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宁宗嗣子赵询:沉溺女色,不听规劝,气得老师连续辞职20次

 猴格 2022-09-23 发布于河南

景献太子赵询,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个以过继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又因早亡与皇位失之交臂的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赵询很不起眼,但在南宋宁宗前中期的政局中,他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提到赵询,多数专业学者,都把目光放在他对局势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上,包括猴格之前新结识的俊杰郭君,也准备把目光投向赵询本生家庭成员的仕宦问题上,对他本人则都是相对忽略,仅虞云国在《南宋行暮》中,曾极为简略的提到过赵询的行为及喜好。

那么,赵询这样相对冷门的历史人物,他本人是什么样子呢?

景献皇太子赵询(1193-1220),原名赵与愿,曾用名赵曮(yǎn)、赵帱(chóu),他是宋艺祖赵匡胤的十世孙,即燕懿王赵德昭的九世孙,生父是成国公赵希怿(yì),生母是惠国夫人洪氏。

庆元四年(1198),赵询(与愿)进入宁宗宫廷,成为备胎皇子,时年6岁。

庆元六年(1200)十一月初一,8岁的赵询(与愿)被赐名赵曮(yǎn),除福州观察使,封惠国公(参考娄机神道碑补充),去资善堂读书。

嘉泰二年(1202)闰十二月十五,赵询(曮)除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时年10岁。

开禧元年(1205)五月十九,13岁的赵询(曮)被宁宗正式册立为皇子,确定名分,封荣王。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十五,赵询(曮)被诏立为皇太子,更名赵懤(chóu),时年15岁。

嘉定二年(1209)八月十三,行册礼,并从赵懤更名赵询,时年17岁。

同样作为嗣子,和6岁进宫当备胎、直到34岁才获得皇子名分、如履薄冰二十九年的孝宗赵眘相比,景献太子赵询从备胎到转正一共才九年的经历实在太顺遂了。

更别说高宗赵构就算一直没有再生育,也没让孝宗提前转正;而宁宗则堪称造娃机器不停地生娃,也没影响赵询转正的速度,比较孝宗和景献的遭遇,只能说一句时也命也。

众所周知,“不慧而讷于言”的宋宁宗,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发育不全的轻度制杖,智力上有明显的缺陷,不具备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一直是强势之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先受制于韩侂胄,又受制于杨皇后和史弥远。

有这样一个嗣父,背靠强势嗣母的赵询,日子自然要比小心翼翼度日的孝宗轻松得多。

所以,在阴沉变态的嗣父手底下讨生活的孝宗,只能恭俭简朴、不迩声色;而赵询的生活则是活色生香、恣纵逸乐,只要在嗣父面前表现得谦恭好学就行了。

《宋史·赵询传》并没有描述过赵询的具体事迹;私修野史也只记述赵询书法很好,颇有高宗孝宗的风范,还善于画竹石,看上去是个绝对的文青。对赵询的私德和行为都没有涉及到。

以至于后世人提到赵询,就没有多少事迹可八卦,也就参与过诛韩事件,因此还被张金岭先生认为,他是个“很有主见,而且果敢的皇子”,这样的评价很高了。

但如李超先生所言,赵询在诛韩时“不过十五岁,很难说他具有如何杰出的政治才能”,只不过是因为他所处的特殊地位,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罢了。

尽管赵询没有留下太多事迹,但雁过留声、风过留痕,历史人物总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赵询的具体事迹,就散落在他师傅们的神道碑文里。

据《娄机神道碑》记载,嘉泰元年(1201)十二月,娄机就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成为9岁的惠国公赵询的师傅。

那时候的小赵询是“锐情学问”,娄机每日对他讲授“正言正道”,又手书几位先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献给赵询,让他置之左右“朝夕观省”。

才九岁十岁的小学僧,天天面对老夫子的正言正道且不厌倦,这除了极少数的天生就喜欢之外,恐怕多少有些作假。

从这字里行间的描述中,也能看出赵询是个机灵的孩子,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他都必须表现的爱学习,且恭顺听话,才能更进一步。

某日,天气暑热,小赵询就对师傅娄机感慨:今天真是太热了,在宫中尚且热得让人难以忍受,外面的闾阎小民没有避暑之地,该怎么办啊?

娄机很为学生能体会到升斗小民不易的话所感动,赶紧去给宁宗汇报,宁宗也很高兴,就问赵询:昨天和先生聊啥话题了?

