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的礼仪和习俗

 摘文缘 2022-09-24 发布于山西

一、历史悠久
中国的酿酒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酒习俗。
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酒习俗更是各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酒俗,有的流传至今。

二、酒礼与酒德
酒礼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根基。古代我国饮酒即与礼仪有密切关系。有些礼仪已形成风俗,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
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
长辈允许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三、尊敬长辈
迄今各地如晚辈和长辈在一起饮酒时,都是晚辈侍酒,从而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家中招待客人酒菜时妇女是不能上桌的,这当然是封建思想、封建意识的余毒,应当逐步革除。
在现代社会,下级与上级、晚辈与长辈、客人与主人等都还是要讲究礼节的。

四、酒德
酒德也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基础。所以,古往今来,饮酒时除遵守礼仪外,饮酒时都非常讲究酒德。
历史上“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等都是酒德的具体体现。

现代社会饮酒也要讲究“量力而行”、“能者多劳”。
酒德还应包括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遵纪守法,不能见利忘义、制假贩假、坑害顾客。
有的酒厂制定了“实实在在酿酒,规规矩矩经营”的企业理念,这都是值得提倡的。

五、喝酒碰杯的文化
一种说法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举杯饮酒之时,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乐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舌头能够辨别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
怎么办呢?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
另一种说法是,喝酒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代的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于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
由于酒是事先准备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给对方喝的酒中放毒药,人们想出一种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酒杯中倾注一些。以后,这样碰杯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





六、常见的饮酒习俗
(一)酒令
1、酒令及其发展
酒令是大家饮酒时制定的一种规矩,是用来维持酒席上饮酒秩序的。通常情况下,先推选一人为令官,按一定的规则主持游艺活动,负者、违令者或不能完成者均罚酒,被罚者自然成为下一轮令官。
2、酒令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历史记载,它萌生于西周,正式诞生于春秋初期,这时已经有了“酒令”的文字记载。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酒令花样之新、门类之多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在文人雅士中十分流行。
宋代酒令由雅趋俗,俗中见雅,比唐代酒令有了更广泛的基础。元代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酒令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普及到民间百姓之家。
3、饮酒行令
明清时代,酒令进人颠峰状态,其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期酒令所不能比拟的。现代社会中猜拳行令仍然是通俗的、大众化的饮酒娱乐方式。
饮酒行令,是一种风流文雅、睿智活跃的娱乐活动,也是佐酒助兴、活跃气氛的主要手段,它把单调的劝酒行为文明化和艺术化了。适当运用酒令,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增进智力,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
4、酒令的类型
酒令一般分为大众酒令和文人酒令两大类。大众酒令更具实用性,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运用。
文人酒令颇具艺术性,比较文雅,需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可操作使用。
(1)大众酒令
①猜拳(划拳):这是一些既简单,又不需做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一般百姓多用这种方式。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即出手时用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两数相加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谁说出的数正好与两数之和相同,谁就是赢家,输者就得喝酒。
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②猜火柴棒:一人将两根火柴棒握在手中,另一人猜是否对齐,即带有磷头的一端(或另一端)是否重合,猜不对罚酒。
③掷骰子:也称“掷色子”。一般有三个骰子,看谁投掷的点大,大者赢,小者输;或两人每人一副,然后玩点大。
④击鼓传花: 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行令方式。
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或用其他物品代替),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
开始击鼓的同时,就开始依次传递花束,鼓声一落,花束停留在谁的手中,谁就得饮罚酒。
⑤转桌子:现在,很多桌面的中央都是可以旋转的,在桌面上放一根筷子(或其他物品),然后推选一人(令官)用力旋转桌面,当桌面停;下来时,事先规定的筷子一头冲着谁谁就得喝酒。
除了桌面以外,凡现场可以转动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作代替物,如将汤匙放于盘子中心,然后拨动匙柄使其转动,停止时匙柄所指之人就得饮酒。
⑥数数:从某一人开始说出任一个数,数字不应太大,一般在10以内,紧挨着的人必须立即说出紧接着的大于这个数的数,依次类推。如果遇到与自己的座位顺序号相同的数字,可以跳过这个数,一旦有人说出的数正好与他自己的座位顺序号相同则要罚酒,这就要求每个人反应敏捷。开始那个人的顺序号为1,然后由行令官决定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排序。
(2)文人酒令
①对诗:酒席上的人可以背诗,也可以现场作诗,背不出、接不上或作不出诗者饮罚酒。
②对对联:一人出,上联,下家或大家一起对下联,对不出者饮罚酒。
③猜谜语:一人出一个谜语,下家或大家一起猜,猜不出谜底者饮罚酒。

