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5年,苏州豪门潘家老祖支走旁人,把寡居的孙媳叫来:厚老脸让你做一件事

 laoyu2012 2022-09-24 发布于北京

1925年,苏州豪门潘家老祖支走旁人,把寡居的孙媳叫来,说:这两年寡居让你受苦了,可老身

那就是西周时期的大盂鼎跟大克鼎,在清末的时候出土自陕西,后来几经辗转被潘家收藏。

它们是当时的礼器,被用作祭祀等重要场合,上边有一些兽形图案,还有文字故事,在书画方面很有研究价值,也验证了那个时期文化的发展。

现在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展出,到目前为止仍然被视为无价之宝。

这两个大鼎从清末开始就闻名国内外了,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把它们据为己有。

图片

但是在潘家这里从祖上开始就一直把他当成传家宝,也当成国家的宝贝,在众多收藏中从来没有仅仅把它们当成一个值钱的物件。

有这样的想法,作为宝贝的主人,潘家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两个鼎一代代安全的传下去呢?

这也是一直潘家老辈们十分担忧的问题。

说来也奇怪,潘家世代做官,家世显赫,可是人丁却不兴旺。

潘达于的丈夫是家里唯一的继承人,可不幸的是,新婚才3月他就过世了。

这对爷爷潘祖年打击不小,这样下去谁来继承若大家业,谁来守护那两口宝鼎呢?

图片

精神上的压力使得潘祖年也思虑成疾病倒了,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潘爷爷命人把孙媳妇丁氏叫到身边,跟她表达了想把潘家主要是那两口鼎交给她的想法,并叫她改姓潘,正式成为潘家继承人。

这时候的潘达于也才20岁,却已经守寡了两年多,本来她也是出身大家族,知书达理的性格使她年纪轻轻能格外成熟的思考处世。

爷爷的重托充分体现了他对自己的信任,这让潘达于一时间也很欣慰,家里的媳妇在旧社会从来都被看成外人,要是丈夫去世了,更是会受到各种冷落,甚至会被扫地出门。

原来爷爷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还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

潘达于拉着爷爷的手向他保证,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灾难困苦都会守护好潘家的宝贝。

听了这话潘爷爷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图片

家里的主事长辈去世了,又没有男丁继承家业,这时很多人似乎看到了机会。

那些求宝的人几乎踏破了潘家的门槛。

可是他们毕竟是小瞧了这位小女子,无论是谁,无无论怎么样的威逼利诱她都没有说出鼎的下落。

当时的国民政府甚至为了得到宝贝特意夸张的建了一栋大楼,可最后还是计划落空了。

后来没有多久抗战爆发了,日本人是从来不会跟中国人讲道理的。

如果家乡沦陷了,那么潘家作为大家族自然是要被搜刮一空的,尤其是那两个那么出名的大鼎。

这种急迫的情况下,潘达于差点没了主意, 家里人甚至有人建议将重达1000多斤的两口鼎运到外地去,这种想法很快被否定了。

那无异于告诉敌人此地无银三百两。

图片

虽然有些冒险,潘达于还是决定把鼎留在老宅里,但是要把它藏好。

想来想去,还是封存好埋在地下比较稳妥。

为了不张扬,潘达于仅仅到了两个家人还有两个木匠一同前往老宅藏宝。

为了让那木匠守口如瓶,潘达于甚至答应他们会一辈子照顾他们全家。

就像当时周朝王室一样,为了避免他人发现打扰总是会把墓穴很小心的设计埋好,几个人埋鼎也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又重新把鼎深埋地下了,并很小心的处理了现场痕迹。

像潘达于希望的那样,他们的传家宝最后躲过了战乱,新中国成立后它们还是很安静的躺在潘家后院。

图片

新中国成立了,潘达于看到这个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时候该把鼎交到真正稳妥的地方了。

于是她写信给政府,表达了想捐赠宝贝的意思。

当大鼎出土,当它们被展在博物馆的时候,潘达于是无比欣慰的。

是的就像爷爷说的:他是我们家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不能落到歹人手里,也不能给外国人抢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