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研学报告选粹】登泰山,揽天下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2-09-23 发布于山东

【优秀研学报告选粹】

泰山名胜一日游
东平县实验中学 王馨芮

7月30日,从上午7点到8点10分左右,我们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泰安岱庙正阳门前,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承载着知识的旅行。

岱庙坐落于东岳大街一侧,东岳大街的中央,一棵高大古老的槐树和一块碑被铁栏杆圈在一起,这是东岳大街上独一无二爱护古树名木的标志。

岱庙前,直挺挺地立着一根旗杆,竖旗杆是在科举时代时的习俗,秀才成为贡生后在家宅前竖一旗杆以示荣耀。正阳门前的岱庙坊是四柱三进三楼式的牌坊,通高11.3米,宽9.8米,进深3米,雄伟而又精细。

我们展示了核验码后进入岱庙,林木、石刻、碑刻、建筑相互交错。硕大的《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立于宋大中祥符六年,上方用篆书刻有“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碑阴刻有“五岳独宗”四字。进入碑林,各种碑刻被时间串联在一起,字的形体、作者的情感光点般附着其上,若以地为天,这些碑刻将是那渺小的明星。

其中慈禧太后所写的“寿”字,笔画粗大,瘦长的“寿”字独占一碑喻意长寿;还有一块石刻,字下再加2个点代表重复,“岩”下再加二点指“岩岩”,即《诗经》里的“泰山岩岩,汶水汤汤”;更有泰山经石峪刻石,篆隶结合,本为安道一所写,雄大壮观;“东平学派”文士王恽以颜体所书的祠前“元大太师泰安武穆王祠”端正肃穆,让人们知道蒙元之际东平在中华文化史上的灿烂地位。

汉柏院内有古柏五株,为汉武帝时所植,枝干曲屈盘旋。在岱庙东南角上有一修道堂,道指的品格,修道堂就是原来孙复讲学的泰山书院。
过仁安门后,我们走到天贶殿,贶是幸福、好运的意思,天贶殿与太和殿、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同样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天贶殿没有盘龙柱,显示了皇家和孔圣人的极高地位。天贶殿内有《泰山神启哔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和返回时的场面,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从厚载门出,看过宋东平人所造的王母池后,我们先吃午饭稍事休息,然后来到冯玉祥纪念馆。

冯玉祥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虽早年为军阀并多次倒戈,但他的立场只有一个:忠于国、忠于民。冯玉祥曾在1932年3月至10月及1933年8月至1935年11月隐居于泰山,其间多次办学、修桥,冯玉祥小学……

大众桥是其中的代表,他也曾多次在诗句中表达对独立、自由、平等的美好期盼,可惜在1948年9月1日,冯玉祥于回国途中因客轮起火去世,使得他一腔为国尽忠之梦戛然而止。泰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平民将军,在普照寺、五贤祠建立了冯玉祥纪念馆,把附近小学改名为冯玉祥小学,在大众桥对面修建了冯玉祥墓,以示对他的深深的怀念。

直到下午6点左右,我们才满载着知识和一身疲惫匆匆回家。高速是飞速前行的梦,我们回味着一天研学的果和心中亮起的一盏灯。

(作者:王馨芮,东平县实验中学学生。 本文由著名学者颜建国倾情推荐。颜建国,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元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散文学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数家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元朝东平学派》《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文宗义脉》《春风有约》《家乡的石板坡》等专著。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