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神奇”的一个字,北方人的万用词,南方人却容易读错

 fxiaog 2022-09-24 发布于安徽

我国的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从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甲骨文,一直到今天,汉语都是中国文化中最璀璨耀眼的明珠。就是在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各地方言中,也有数也数不清的文化精华。笔者在这里和大家介绍方言中的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万能动词:“剋”,即可从中窥见一斑。

“剋”字是淮河以北,包括皖北、苏北、鲁南等这一大片区域的方言,且使用频率极高,但很多南方人从未见过这个字,因此常常读错。剋字是个多音字,其读音为kēi或kè或kéi,以“kéi”的读音使用较多。说它情感丰富,是因为它表示任何一种动作和意义时,似乎都饱含着人的思想感情。说它是个近乎“万能”的动词,是因为它能够表达的动作几乎任何事物都能用。

其意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取得和处置。值得一提的是。“剋”字的的口语色彩和情感色彩非常浓厚,特别是不同的语境和语气,甚至是语调,对“剋”的意义,都会起到确定和限定的作用。

概括一下,“剋”的意思大概有以下众多的含义:尽可能多的行为动作、战胜、制服、攻取、约束、克制、严格限定、能、成、克扣、暗中削减、砍削、截断、镂刻、刻薄、训斥、狠狠地批评、抠取等等等等。比如作为动词表示动作的:剋(吃)饭、剋(喝)酒、剋(打)人、剋(打)麻将、剋(敲、捶、打、砸等等)他或它两下子等等等等。用来表示对所做事情行为动作程度的:用劲剋(打)、剋(做)了好长时间、这事一定要剋(干)成功了等等。

在皖北、苏北、鲁南等地区的方言中,剋字是个最常用的字眼,一般都是做动词的,其含义也大多有“快速地做某事”或“凶猛粗野地做某事”的意思。能充分地表达出北方人的豪爽性格和语气。比如剋仗(打架斗殴)、剋饭或剋酒(吃饭喝酒:能让人联想起一大帮人在一起,开心地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情景)等等搞活动、做动作的事情。剋字在这些地区就像万金油一样,几乎所有的动作和地方都可以通用说成“剋”,而且普遍带有加重语气的强调作用,语调较重,有时甚至比较粗野和粗俗,比如今天我剋了3大碗面条等等。

在我国的其他少数地方,也有使用“剋”这个动词的。在云南红河方言中,剋是指用单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小的东西轻轻地砸向人或物。比如尅(砸)人、尅(扔)石头等等。在河南方言中,剋是较小程度的打骂或修理的意思,有点开玩笑的意味。而在江西方言中,也有用“剋”的,含义是猛烈地打或者击。比如谁狠狠地剋(打)了谁一巴掌等。可见,“剋”这个“万能”动词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大家以为如何呢?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