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防御

 简单生活lxr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心理防御机制的本质:是我们通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世界都要围着我转,如“我要”、“我感觉”、“我喜欢”、“我认为”、“我想”等等,以自己的欲望、情绪、执念为办事的依据,而不是以客观事物的真理真相为中心来思维与行为,它不是一个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健康成熟的心理机制,当事物的发展与自己预期的不一致时,就采取愤怒、妥协、逃避等方式来求得心理安定与平衡通俗点说就是“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我们的想法,心安最重要”

人也是一个阴阳复合、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妥协和平衡。

内在的平衡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私利与公义的平衡,人性与道德的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等等。

如果个体对任何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产生依赖,都会导致个体的成长出现停滞,因为他们都是以否定客观现实的真理真相为前提,来求得心理平衡、安宁与满足,无益于解决真正的现实问题,无助于真正的自我成长。

永远依客观现实的真理真相行事,才能获得快速的健康的成长。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内心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防御心是人性中的一种本能的防卫保护心理,包括愤怒、妥协、逃避,以避免受到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自我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动机、思维、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

        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动机、知觉、思维、动作或记忆,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不安或痛苦,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方法。

        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我们的想法,心安最重要!


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受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由于现实的反复作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既追求欲望的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为了种族保存,代表社会道德标准。

本我受自我和超我的控制。

自我在个体的私利与公义的欲望满足过程中起中介和协调作用。

但是,自我很难同时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并符合现实原则,因此会遇到挫折。

为此,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用来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中包括升华、补偿和幽默等;

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则对身心健康有害,其中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等。

我们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自己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逃避机制:压抑、否定、退行、潜抑;

自骗机制:反向、合理化、幽默

攻击机制:转移、投射;

代替机制:幻想、补偿;

建设机制:认同、升华


逃避机制

逃避机制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定、退行、潜抑四种类型,主要是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到的痛苦。

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是个体对于自我不能接受、具有威胁性以及痛苦的经历和冲动,无意识地进行排除抑制,使之隐藏到潜意识中去而不自知。

否定是扭曲个体的想法、情感和感觉去逃避痛苦,甚至否定已经发生的事实,当它不存在,以此来获取心理上的暂时安慰。“鸵鸟精神”、“眼不见为净”和“掩耳盗铃”是否定的常见表现。

去看医生时,当医生告诉病人说,是医不好的病,想吃啥就去吃,想做啥就去做时,病人会说:“不可能的,我身体没有一点问题,非常健康。”

女朋友跟别人走了,他心里很痛苦,这个时候别人来劝他:“失恋了一定很痛苦。”“没有,我没事儿!早就不想跟她了,走了更好!”

有人突然被告知说,亲人或者朋友遇难,会本能的说:“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

退行是指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放弃了成熟的方式,而选择了一种幼稚的方式去处理问题的一种行为。

比如一位七旬老汉,因为害怕变老死亡,所以退行到青年时期,变得新潮时尚,和年轻人一起泡酒吧,K歌等。

潜抑就是把超我不能容忍的欲望给压进潜意识里,让当事人眼不见为净。

​比如修士压制自己的男欢女爱,这个其实就是他的自我在努力斡旋,悄悄的把他的性欲望给压到心底黑箱子里,就是潜意识里,让他自个觉得自己很净化了,已经古井无波了。

不仅是性欲念,才会被潜抑,有时候就是自己觉得受不了的感情压力,比如单相思,比如丧亲,这都能让当事人很难受。为了不天天向隅垂泪,就得把这些难受的事情压到心底黑箱里。


自骗机制

自骗机制是另一种消极性行为反应,我们常说的“自欺欺人”就是其中的一种。

自骗机制主要包括反向、合理化和幽默。

反向是个体因欲望和动机不为自我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过度压抑而导致的反向行为表现。

比如内心自卑的人可能会表现的很自负,内心胆怯的人可能会表现的很勇敢,内心悲伤的人可能会表现的很快乐,内心愤怒的人可能会表现的很理性。

比如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却不能或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意,于是就经常欺负那个女孩,以引起她的注意,自己明明很喜欢她,却表现得冷漠和傲慢。

再比如一个人从内心里非常需要和依赖另外一个人,却表现的回避、抗拒和疏远。

合理化又叫文饰,文饰是指遇到挫折后,杜撰一些看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理由摆脱困境或内心的痛苦。

合理化最常见的表现有三种: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心理。

酸葡萄是指得不到的就是不好的。

由于自己没有好好努力,考试没考好,却说:“考试考的分数高的人一定是书呆子。”或者一个想变漂亮的人看到长的很好的人却说:“自古红颜多薄命。”

