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玺﹒印﹒章

 句咏 2022-09-23 发布于北京

玺﹒印﹒章

玺、印、章,其实都是印章,区别在于使用的人,皇帝、皇后、皇太后用玺,政府机关用印,个人用章,在旧中国好多老百姓甚至连章都没有,办事只能摁手印。今天我们聊聊玺、印、章。

图片

玺,始于秦朝,是皇帝专用的印章,称玉玺传国玺传国玉玺。玺是皇权的象征,例如玺根据不同形态也分为:戒玺(皇戒)、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等。《续<汉书>新解》云:'玺,黄罗伞下、盖皇帝'。意即:'皇帝在黄罗伞下统治天下,风雨无阻'。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谓玺,印是大臣所用。是有规矩,不然是会被砍头的。明朝玺24方,清朝玺25方。

图片

“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不过这'玺'的写法或为鉨、或为,因材料为铜、土不同而名。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一系列等级制度,在少府中设置了专门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当时规定皇帝独称'玺'(从这时[金尔]都写作'玺'),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称'印',且不能用玉。汉代基本沿袭秦制,但制度已略放宽,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在古战国时期的官印印章来看,都只是书写其官职,并未出现'玺'或'印'之称,当然这在秦以前是应用比较普遍。但随着始皇帝的改革,如'朕'仅为皇帝专用,'玺'为皇帝印章。自此延承至后代王朝。事实上,皇帝印章有时称'玺'和'印',二者都有出现在历朝的皇帝印章之中。

图片

印章是连在一起的还不过是官府衙门用印,个人用章,又叫私印。印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字形像一个人用手按压另一个人使他跪下,本义为摁、按压,是'抑'的古字。按印章要用力摁,'印'又可解释为印章、官印等。用作动词时,意思就是'盖章'。因为使劲按压一物体,常常会在其他物体上留下一些印记,所以'印'又被引申为痕迹、印记、标记等义。又引申为符合,如'印证'。印为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印'字,由两部分组成:上方是一只手指张开的人手的象形,下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示出了一个人在用手按压另一个人的意思,'印'字的本义就是按。《说文解字》释印字为玺印之印,是后起义,非其本义。金文中的'印'字由甲骨文字形发展而来:整个字变成了上下结构,上面是手形,下部的人形由原来的半跪状,变成了弯腰弓背、腹后大腿胸贴膝盖的蹲坐状,似乎随时都会扑倒在地,'按压'的意思更为明显。发展至秦代小篆阶段,'印'字的字形变得更为规整,并发生了一些变化:上部的手形进一步扩大,了'爪';下部的人形成了头部挨着膝盖跪坐的'卩'状,似乎是真的被压得爬不起来了。在隶书中,'印'变成了左'爪'右'卩'的左右结构,已经看不出它本来的意思了。综上所述,印字从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说文》小篆形体上看,都像人以手抑按人而使之跪下的样子,即后世'抑'字初文,后世抑表示印字本义,印字只表示引申义。印《说文解字注讲,执政所持信也。意思是说,凡有官守者皆曰执政,其所持之卪信曰印,古上下通曰玺。《周礼》玺(玺)节注曰:今之印章。按《周礼》,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谓诸侯于其国中,公卿大夫于其采邑用之,是即用印之始也,季武子于周礼为守都鄙者,而以玺书,达于鲁君,是古有印明矣,葢(盖)以简书之。而寓书于远必用布帛检之,以玺泥之。至用缣素为书,而印之用更广。汉官仪,诸侯王黄金槖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龟纽,文曰章;御史大夫金印紫绶,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至四百石皆铜印,文曰印。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 玉石、金属、木头、石头等。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图片

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的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一般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朱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

图片

唐代公印。首先,出现了'宝记''朱记'等新的印章自名。其次,唐初印章钮式从隋代接近汉魏的鼻钮向宋以后的橛钮又跨进了一步,鼻钮升高,钮穿渐向竖长方形发展。唐代后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为橛钮,如西安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千牛府印'。第三,印背多刻楷书印文,如唐'武夷县之印'背款刻'武夷县之印'5字,不再像隋公印印背凿刻造印时间。第四,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宋代公印。宋初百废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不久重铸公印时,印文多嵌'新'或'新铸'字样,以区别于五代公印,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东关县新铸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铜铸造,大小依官阶高低而有所区别。宋早期公印。印文与印边粗细相若,以后印边逐渐加宽,如989年铸'拱圣七都虞侯朱记'印边已比印文宽近1倍,达0.1厘米。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铸'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印边已宽达0.3厘米。宋公印印文不再如隋印那样用蟠条法制造,而是直接铸造,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与隋唐公印偶有背款不同,北宋早期公印多刻有年款,标明铸印年月,如'东关县新铸印'背凿'太平兴国五年九月铸'。中期以后,在刻凿年款的同时,还凿有兼管颁发铸造的机构'少府监'的名称。如'保捷弟一百三弟六指挥使朱记'。南宋公印转由文思院统管,背款中'少府监'遂为'文思院'取代。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难后,宋代官员仓皇南渡,印信多有遗失。南宋又重铸公印,不过在印文前'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别新旧'(《宋史·舆服志》)。