赵询又学舌一番。宁宗开心地说:唐文宗写诗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诗中没有一句提及百姓,孩儿你的格局比唐文宗强多了。

娄机还给赵询讲孝宗戒食蛤蜊的故事,告诫他不要沉迷物欲,赵询很机灵的评论:这是先帝爱惜生命、不嗜杀戮的好生美德啊!

善于讲故事的娄机陪伴赵询从少年到青年,嘉泰三年(1203),娄机除太常丞,仍兼资善,随即兼右漕郎官,没多久,宁宗就以民曹事繁杂,影响他教授赵询,又让他另外兼职,以便专门训导赵询。

此时娄机已经71岁,自觉教导皇子有点力不从心,就请求退休,但因为赵询依恋娄机,宁宗不许他退休。

因为宋朝宫廷的文化熏陶,赵询也很喜欢字、画,还颇有功底,只要遇到字画上的一点疑惑,就找娄机讨论交流。娄机还专门为好学的赵询编写了专门的字书类书籍——《广干禄字书》,让赵询如获至宝,命另一位讲官师傅戴溪为该书作跋。

嘉泰四年(1204)六月,娄机擢升监察御史,才暂时从赵询师傅的位置上离开,让少年赵询“恋恋几不忍舍”,娄机也为学生的眷恋而“感涕”。

开禧元年(1205)五月十九,13岁的赵询从备胎转正,成为大宋皇子,也正式成为南宋皇室中的第四代,要时不时的承欢于后宫老大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谢氏膝下,卫泾(jīng)为谢太皇写的诗就有两首曾涉及到重孙赵询:

《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
一德坤元厚,三朝母道尊。
含饴供乐事,戏彩见重孙。

《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

彩缕新缠臂,灵符稳插钗。
承平多旧事,闲教小宫娃。

宁宗诸子都是生而不育,根本没有机会在谢太皇面前戏彩、接受教导,所以,这个“重孙”、“小宫娃”只能是宁宗嗣子赵询。

开禧二年(1206)三月,史弥远这才兼资善堂直讲,成为赵询的师傅之一。并成为杨皇后对抗韩侂胄的盟友。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初三,权臣韩侂胄被杨、史联盟诛杀,十一月十五,才转正二年半的赵询,就被嗣母杨皇后推上皇太子宝座,到了十二月,吏部侍郎娄机兼太子左庶子,再次成为赵询的师傅之一。

在娄机任职之前,宁宗愉悦地对他说:太子还小,辛苦爱卿教导他,太子等你很久了。

娄机以自己年迈衰暮、恐怕没能力继续教导太子为由推辞一番。

宁宗说:皇太子非常想念你,曾经给你写信问安,因为事多才没有发出去,现在听说你回来了,来问好几回了。你就不要推脱了。

嘉定元年(1208)正月,娄机兼太子詹事;四月,宁宗让赵询预闻政事,每日侍立听朝;八月,娄机被擢升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把之前编写的《历代帝王总要》一书,重新润色后,并请楼钥作序,然后送给赵询,让他当参考书用。

嘉定二年(1209)八月十三,行皇太子册礼,娄机摄中书令,为学生颁读册命。娄机和赵询的生日还都在八月,前后相距五日,赵询还专为77岁的师傅赐书:

九秋风露之清。裒时英气三呉。山水之秀。生我耆儒。

嘉定三年(1210)五月,已经78岁的娄机四次上书求告老,宁宗不许,下诏说:姜太公80岁才下山,张良生病还在辅佐太子,你才78岁,早着呢。

娄机无奈,不敢再啰嗦,一直坚持到当年冬天,病情加重时就再次求退,宁宗“犹未许”,赵询也遣内侍挽留,娄机这次坚决求退,以“力辞”以归,次年(1211)十一月薨于家乡。

宁宗对娄机之死表示震悼,为之辍朝,赵询也对师傅的后事“赙奠加厚”,让其极尽哀荣。

位居储位的赵询日常都干啥呢?

卫泾在诗里给他总结了,除了学习经史,就是随同宁宗上朝侍立。

《上皇太子寿》
嘉辰鸡戟瑞烟高,苍震丕承九庙祧。

潮驾天吴彰海润,气涵云汉毓金昭。

分阴资善时稽古,辨色含元日侍朝。

欲识斯心仁寿处,谟参圣父五兵销。

权工部尚书、兼太子右庶子、兼左谕德的刘爚(yuè),也曾在《皇太子宫四首》中标注,赵询喜欢《大学》、《中庸》,经常书写八个大字“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分别悬挂在藏书室。

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用功学习的赵询,真的只会正心诚意稽古揆(kuí)今吗?

