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莲花山

 昵称45109175 2022-09-24 发布于浙江

罗卫平,笔名罗萝,就职于乐平市委宣传部。江西省杂文学会理事,景德镇市作协会员,曾任《高中生之友》专栏写手数年。

莲花山地处黄山山脉西南端的余脉,虽已无黄山的万壑峥嵘之势,但仍具千岩万壑之象。

当车子从枧田驶入莲花山区域,我就感觉车子一直处于缓步上升当中,当上升到一定高度,但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每当我以为到达目的时,车子在青黛的路上毫不迟滞,又向前奔去。就象小玉说书所形容那般: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让我们在九曲回环中,层层领略其连绵起伏之大,曲径通幽之美。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来文人墨客皆钟情山水,寄情山水,在山水之间书写性情志趣,寄寓人生理想。莲花山就是这么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我们转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坡,忽地看到了碧波万顷的军民水库,有种“爱是乍见之欢”的欣喜。这是一个广阔的高山湖泊,最大蓄水面积有133平方公里。它就那么安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里,在夕阳的光辉洒下,周边都被湖光折射出光彩亮丽之色。


鄱阳的军民水库与乐平的共产主义水库在建设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乐平共产主义水库于1958年开工,于1960年竣工。兴建时每天有近4万民工奋战在工地上。鄱阳的军民水库于1971秋开工,1972年元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运行,期间投入7万余名青壮劳力。乐平的共产主义水库与鄱阳的军民水库都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在那个物质条件极为匮乏,人民生活艰难,科技手段落后的年代,完成这种大型水利工程基本上靠人工肩挑手提,两座水库如期建成并从此泽被后世。这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成果。其中维系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的历史教育意义。随着国民外出旅游增多,国民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旅游阅历和品味不断提升。在旅游开发上,当地政府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异,在旅游定位中应当多些蕴含传统的、历史意义的元素,可以让人在游山玩水当中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

我们一行经过莲花山乡政府所在地中垱村时,已近傍晚。车子并未停下休憩,而是直抵清溪村。一行人去研赏徽饶古道时期的石拱桥、清道光年间的戒赌碑以及嘉庆年间的石鼓。据该村村谱记载,明清时期,清溪村是徽州至饶州的必经之路,往来商人多在此停留借宿,在带来商业信息的同时也残留了聚赌恶习。十九世纪初,村民陷入一场称为“玩押子棋”的赌博活动。许多人输得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给当地社会带来动荡。当时桂氏族长桂德元等人为禁止这种害人不浅的赌博风气,联合其他族人召开大会,采取杀猪、宰羊、“喝血酒”的办法,以严厉的封建家族族规订立禁赌条例,划定戒赌区域,并立下此石碑。而今,村民仍然谨遵先祖的训诫,极少有人参与赌博。


站在这莲花山腹地,环顾四野,虽时近中秋,江南的山川仍然绿意葱笼。凉凉的晚风滑过漫山浓密的树林,树梢微微颤动着,片片早黄的树叶旋转飞舞着委落一地,为大地增添新的滋养。向晚时分,远处的山谷悠然蒸腾起白色的雾岚,曼妙而灵动。近处三五人家,如散落的珍珠点缀其中。这山川之美,让身处城市喧嚣的人们趋之若鹜,忘我陶醉。

是夜,我们折返下榻于军民水库旁的一座农庄式酒店。次日,我们继续往山里走,往高处走。山以莲花名,无形中便着了些清静无染相。一座座山峰如花瓣状连绵回环地慢镜头般打开来。身处山中,但见白云苍狗,林木森森,深邃杳蔼,不由让人生出隐逸之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既体现了山之大,又何尝不体现了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我们要去的就是隐者修行的绝佳之所。车行至一绝高处,又驶向下坡到达一块平坦地带,距今1300余年历史的白云寺完整地呈现于眼前。


