种上升趋势一直持续到2019年。

显著增长的锂离子蓄电池

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凭借其重量轻、功率大的特性,生产金额显著增长。此外,锂离子蓄电池的普及也推动了摄像机和手机的小型化与轻量化。通过将近年来的生产金额分为“车载用”和“其他”来进行比较后发现,“车载用”的生产金额较大,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仅在2019年出现了降低。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浪潮中,车载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出口带动了其产量的增加。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出口下滑的现象。

作为碱性蓄电池的镍氢电池再次稳步增长

碱性蓄电池主要包括镍氢电池。虽然锂离子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但是镍氢电池容量高,使用时间长,而且制造成本低,因此也对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做出了贡献。

小型和中型镍氢电池可用于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电动助力自行车、混合动力车等,而大型镍氢电池可以用作UPS(不间断电源装置),医院、工厂等的紧急电源。干电池型蓄电池也是以镍氢电池为主。

镍氢电池虽然也有向锂离子蓄电池转变的趋势,但是由于混合动力车的需求较大,因此近年来其产量再次稳步增长。

虽说都是电池,但近年来,可反复充电使用的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从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电池,到驱动“汽车”等的电池,虽然形状、大小和性能各不相同,但是通过不断的发明和实用化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电池今后也将是支撑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


翻译:肖永红

审校:李涵、贾陆叶

统稿:李淑珊

丰田、村田、TDK…备受瞩目的全固态电池!提前开始的市场争夺战

二次电池的最新动向

通过激光制造氧化物全固态电池

康明斯:在德国开设新的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

提高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方法:低成本且发电效率提高1.5倍

全固态电池开发加速!日本东北大学发现固体电解质的高性能材料

东芝:成功开发水系锂离子二次电池,不易燃且实现低成本

面向NTT DOCOMO无线基站的燃料电池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