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农业篇(箕)

 汉字历史 2022-09-23 发布于黑龙江

    扬米去糠的农具    

   农业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箕”jī,形声字。初文为“其”,国人习惯把独体字“其”等用作多义,后造孽乳字“箕”来表示“簸箕”这个含义。

“箕”的本义就当“簸箕”讲,是扬米去糠的农具。引申指畚(běn)箕,即盛装垃圾土石的器具。和“箕”形状相似的事物也可以用“箕”来表示,例如古人有“箕踞”的说法,是因为这种坐姿是臀部坐地而两腿向前岔开,姿势和后部狭小,前部开阔的簸箕的样子相似,因此命名为“箕踞”。这是一种很不尊重人的坐姿。如《史记·游侠列传》:“有一人独箕倨(踞)视之,”表现了一个人的傲气。此外还有星宿名,指天空二十八宿之一的箕宿,是四颗星连线成梯形,正像簸箕轮廓。



古文释义



《广韵》《集韵》《韵会》居之切。《正韵》坚溪切,并音姬。宿名。

《诗·小雅》:成是南箕。传:南箕,箕星也。

正义曰:箕,四星,二为踵,二为舌,踵在上,舌在下,踵狭而舌广。

《韵会》:箕者,万物根基,东方之宿,考星者多验於南方,故曰南箕。

《尔雅·释天》:析木之津,箕斗之闲,汉津也。疏:天汉在箕斗二星之闲,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为隔。隔河须津梁以渡,故此次为析木之津。

《史记·天官书》:箕为敖客,曰口舌。注:敖,调弄也。箕以簸扬调弄为象。又受物有去来。去来,客之象。箕为天口,主出气,是箕有舌,象谗言。

石氏《星经》:箕四宿,主后宫别府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为相天子后也。

《书·洪范》注:好风者箕星,好雨者毕星。

《春秋纬》:月丽于毕,雨滂沱。月丽于箕,风扬沙。

《天官书》:箕,燕之分野。

又《篇海》:箕,簸箕,扬米去糠之具。

又《广韵》:箕,箕帚。《礼·曲礼》: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於箕上。

《世本》:古者少康作箕帚。

又国名。《书·洪范》:王访于箕子。注:箕,国名。子爵也。

又地名。《山海经》:釐山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

《春秋·僖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注: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

《孟子》: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阴。疏:箕山,嵩高之北是也。

《前汉·地理志》:琅琊有箕县。

《水经注》:潍水出箕屋山。

又姓,晋有大夫箕郑。

又斯螽别名。《周礼·考工记疏》:幽州人谓斯螽为舂箕。

又木名。《郑语》:檿弧箕服。韦注:箕,木名。服,矢房也。

又张衡《思玄赋》:属箕伯以函风兮。注:箕伯,风师。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