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思我行,情满心间

 殷凤君 2022-09-24 发布于河北

——读未庄子《我思我行》有感

 

未庄子,原名王青苏,江苏省沐阳县,生于1942年。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2年,在哈尔滨市委党校退休,职称教授。在省市报刊发表散文、诗200多篇(首)。我和王青苏老师的缘分,源自我们一同在新华网开通了博客,在阅读彼此的文章并有感而发互给对方文章写点评过程中相识、相知。

2022年 8月,当我收到新华名博王青苏老师倾情赠送的散文集《我思我行》后,无比高兴的同时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已出过两本散文集的我,深知出书是一件耗费心血、耗费时间的活儿,既累人又累心,何况王老师已近耄耋之年呢!

《我思我行》写的是王老师一生走过的路程,共收录了113篇文章,分为魏庄的儿子、走进百万庄、难忘燕园、北大荒的记忆、在许堡的日子、小城纪事、历史的拐点、网上情缘等八大部分。通读全书,让我受益多多。

季羡林先生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实;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读王老师的文章就给我这样的感觉。《我思我行》主要写了乡情、师生情、同学情、博友情。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但绝不是刻意煽情。王老师写散文,遵循三条原则:一写自己身边事,写自己熟悉的人。二是写自己真感情。三写心中思,思从文中。如此写出的文章,自然打动人、感染人。

(一)乡情

  无论是生养王老师的魏庄,还是生活过的百万庄、呼兰,在王老师的叙述里, 都能感受到他的浓浓乡情。

王老师在自序里开门见山写出了自己网名“未庄子”的由来。王老师出生在魏庄,在那里度过了14年,魏庄的土地养育了他,教会了他乡音,还有乡亲乡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时间有多长,他都关注着魏庄的变化。因为王老师对魏庄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他把自己的网名取做“未庄子”。

按常理,在一个地方住久了,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的情愫。王老师在《百万庄情节》中写道: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百万庄。百万庄,我什么时候还能来看你呢?在我心底里为什么有一种丝丝缕缕的百万庄情节呢?我忽然顿悟,这是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家园意识,百万庄虽然不是我的故乡,但我毕竟在这里和它朝夕相处了8年,乡情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

尽管王老师的故乡在南方,但他在呼兰那块黑土地上生活、工作了十七年,那里有他熟悉的土地、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乡音,还有熟悉的萧红故居。因此,每次回呼兰,王老师的心里都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情。

师生情、同学情

斗转星移,一份情义会永远铭记心底。那份情义就是最纯、最真的师生情、同学情,它会令人时常想起,难以忘怀。

王老师初到北京展览路小学,因为没见过世面,自卑而心生怯意,是姚连云老师的鼓励给了他信心,让他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虽然王老师各科成绩都是优秀,但因为自己五音不全,再加上紧张,音乐才得了2分,不及格。姚老师知道后,及时找他谈话,安慰他。还和音乐老师商量,给他3分,让他小学毕业如愿被保送升入初中。上初中时,又遇到了好老师李学白,李老师像兄长般一样关怀他。曾推荐他到校学生会工作,使他得到很大的锻炼。得知他睡车库时因条件不好得了肺结核,就让他搬到机关单身职工集体宿舍,还领着他去医院检查看病,并向学校领导反映,给他特批了每天早上半斤牛奶。要知道,在那个困难时期,半斤牛奶有多珍贵!就连自己被保送到高中也有李学白老师的功劳。高中时,班主任张墨老师像慈母一样关心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因父母不在身边,在他正犯难之时,张老师给他提供恰如其分的参考意见,让他如愿考上北大历史系。

