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山水画是如何诞生的? 详解作画步骤!从头到尾教你画一幅完整的国画山水!必看!

 涛声依旧XYT 2022-09-23 发布于云南

施贞泉先生作画,与大多数画家不同,他不需要用多支大小不同的毛笔交换着作画,基本上是靠“一支笔打天下”,墨稿用常人很少用的猪鬃笔画,从不打草稿,提笔就画;只是在需要画点景的树木、建筑、车船、桥梁、人物时,才用小些的毛笔完成;墨稿完成后用板刷轻轻着色。

图片

下笔前先用清水蘸笔,挤掉多余水分,再蘸墨,保持笔根部分永远有水分。蘸墨多少视情况而定,使笔尖、笔肚、笔根部位形成焦、浓、重、淡、清的梯度变化,这是他的基本用笔方法。

1.  先用重墨画近景。近景面积不宜太大,但这是整幅画中墨色最重的部分。起笔用卧锋平擦,根据“腹稿”中山石的结构,用笔要有重与轻、疾与徐、提与按、宽与窄、横与竖的变化,为表现山石的肌理变化,需要横擦、竖擦、斜擦等多种变化。这是画山石的基本功。

在“平擦”完第一笔之后,即可形成山石的一个“面”,用侧锋笔尖轻轻一扫,即可形成这块石头的“轮廓线”,也就是结构线,不必刻意地去用中锋勾勒。这样会显得非常真实,不做作。

再画另一个“面”时,就应该考虑变换“擦”的方向,使两次擦笔的方向形成一个合适的角度:第一笔竖擦,这一笔就根据需要横擦。再在上方斜擦,就会形成石头的三个面。一次一次地叠加,就会形成一个山头。

当然,必须注意山石的结构,每一笔、每一块都不得雷同,把大小、走向错开,把墨色拉开,就会形成错落有致、结构漂亮的山石。

图片

 2.中景是整幅画的重点表现内容。墨色要比近景稍微淡一些。下图就是平“擦”出一笔之后,正在用侧锋尖“扫”出结构线。由于不是用中锋勾勒,所以形成的结构线显得特别微妙、逼真,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属妙手偶得,似自然天成。

图片

图片

 在先画出山石的一个“面”之后,再下笔画相邻的“面”时,首先要想到这两个“面”必须有所区别,切不可千篇一律,一个面孔!
 

图片

 在笔中的墨基本用干时,把笔尖压扁,用散锋在预留的山石顶部空白处“点”出植被,一笔笔错落有致,稀疏得当,可高可低,形成细如发丝、密密麻麻、毛茸茸的效果,不可出现墨块。

图片

在画相邻的另一块山石时,需要变换手法,并留出瀑布位置。画瀑布水流要宽窄相间,高低错落,形成水绕石转、千回百转之势,力戒形成“梳子”效果。 

图片

图片

为了把两块山石画得各有特色,避免雷同,要边画边比较,必要时细心收拾,制造差异,画出的山石才不会千篇一律。

图片

图片

画低矮的山石,穿插画些植被,为画瀑布下的“水口”及流水打下伏笔。

图片

图片

画左侧山头时,注意墨色要淡一些,等于与先画的山头拉开距离,并在下部留出画云的位置。

图片

图片

用更淡的墨在两个山头的空间位置画出远山,在远山稍干时用极淡的墨渲染,会使前面的山头更加突出,后面的山被“推”得更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层次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让我们与佛结缘

图片

用极干的淡墨擦出山下部的云岚,基本上是用笔肚、笔根的水分擦出来,留白要注意云的造型,接近自然。

图片

图片

 在左下角稍上面一点用重墨画一块低矮的山石,作为近景的一部分,与右面的山石相呼应。切记其下部必须留白,不可画到左下角底线,避免与右下角雷同。再小心画出层次分明的“水口”和溪流。水口的走向要“变化多端”,方向多变。
  

图片

    切记画水口的溪流时,用淡墨处理,小心勾出水纹,画出水的走势。
  

图片

    “水”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在大量观察、写生基础上小心谨慎地处理好。

图片

    画点景树木时,注意树木造型要各具姿态,既追求苍劲古拙,又不失灵动秀气,不可千篇一律,画出点睛之笔。

图片

图片

 3.最后通观全局,细心收拾,做一些修修补补,墨稿就算完成了。此时可以题款、用印,也可全部完成后再进行。
  

图片

 在墨稿基本干时开始着色。着色力求简单,不宜颜色太艳太杂,两三种颜色足矣。要求薄、透、亮,一遍完成,做到色不压墨,不可反复渲染、层层叠加,以免变得混沌污浊!

 这幅画在山头部分表现暖色调,用淡淡的朱膘稍加一点墨(不用赭石,赭石不透明);山中下部表现冷色调,用花青略加一点墨调成花青墨,用大板刷染。先染山头,再染中下部。

图片

图片

 注意趁湿渲染,染完山头,马上染中下部,使衔接部分的冷暖色完全融为一体,不留痕迹。
  

图片

注意着色时一定要把水和云留白,再分别小心渲染。如染瀑布时,其下部可用淡淡的花青墨色轻轻扫一下,上部全部留白,切记不得用白颜色去染水;染云时只染淡墨擦出的部分,云朵则留白,注意色调的层次、深浅变化,尽量力求接近自然。

最后用淡淡的花青墨一次性染出远山。刚染成时因为水分太大,远山会显得颜色稍重些,随着水分的逐步蒸发,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浅。有时远山的颜色干后浅得几乎看不到了,但装裱以后,颜色就会加深一些,重新显露出来。这里就需要积累经验,掌握一个合适的深度,宁可浅些,不可过深。

图片


国画山水画的着色有彩墨山水、浅绛山水之分。施贞泉先生的山水画属浅绛山水。墨稿画完之后已经基本定型,即使不用着色,或者敷以淡墨色,足以称得上是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着色是为了使画面更加贴近真实,更好地显现山体的体面效果,增强山石的立体感,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图片

但着色毕竟是次要的,切不可喧宾夺主,以色压墨、盖墨。这完全符合写意画的基本要义,它写的是“意”,意到为止,恰到好处。过分渲染,效果会适得其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