当然不是。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说赵询有不妥当之处,但从赵询师傅刘爚对他讲授经史的针对内容,还是能看出端倪的,赵询同学不但喜欢声色犬马,还沉迷物欲及床笫(zǐ)之事。

刘爚是福建建阳人,师从朱熹、吕祖谦,他曾把朱熹的《四书集注》献给赵询,告诉他,这是讲学之要,把这些搞明白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未来的天子、正是青春年少的赵询沉溺耽乐,刘爚就修身、正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理,“声色嗜欲之戒”,恳切再三地反复开讲,以此告诫赵询:

即便在宫廷燕私之间,也不能有举动不谨,要晓得君子谨独;不能屈服于物欲,你以后要富有四海,岂能轻易被声色货利动心?

还要注意养心。怎么养心?自然是寡裕!因为“多欲则欲为主,寡欲则心为主”,虽然是人都有欲,但君子之欲“有则而不过则”,自然就“心常为之主”。

特别是讲到《诗》时,刘爚说:发生墙茨(cí)桑中(诗经这些篇章曾被宋人指斥为淫诗)那样的丑乱之事,未尝不起于闺门衽(rèn)席之间。要先正心,而后才没有邪思。······

刘爚在规劝赵询沉溺女色上的直言不讳,让太子詹事戴溪听了都为之吐舌,但赵询却是左耳听右耳扔,没有丝毫走心,让刘爚心灰意冷,以自己年过七十为由,屡次请辞,连续上书二十次,但均被宁宗拒绝。

后来,刘爚生病,再次上书求退,仍不被允许,因为他是知名大学者,所以宁宗就是不同意,刘爚只好打起精神辅导赵询,在嘉定九年(1216)二月薨于位,年73岁。

从刘爚针对性的举动看,赵询沉溺闺房之事的确有点严重,不然也不会那样反复地、直言不讳地规劝。但这些,宁宗并不知道,因为没人给他说。

嘉定十一年(1218)四月二十二,閤门舍人熊武在轮对时,宁宗还询问太子赵询的情况:爱卿是东宫官,太子如何?

熊武回奏说:

殿下贤明仁孝,勤俭节用,人是否有才,某件事情的是非,就没有殿下不知道的。殿下每天在上课之余,没有其他嗜好,就喜欢手不释卷的读书,且动静按照规矩行事,又不喜欢饮酒,臣每次轮值时,从来没听说殿下有过宴饮之乐。

宁宗听了不禁老怀大慰,觉得这个过继儿子真是个好孩子······

从刘爚对赵询的劝谏,到熊武对赵询的夸赞看,仅仅两三年,赵询的行径就判若两人,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要么是赵询瞒过了熊武,要么就是熊武昧心说假话忽悠宁宗的。

反正到赵询死,在他嗣父宁宗眼中,他都是个恭简仁孝、秉性川冲的好孩子。这也足以证明,赵询童鞋也是影帝级别的,毕竟,皇家的孩子都是几重面孔。

令人疑惑的是,喜欢声色犬马、沉溺女色的赵询,好像一直都没有结婚。

从嘉定二年(1209),赵询17岁时,朝廷就开始讨论给他选妃的问题,林复之还针对为太子选妃的事,引元祐五年(1090)范祖禹给高太皇针对哲宗立后的建议,即“一族姓,二女德,三隆礼,四博议”。

但赵询并没有选定妻子,一直到嘉定十一年(1218)十二月初四,赵询的师傅郑性之在轮对时,还在谈为皇太子选妃的问题,仍然建议择用范祖禹纳后的标准,可见,当时已经26岁的赵询,仍然没有择妃呢。

从嘉定二年到十一年,选妃十年,都没有选到合适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太挑了?

猴格揣测,按杨皇后和赵询亲密的母子关系,不可能不给赵询娶妻,很有可能就是杨皇后过于挑剔,又想把未来后位留在自己人手中,而她的亲眷中却偏偏没有适龄的女孩,所以赵询的婚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但在赵询死后两年,嘉定十五年(1222)八月初六大祥,九月十五,东宫有位高平郡夫人傅氏,被特意晋封信国夫人,主持日后赵询的祭祀事宜。

这个傅氏会是赵询在临死前娶的妻子吗?

