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有问题,针灸哪里?黄帝内经早就说了

 经方正童 2022-09-23 发表于广东

针灸是一个神奇的手活,但与穴位息息相关。针灸师是如何知道取什么穴位的呢?

原来,前人早就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五脏有问题针灸什么穴位呢?

黄帝内经讲《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也讲:“井主心下满。”缪缪几字,把这事说完了。

后世医家就跟据黄帝内经这个经验,五脏出问题,就取井穴下针。

什么是井穴呢?

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讲:“所出为井”。意指此处脉气浅小,犹如泉水初出。

所有经络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都是井穴。比如胃经的井穴是厉兑。《难经》讲其主“心下满”,心下也是胃与心之间的区域。

倪名经方家倪海厦这样理解和实践的的: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这样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我们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这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好像有扫把在洗刷心脏, 这是我们非常好用的穴道。

这似乎与“病在藏,取之井”,“井指心下满”的经论吻合。

显然,这种针灸取穴是来源于经论所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