甜柠檬是指只要是自己的,哪怕是颗柠檬也是甜的。

考试没考好的人说:“我考试没考好是因为我乐于助人,都想当第一,谁当第二啊“。

推诿是指遇到挫折时将自己的原因归为其他客观的理由或者遇到挫折后强调客观理由。

如考试没考好,强调是老师题出得不好。或者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仰天长叹:“天亡我也,非战过也”,“即生瑜,何生亮”。
推诿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因为推诿之后的结果,是不能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幽默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如“人人都说我丑,其实我只是美得不明显。

幽默作为一种高级的防御机制,有一种豁达自己同时也让别人舒服的作用。

幽默的防御作用主要在于趋乐避苦,在面对痛苦时不仅仅是直视淋漓的鲜血,也能换一个角度调整主体的心态,实现心理平衡。好比一个人天天刮骨疗伤他会被疼死,适当的麻醉,止痛,娱乐是精神上的放松。



攻击机制

攻击机制分为两种:转移和投射,是指个体内心不愉快却无法直接发泄时,或者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或者把自己的情绪状态转嫁给别人并评判对错。

转移是指个体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转移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正向转移,所谓的“爱屋及乌”就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负向转移,最经典的表现就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丈夫在单位受气了,回家后就打骂自己的妻子。

对于正向转移,比如爱和情感的转移,可能会带来相对美好的结果;但是,对于负向转移,却常常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投射”也叫自我投射效应,是指反应自己的人格特征如欲望、动机、价值观、态度、性格、认知、情感、品行、格局等,“投射”到别人身上,以为所有人想的都是跟自己一样,是个体的自我与超我对抗时,为减轻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比如自己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以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私自利与目光短浅的,从而对他人恶意揣测、造谣抹黑、诋毁谩骂。

   自我投射能暂时保护个体的内心安宁,但长期使用,会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力,并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代替机制

代替机制分为幻想和补偿,主要是个体因自己身体或心理缺陷,为减轻痛苦而导致的代替行为。

幻想当个体在现实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为了维持个体的心理平衡,就会通过幻想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比如灵修,比如信佛或其它宗教。在幻想的世界中,个体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

幻想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心理,个体偶尔出现幻想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一个人长期通过幻想来维持心理平衡,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长期沉浸在幻想中,出现这些情况需注意:自恋、自命清高脱俗、逃避现实、产生落差感、内心变得脆弱、对现实的热情逐渐消退。

如何走出幻想:专注当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补偿,心理补偿即心理慰藉,是个体因生理或心理缺陷无法达成目标时,为减轻焦虑和提升自尊而引发的行为。

补偿可分为积极补偿、消极补偿和过度补偿。

积极补偿是指个体以积极的方法来弥补缺陷,并因此带来好的转变。

如一个相貌平常的女学生,致力于学问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重视;

某些残疾者通过惊人的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著名的画家,运动员等等;

中国成语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的涵义也是积极补偿的诠释。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消极补偿则恰恰相反,指个体用来补偿的方式不仅无法帮助自身,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

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酒精中而无法自拔;

一个肥胖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其挫折;

一个被同学排斥的学生,参加不良帮派组织以取得帮派分子的接纳;

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的行为以获得他人的注意。

过度补偿是指个人否认其失败或某一方面的缺点不可克服性而加倍努力,企图予以克服,结果反而超过了一般正常的程度。

报复性补偿:过度消费、过度幻想、过度放纵、沉迷酒精、情绪内耗。

情绪内耗是指个体长期处在情绪低落中,包括压力、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悲观、无助、绝望等等。

建设机制

建设机制因其建设性而成为心理防御机制中较为积极的部分,主要是向好的方面进行补偿,主要包括认同和升华两种类型。

认同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

认同是个体一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始于儿童阶段,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即找个崇拜对象作为人生动力。

个体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为自己增强自信或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比如炒股的人以巴菲特为认同对像,从事互联网的以马云马化腾为认同对像。

在对所有人的认同中,个体的自我认同感是最为重要的,它是个体拥有自信、勇敢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基本前提。

个人都有每个人成长所特有的内外环境,是不可能复制的,别人成功了我们照做不一定会成功。

升华指的是遇到挫折以后,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道德伦理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是以别人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


心理防御机制是每个人都拥有且需要面对的心理状态,在全面了解其现象和运行规律的同时合理使用它们,就能收获更好的自己,并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五种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利他:替代性与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把别人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

  2、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

  3、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分析现状、权衡利弊后进行布局规划、延迟行动。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4、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5、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自己的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如“失败乃成功之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