对这个问题,猴格曾私下和朋友侯马夋qūn)讨论过,一致认为,傅氏很可能是赵询的妾室,而不是妻子。

先对比一下南宋其他皇子妻的封号待遇:

庄文太子赵愭的妻子钱氏,先封广国夫人,后封太子妃;

魏王赵恺的妻子韦氏,先封信国夫人,后进华国夫人,再进韩魏国夫人;

光宗妻子李凤娘,先封荣国夫人,后进定国夫人,再封太子妃;

宁宗妻子韩氏,先封新安郡夫人,宁宗进封嘉王,韩氏进封崇国夫人。

对比这四位妻子,傅氏如果是赵询的妻子,不应该只是郡夫人,就连魏王赵恺的妾室卜氏,因为生儿子赵抦还获封信安郡夫人。

赵询身为太子,妻子不应该和亲王的妾室平级,所以,傅氏只能是妾。

难道是因为赵询是过继子的缘故?

那再来看看同样过继子出身的孝宗妻子郭氏的身份变更。

郭氏嫁给孝宗时,只是咸宁郡夫人,没等丈夫转正为皇子,就早亡了。

但是,孝宗被立为皇子后,高宗并没有忘记这个为皇室生儿育女的儿媳妇,追封她为淑国夫人,又改封福国夫人;在孝宗被立为太子时,又追封为皇太子妃。

从郭氏的履历可见,傅氏她只是赵询的妾室,而不会是赵询的妻子。

如果是妻子,即便没有混上太子妃的称号,也最少得是国夫人级别的,而不是等到丈夫死后两年,才被“可特封信国夫人”。

所以,28岁的皇太子赵询一直没有娶妻,后院有名号的只有妾室傅氏。

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初六,赵询薨,享年28岁,其丧礼参考孝宗庄文皇太子之礼。九月初十,被赐谥“景献”(或作“景宪”),取自“耆意天图曰景,文贤有成曰献”。

尽管沉迷女色,但赵询并没有留下子嗣。

到了宝庆三年(1227)十月十八,宋理宗赵昀,同时为沂王赵柄、景献太子赵询立嗣。

以右监门卫大将军赵与奭(shì),改赐名赵贵谦,授宜州观察使,为沂王嗣子;以右千牛卫将军赵孟杓(sháo),改赐名赵乃裕,授和州防御使,为景献太子赵询嗣子。

赵乃裕和嗣父景献太子赵询出于同宗,都是燕懿王赵德昭孙子赵守约之后,他的世系是:

德昭-惟吉-守约-世静-令遽(jù)-子翔-伯述-师龙-希醇(chún)-与珎(zhēn)-孟杓(乃裕)。

赵乃裕的本生曾祖父赵师龙有墓志流传,曾祖母闻人氏有圹(kuàng)记流传。

正是因为成为景献太子的嗣子,赵乃裕才和嗣父一样,也从普通宗室一步登天,成为南宋皇室的核心成员,在理宗、度宗两朝飞黄腾达。

咸淳元年(1265)十一月初一,时以少保、保宁军节度使致仕的赵乃裕薨,赠少傅,追封临川郡王,谥号庄靖。

赵乃裕和嗣父赵询一样,书学高孝两朝笔法,尤工墨竹,有作品传世。

比较悲催的是,赵乃裕可能也没有子嗣,据元朝程文海的《凉国敏慧公神道碑》记载,景献太子有个孙女赵郡主,在元至元十五年(1278),被忽必烈赐婚给建筑师阿尼哥为妻,景献府的库藏田宅私财,统统被赵郡主带到阿尼哥家。

如果景献府有男丁,资财恐怕不会都让赵郡主带走,所以猴格才揣测赵乃裕无子。

元朝是多妻制,尽管阿尼哥家有原配妻子赛音徳哷(liè)齐默氏,但赵郡主同样是妻子。后来在元贞元年(1295),因为阿尼哥又在五台山建万圣祐国寺,又受到成宗之母、太后阔阔真的赐婚,妻皇亲之女囊和尔沁。

这位在大元朝混得风生水起的尼泊尔人阿尼哥,一共有三位妻子,还有七位次妻,为他生育六男八女。

而身为大宋景献皇太子孙女的赵郡主,只为阿尼哥生了一个闺女,排行第二,叫嘉纳克实哩。

这个闺女并没有嫁人,而是出家为比丘尼了,猴格忍不住猜测,不知道这母女俩在阿尼哥府中遭遇了什么,才致使她出家为尼呢?

景献太子赵询,在历史长河中也就是个路人甲,但要看南宋历史,却是个不能忽略的人物。

他的经历也比较独特,身为过继的嗣子,不但和嗣父嗣母关系亲密,还能和宰臣关系良好,性格上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尽管私德略有瑕疵,但考量政治人物就不能只扣私德。

不管怎么说,如果赵询不早亡,还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就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