图片

西夏公印。西夏(1038-1227年)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文字吸收了汉字笔画的一些特点,但与汉字完全不同。西夏公印有以下几个特色。第一,中国古代公印基本上皆为正方形,宋辽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公印却独用圆角形式。第二,隋唐以来,朱文公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公印皆为满白文,笔画极粗,而且使用边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叠文特点,印面安排匀整饱满。第三,印文从二字到六字不等。其中二-二字的'首领'印最多,占现存西夏公印的九成。'首领'二字西夏文为上下安排,与汉人两字印多作左右安排不同。第四,两宋公印一般背款中只刻铸印年月(有的还精确到日)和机构。西夏公印却在印背左边刻铸印年代,不记月日,更不见铸印机构。而在钮右印背刻执印者姓名,这在汉人公印制度上是从来不见的。有时西夏公印在背钮顶端还用西夏文刻'上'字,这显然是受到宋印的影响。

辽印。辽(916~1125年)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其子民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和渤海人,以及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和奚等族人。为此,辽本着因地制宜,'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制》)的原则,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并行的制度。公印也分别采用汉篆文和契丹文。契丹文又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文为辽神册五年(920年)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1125年金灭辽后,仍继续使用,直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才废止,前后通行300年。明清以来已无人认识,成了真正的'绝学'。

图片

金朝公印。金朝(1115-1234年)是由我国东北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曾与南宋、西夏鼎足而立,对峙百余年。金建国之初,使用在征辽伐宋过程中掠去的辽、宋官印。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金朝官印,追缴袭用之辽、宋旧印。海陵王和金世宗时期(1149-1189年)成为金代公印的典范时期,公印铸造精工,外观平整光滑,很少见到气孔和毛刺。金印一般印背左侧刻造印机构名称,如少府监、礼部、尚书礼部、行宫礼部等。右侧刻铸印年及月。印台侧面刻印文名或兼印章的编号。如公元1200年的金'库普里根必刺谋克印',印台左侧面刻'库普里根必刺谋克印',印背右侧刻铸印年月'永安五年闰二月',左侧刻造印机构'礼部造'。金朝晚期内忧外患,金廷只好扩大军队,增设军官,致使同-军职和同……'级军事机构的公印数量激增,同一'名称公印只好按顺序编号。编号有两个系统,即五行(金、木、水、火、土)系统和千字文(天、地、玄、黄,宇……)系统。这种编号印主要流行于金末卫绍王至哀宗时代(1209~1234年)。

元朝公印。元朝(1271-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公印有汉文印和八思巴文印两类。前者行用于八思巴文颁行以前的辽元代早期,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辽中京大名城遗址出土的至元二年(1265年)'武平县尉司印',印文即为标准汉文九叠篆。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命令国师八思巴创立拼音文字一-八思巴文,即所谓'蒙古新字',以后汉字九叠文公印就越来越少了。八思巴原为西藏喇嘛教萨逊派法王,他创立的新字不像辽、金、夏文字皆与汉字有一定渊源,而是从藏文发展而来。其八思巴文印吸收了宋印九叠文的特点,极为匀称整齐,棱角分明。元八思巴文公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款皆为汉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识别八思巴文的最重要依据。元公印印面构成的一大特点是印边加宽,有时竟达印文笔画宽度的6-10倍。而隋唐宋初,印文与印边往往等宽,以后印边不断加宽。

图片

明清公印。明代(1368~1644年)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乃'篆书正宗也'(清?陈沣《摹印述》)。御宝舍两宋九叠文而直溯唐以上之玉箸篆,意味着九叠文禁锢公印的冰山已经松动。此外,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直钮,方一寸七分,厚六分;将军印用柳叶文,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皆银印虎钮,方三寸三分,厚九分;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铜印直钮,这类印比重最大。如故宫博物院藏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造'朵颜卫都指挥使司之印'。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加高到8厘米左右,形成后世俗称的'印把子'。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应该指出,两宋之时,九叠文中所谓的'九'是-个概数,极言其多,不一定确有九叠,也可能只有五叠、七叠,叠即一字中横画的层数。但明代九叠文中绝大多数确有九层横画。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九叠文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