王老师既是老师的学生,也是学生的老师。我们知道,老师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有多大!几位恩师就是王老师学习的榜样。因为王老师爱戴、关心自己的学生,所以他的学生也做出了让王老师万分感动的事儿。他在《四十年后再相会(上)》连写两段“我不会忘记”。让王老师不会忘记的第一件事儿是,1971年春节回江苏老家过年,因他腿上生疮晚归了近一个月。那天返回许堡,班上的学生得知他回来,冒着尘沙走了几里路去迎接;第二件事儿是他结婚,全班42同学每人凑两块钱,还有两位同学骑车去县城给他买收音机,来回90里,一口热水也没喝。正是这两段经历,让王老师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感情,从而让他放弃了回江苏老家工作的机会。

书中除了师生情非常感人外,同学情不仅让我感动,而且让我对王老师的人品敬佩有加。

2008年5月,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王老师所在班级在燕园举办同学聚会。王老师已经和同学们40年没见面了,那种期待、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翻阅了珍藏几十年相册,从里面找到上北大时的老照片,准备同学聚会带到北京去,让同学们分享当年的快乐。不仅如此,王老师还是第一个到北京的。饭后,又和当年同住一室第二位早去的同学到北大校园寻觅当年的足迹。之后和同学们亲切座谈、尽情拍照、快乐聚餐,欢声笑语弥漫其间,仿佛回到了那热血沸腾的青年时代。

那次同学聚会,王老师特地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一位同学给他的《意见书》。《意见书》既诚恳又和风细雨,既批评他又做自我批评,以心交心,读起来如沐春风。《意见书》虽然没有署名,但王老师根据内容和口气,已推断出作者是孟繁清。这份意见书,从北京到北大荒、从农村公社到县城再到省城,期间经历十年“文革”浩劫,时间跨度43年,竟能完好保存下来。彰显了王老师的谦逊、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一面。 待同学聚会见面后,给他写意见书的孟老师看到后激动不已,奇怪王老师怎么能保存这么多年?

博友情

《我思我行》全书的压轴部分,写的就是新华博友的“网上情缘”。当我读到信阳方阵、老庄、梅傲雪、老芦叶、小华、旭曦等熟悉的网名时倍感亲切,我深深被那情真意切的文字所打动,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红红火火的情深意浓的新华博客,大家你来我往,互相赏读博友的文章,互相留言点评,乐此不疲。如因事因病没有段时间上博客,那一条条温馨的祝福话语,让人感动不已!尤其当大家从博友文章中得知小华、旭曦身患重病时,都踊跃捐款,一统中华圈还委派代表亲自上门问候,送上慰问金。虽然博友们的爱心捐款没能挽留住他(她)们的生命,但是此举却彰显了浓浓的新华博友情。

王老师于2009年2月在新华网开通了博客。在那里,他结识了全国的很多有才华的网友。这些有才华的网友也让王老师成了新华网上有名的人物传记专家。他在六七年时间里,共为86位博友写了312篇文章。在书中《我为什么写博友》一文中,博友高小球问他:你写这么多人图什么呢?王老师说:我什么也不图,如果博友读到我的文章能感觉到开心快乐我就满足了。当然也会收获一份友谊,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

非常荣幸我能成为王老师笔下所写的第64位博友。犹记得2013年王老师为我专门撰写了三辑《小草之歌》,其中《小草之歌》(三)还被版主推荐到新华博客首页,点击量2万多人次。我深知,给博友写评论文章不是轻松的活儿,需要把博友的全部文章看过一遍,然后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再进行加工润色,直到最后图文并茂将其发表出来。王老师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让包括我在内的新华博友非常敬佩。其实,王老师给博友写书评也是经过认真筛选的,首先博友的文章要有品位,也就是文明写博,追求真善美。既看点击量,又不唯点击量。其次,文章要有艺术性,能给读者带来欣赏的愉悦。

“而今,我即将年届八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却不知老已至已。”“行行复行行。我将继续一边思索,一边行走,直到人生的终点。”这是王老师写在《我思我行》自序结尾的励志话语。我觉得当代诗人臧克家的名言“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正是王老师的真实写照。衷心希望王老师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耕不辍,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2022.9.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