据接待我们的小师父所言,白云寺海拔600多米,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若大盆。无论下多长时间的大雨,这里却无积水。站在“盆”中间远眺,四周五座山峰,就象一朵特大的莲花,白云寺就是中间的花蕊。我向来是过寺庙而不入的,此次也不例外。尽管白云寺是历史上著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供奉着珍贵的白玉观音。我不是信徒,也不会怀着功利之心去求佛问神,但对有着执着信仰的人心怀敬意,认为无虔诚之意而本着好奇之心一窥究竟,那也是对佛教的一种亵渎。倒是殿堂旁边逾八百年的红豆杉吸引了我的目光,据说夏日炎炎之时,红豆杉下沙沙飘雨。也许是近期看多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之类的神说电视剧。百年成妖,千年成精,我对于这株与千年寺庙共同修行生长的红豆杉,怀着些许的敬畏。更或许,在我心中更多的是对神秘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吧。世界万物皆以其道而行,世人应当尊其规律,不要轻易去惊扰与去破坏它。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寺,曾毁于文革之中,很是让人痛心。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之后,白云寺在宗教界人士的努力下,才陆续恢复旧观。如今,唯有几段旧石刻依稀能看到历史的印迹。

小师父很有佛性,目不妄顾,口不妄言,与人对答进退执礼。我们走没多久,同行发觉手机拉下了。当她回转去取的时候看到,小师父就坐在台阶上安静地看书。“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炎凉,不知谁住白云寺,每日钟声送夕阳。” 耐得寂寞,天圆地方,小师傅是个真正修行的人。


从白云寺下行,一路见到的柿子树颇多。按照常规,路旁的果子肯定是不好吃的,因为好吃的肯定是被路人随手摘光了。但莲花山鲁村的山间道旁,柿树上挂满了青的黄的间或红透的柿子。风一吹,红红的柿子“卟嗒”坠地,颇有些“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幽寂。也许是我们去得有些早了。再过几个时日,莲花山森林公园柿子文化节即将启动,届时将吸引四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满山清甜略涩的柿子将不再寂寥。
所到之处,比如有着饶北第一村之称的新屋下、清溪、潘村、鲁村等,我们看到,除了些许老年人在,很少看到年青人。这也是当前欠发达地区边远农村的一个现状。不可否认,莲花山乡的秀美乡村建设成绩斐然,平坦的沥青道路象一条青黛的静脉贯穿着整个莲花山。一路所见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除了一些体现时代特色却不太讲究美观的宣传标语让人扫兴之外。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特别是年青一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希望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年青人能够乘中央一号文件之东风,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能够留得住人,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其意义所在。

近年来,莲花山相继被评为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山慢慢向世人揭开了她的神秘绿色面纱,亮出她的绿色、古色、红色名片。莲花山自然景观美,人文掌故也颇多。既有森林、奇峰、天河、瀑布、溪泉、古树等自然美景,亦有清道光年间禁赌碑、千年古刹白云寺、雷打石的传说等。还有当年在乐平建军的红十军在方志敏的领导下转移至莲花山战斗经历。1930年8月至11月间,红十军曾先后两次进军鄱阳。1933年6月,中共鄱阳县委在莲花山新屋下村重新建立,隶属闽浙赣省委。现存红色苏维埃县政府旧址。


如何借助国家森林公园这张“金名片”,立足新起点,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莲花山人的使命与责任。据悉,莲花山乡通过策划举办柿子节等活动推介美丽风光,充分挖掘人文典故、历史传统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按照一个村一个景点的要求,启动了秀美乡村建设项目。与此同时,积极引进油茶、茶叶等优良品种种植,加快农业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和推介,提高地方特产的品牌知名度,通过杨梅基地、银杏基地等特色观光农业的推广,实现生态游和农业观光游的有机融合。如今,莲花山乡的“好山好水”正不断释放出“生态红利”,成为现代都市人休闲旅游的向往之地。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犹如鄱阳之一翼,另一翼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两翼伸出,助力鄱阳湖绿色生态经济翱翔九万里。

手机短视频特训营私教小班,9月25日在嘉兴开课了(报名:罗老师 18258856184 微信同号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