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1 天至中和,昼夜各半 秋分,“分”的意思是一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讲:“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每季三个月,共九十天。 秋天从立秋始到霜降止,秋分正好是其中的第四十五天。 所以,秋分有分秋的意思,秋天被一分两半。 另一方面,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分。 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白天和黑夜等长,赤道上的人没有影子,南北极没有极昼极夜。 俗话说“秋分到,蛋儿俏”。 在中国民间,秋分这天有竖蛋的习俗。 传说因为昼夜平分,地球的地轴和公转轨道处在一种力的平衡状态里,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竖立。 人们会挑选一个光滑均匀的鸡蛋,在桌子上竖立起来,以此来表达秋季丰收的喜悦。 秋分之后,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夜晚开始变长,与之相对应的,气温也会越来越低。 天气发生改变之后,物候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后,天地不再有雷声;虫子开始用细土封住洞口准备冬眠;天气干燥河流的水开始减少。 秋分时节,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到天地生机的收敛。 几场秋雨之后,冬季就要到来,人体也开始做出调整,添加衣服,早睡晚起,准备度过寒冷。 2 阴阳平衡,苦乐各半 秋分时节,逐渐衰落的阳气和逐渐上升的阴气在这一天达到一个平衡。 天地阴阳各半,世间昼夜各半,人生苦乐各半。 半,是秋分的哲学。 少年如春,青年如夏,中年如秋。 人到中年,看过人情冷暖,历经世事沧桑。 不再偏激,不再执着,明白人生的分寸和局限。 明白“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有一半称心,就已经很知足了。 杨绛先生说:真实的人生总是泥沙俱下,有笑有泪,没有单纯的快乐,也没有单纯的痛苦。 弘一法师临终时说:悲欣交集。 有苦有乐才是生活。 人生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心中只有平和喜乐。 所谓的大团圆、合家欢的大结局,都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 一半得到,一半失去;一半是苦涩,一半是甘甜,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明白这一点的人,就不会太过执着 。 一个人只有知足惜福,才有幸福可言。 面对盛极而衰的夏日,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人们在秋日有很多祈福的活动。 秋分很多地方的人们会聚在一起祭月,南极星划过的时候求寿。 人们总是在遗憾中寻求完满,在失去中学会惜福。 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 只有明白了缺憾的必然,才能真正懂得珍惜,活在当下。 人生在世,苦乐各半,得失各半。 一半看自己,一半看天意。 做人做事,不求事事如意,只求“一半”,只有这样,人生才能知足常乐,生活才能顺遂圆满。 |
|
来自: ieeutc8rr59fd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