图片

章是印章的一种,一般为个人使用,私人印章分多种。从字义上分:姓名字号印,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汉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无'印'字者即字印。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斋馆印,古人常为自己的居室,书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唐李沁有'端居室'一印,约为此类印章的最早者。书简印,印文在姓名后加'启事','白事','言事'者。今人有'再拜','谨封','顿首'者。此种印专用于书简往来。收藏鉴赏印,此种印多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它兴于唐而胜于宋。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宋徽宗有'宣和',皆用于御藏书画。收藏类印多加'收藏','珍藏','藏书','藏画','珍玩','密玩','图书'等字样。鉴赏类多加'鉴赏','珍赏','清赏','心赏','过目','眼福'等字样。校订类印多加'校订','考定','审定','鉴定','甑定'等字样。按篆刻内容分:印章按所篆刻的内容来分,主要分为名章和闲章,名章之外,统称为闲章。送礼的印章,印面的内容一般刻姓名居多,但也视需求而定。如对方爱好藏书,可送藏书章;如对方热爱书画创作,则除了送落款姓名章外,还可以送引首章。在特殊的节日,或需特别的纪念,如出生、百日、成年、结婚、金婚等,均可以用一枚闲章表达恭贺之意。从时代上分:战国古玺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秦印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汉私印,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折叠折叠魏晋南北朝印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从印式上分:朱白文印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画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画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画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折叠子母印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六面印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杂形玺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其式样没有定例,大小从数寸至数分不等,变化极为丰富,除了方圆长宽更有凹凸形印、方、圆、三角合印,二圆、三圆联珠,以及三叶分展状等,朱白都有,不胜枚举。杂形玺因其独特的谐趣与官印的庄严、沉着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图腾印,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的四灵(龙、虎、雀、(凤、龟)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成语印,成语印自战国开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语达百余种。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万'、'出入大吉'等,成语字数不等,自一、二字始,多达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为死者殉葬之用。花押印,花押印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作为欣赏艺术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的(文征明就说过,他的书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图片

书画印章。一幅好的画,从艺术上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画的本身,如风格、构图、笔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字体、大小,与画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书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风格、大小、流派、阴阳文印章的搭配、盖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确与书画的统一自明清以来,印章作为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定式。一个全面的画家,应该有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一些著名的画家即是这样,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高凤翰等。他们不仅精书画,而且自己也会治印,由此他们使用的印章更能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配合,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

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如明末书画收藏鉴赏家袁枢的印章就有'袁枢私印'、'袁枢之印'、'睢阳袁氏家藏图书记'(见董源《潇湘图》、巨然《萧翼赚兰亭图》)、'明□台袁伯应家藏图书'(见南宋《松桂堂帖》)、'袁枢收藏印记'(见《夏山图》、《层岩丛树图》)、'袁枢明印'、'石■收藏印信'(见《秋山图》)、'石■'、' 袁伯应珍赏印'' 袁枢之印'' 睢阳袁枢印信'' 袁伯应珍藏书画印信'(见元赵孟頫临《兰亭序》)等十数种之多。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印章若是用于公文,则需要骑年盖月,也即印章要盖正,两侧的文字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文字两侧分别要盖住年和月。

文玩印章文玩印章,将篆刻印章作为文玩来制作、收藏的艺术。篆刻印章,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现代一般以石材,如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等为主。元代以前一般以铜材为主。以象牙,硬木,玛瑙,玉,翡翠,琥珀,竹根等制作的可供把玩欣赏和篆刻二种用途的收藏,为文玩收藏。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十分可爱。

图片

印章材质印材(即印坯)是篆刻艺术最基本的凭借材料。宋元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晶、犀角、象牙、竹、木等为材料。及至元代,王冕始试以花乳石作印。由于花乳石质地细腻温润,且容易受刀,一时间成为擅长书画的文人治印的普遍用料。到了明代,石质印材越来越被印人广泛采用。石章质地松脆柔糯,易于人刀,加上刀法不同会产生出比其他印材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所以深受历代篆刻家的青睐。此后印坛即以石章作为刻印的主要材料,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和昌化石三大类,另外还有被引入印坛不久的内蒙石和东北石。各类石章由于产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章,不但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名贵印石的收藏也代不乏人。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铜印也是印章中常用的材质,因为铜的金属质感及可塑性强,易保存保养,很适合用于印章,古代和当代皆有,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当代铜质印章则为朱炳仁创造的熔铸手法铜印,突破传统铜印的制作技艺,采用无模可控熔铸,每枚无可复制,独一无二。

图片

木头印,木质入印,自古皆然。据【隋书.礼仪志.六】记载:北齐宫廷中使用一种巨形'督摄万机印',以木为之。长一尺二寸,宽二寸五分。唐宋时也有木质长方形印,以它用印骑缝,后世的骑缝印法即效之于此印,因其易制,方便快捷,故受欢迎。黄杨木、银杏木的质料弹性好,是木质印章的主要用材,黄杨木即好刻又美观,既利运刀又使木质增强韧性,刻起来用薄刀切入而不剔去木屑,收刀后木纹自然收拢。就是这一特点,雕刻时无需考虑在比划交接处留刀,即使一刀直往也不会使交接处的木屑落下,无所谓刀法,章法,但线条呆板。也有人用檀香木入印的,檀香木盛产于热带,是一种香木。著名的一方檀香木章是清朝乾隆皇帝用的,'皇帝之宝'边长15.3CM通高15.6CM,其印面及体积之大是罕见的。木质印材倍受人工,机器雕刻着的青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