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生活篇(弦)

 汉字历史 2022-09-23 发布于黑龙江

    由丝制成的弓弦   

   生活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弦”xián,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商代甲骨文时期为指事字,于'弓弦’处加一指事符号,以表示弓弦之所在。秦文字时为会意字,从弓从糸,汉朝开始'糸’讹变为'玄’。造字本义:弓弦由丝制成,引申义继承于'弓’;引申为乐器上的肠线或丝;由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形似弓弦而借用'弦’作为斜边的命名;由脉象的紧绷而借用'弦’作为一种脉象的命名等等。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相侵犯。今则丝弦亦广有之。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凡弓两肖系区处,或以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天工开物》



古文释义



《广韵》《正韵》户田切。《集韵》《韵会》户千切。并音贤。

《说文》: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也。

《仪礼·乡射礼》:有司左执驸,右执弦而授弓。

又半月曰弦。《释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

《前汉·律历志》: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

又国名。《春秋·僖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注:弦国,在弋阳轼县东南。

又姓。《广韵》:《风俗通》云:弦子后。

《左传·僖二十三年》:郑商人弦高。

《哀四年》齐陈乞弦施,救范氏。

《哀十一年》使问弦多以琴。

又脉数曰弦。《史记·仓公传》:脉长而弦。

又弦蒲、弦中,皆地名。

《前汉·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薮曰弦蒲。注:在汧县。又雍州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

又与弦通。《礼·文王世子》:春诵,夏弦。

《乐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