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自然篇(草)

 汉字历史 2022-09-23 发布于黑龙江

    种子发芽,长出草木    

   自然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草”cǎo,形声字。“早”是“草”的初文,“早”字的初义为种子发芽。此字在春秋初期发生分化,字形重组,产生一个新字'从日从甲’,义为日出。原义由后造的“草”字替代。



古文释义



古文:屮

《唐韵》:采老切。《集韵》:在早切,《韵会》、《正韵》:采早切,并音懆。

《说文》:作艸,百卉也。经典相承作草。

《书・禹贡》:厥草惟繇。

《诗・小雅》:在彼丰草。

《礼・祭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注:草艾,谓艾取草也。

《论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礼・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记・陈丞相世家》:恶草具进。注: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隐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注・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𥳑其礼也。疏:草次,犹造次也。

又《诗・小雅》:劳人草草。传:草草,劳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

又《前汉・淮南王传》: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廼遣。注:谓为文之草藳。百官志注: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

《后汉・陈宠传》:萧何草律。

又《魏志・衞觊传》:觊好古文,隷、草无所不善。

又姓。《正字通》:草中。

又《韵补》:脞五切,徂上声。

徐干《齐都赋》: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声。

《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嫱之素肘。形便纤以婵娟兮,若流风之靡草。

又《说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栎实也,一曰橡斗子。徐铉曰:今俗以此为艸木之艸,别作皁字,为黑色之皁。案栎实可染白为黑,故曰草,通用。今俗书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无意义。

文字 | 六叔     图片 | 六叔  

排版 | 六叔     审核 | 六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