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抽象篇(施)

 汉字历史 2022-09-23 发布于黑龙江

    旗子飘动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施”shī,形声字,从㫃从也,“施”字最早见于楚国郭店楚简。㫃,旗子;也,本义作蛇,此处引用蛇的弯曲起伏,造字本义:旗子迎风展开的样子像蛇一样弯曲起伏,引申为'展开’,由'展开’义又引申为'安置、安放、设置(动词)、设立’。

《国语·周语中》:“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施舍’本义为'设置的临时住所’,之后“施”字又引申为'赐予、给予’等义。



古文释义



《唐韵》式支切《集韵》《韵会》商支切《正韵》申支切,𠀤音诗。

《说文》旗貌。齐乐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注》徐锴曰:旗之委迤。一曰设也。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又《诗·邶风》得此戚施。《传》戚施,不能仰者。《笺》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又《诗·王风》将其来施施。《传》施施,难进之意。《笺》施施,舒行伺闲,独来见已之貌。《释文》施如字。《孟子》施施从外来。《赵岐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音义》丁如字,张音怡。

又《周礼·天官·内宰》施其功事。《注》施,犹赋也。

又《礼·祭统》施于蒸彝鼎。《注》施,犹著也。

又《晋语》秦人杀冀芮而施之。《注》施,陳其尸也。

又《玉篇》张也。《增韵》用也,加也。

又姓。《左传·桓九年》施父。《注》鲁大夫。

《礼·杂记》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注》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之后。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施智切,音翅。惠也,与也。

《易·乾卦》德施普也。

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

《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𠀤平去通押。

又《集韵》《韵会》𠀤以豉切,音易。《诗·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传》施,移也。

又《诗·大雅》施于孙子。《笺》施,犹易也,延也。

又《仪礼·丧服》绝族无施服。《注》在旁而及曰施。

又《集韵》《韵会》𠀤赏是切,诗上声。舍也,攺易也。通作弛。

《周礼·天官·少宰》治其施舍。《注》施舍,不给役者也。

《论语》君子不施其亲。

《何晏注》施,易也。不以他人之亲易己之亲。

《后汉·光武纪》将众部施𠛬屯北边。《注》施,读曰弛。弛,解也。

又《集韵》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

《史记·卫绾传》劒人之所施易。《注》施,读曰移。

又《史记·贾生传》庚子日施兮。《注》施,矢遗反。索隐曰:施,犹西斜也。

又《韵补》叶诗戈切。

《汉·高祖戚夫人歌》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