(二)劝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让客人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有失面子。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一切尽在酒(杯)中”;等等。
1.敬酒
这是传统酒礼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一般要讲几句客套话,然后敬酒。敬第一杯酒时,宾主往往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
敬酒的杯数各地不同,有的三杯(连中三元),有的两杯(好事成双),也有的一杯(一心一意)。如果有多桌客人,主人通常在席间还应到其他桌去敬酒。
2.回敬
主人敬完酒后,客人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感谢盛情款待,应向主人回敬酒。
3.互敬
正常的程序完成之后,客人与客人之间、主人与客人之间可以相互“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应该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
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4.代饮
本人不善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酒以表达心意,这时在征得在场人同意后可以请人代饮。这是既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避免过量饮酒的方式。
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
5.罚酒
这是中国人变相“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
“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如说错某句话、杯中酒未喝净等,最为常见的大概是对参加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罚酒往往带有开玩笑的性质,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

(三)纪念酒
我国人民遇到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都要聚会饮酒,甚至没事找借口也要饮酒。
1.节日酒
一年当中有很多值得庆祝的日子,中国的节日大部分是以农历计算的,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二十三(小年)、腊月三十(除夕夜)等。还有国家规定的按阳历计算的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
2.生日酒
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每一年的生日那天都要饮酒庆贺一番,因为过了这一天表明又长了一岁。
3.寿酒
“寿酒”理应属于“生日酒”一类,因为也是在生日那一天,但“寿酒”有其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必然导致了给老人祝寿的习俗,一般在50, 60,70岁等生日,称为大寿,特别是60大寿尤为重要,一般由儿女出面操办,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
4.满月酒和百日酒
如果说“寿酒”是尊敬老人的话,那么“满月酒”和“百日酒”是爱护幼童的具体体现。
中华各民族普遍的风俗之一,生了孩子,满月或百日时,摆上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贺,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带有礼物,也有的送上红包。
5.订婚酒
青年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在农村往往只经过几次会面),双方认为可以托付终身了,征得双方家长同意后举行订婚仪式,摆酒席喝“订婚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虽然不具法律效力,但从道德上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
6.喜酒
结婚是青年男女一生中的一件大喜事,所以结婚典礼时摆酒庆贺是必不可少的,故“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7.回门酒
结婚的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女方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设宴款待,俗称“回门酒”。
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8.新谷酒
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每年秋收之前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穗,倒挂在堂屋右后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百十粒谷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人酒瓶内泡酒。
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
这顿饭人人都得酒酣饭饱。
9.女儿酒
最早记载见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据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几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坯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
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样”、“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10.上梁酒和进屋酒
在我国农村,盖房娶媳妇是两件大事,娶媳妇要喝“喜酒”,盖房也不例外。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
房子造好,举家迁入新居时,又要办“进屋酒”,一是庆贺新屋落成,并志乔迁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进屋酒”在许多农村或城市又叫“烧炕”或“温锅”。
11.开业酒
公司开业、店铺开张、作坊开工之时,老板要置办酒席,以志喜庆贺、开业大吉。
12.送行酒
又称“壮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办酒宴送行,表达惜别之情,并祝旅途一路顺风。
在战争年代,勇士们上战场或执行重大且有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指挥官都会为他们斟上一杯酒,用酒为勇士们壮胆送行。
13.接风酒
无论是完成任务返回,还是朋友远道而来,主人往往都要置办酒席为其接风洗尘,同饮“接风酒”以庆祝胜利,欢迎朋友。

(四)悼念酒
在我国不仅遇到喜事要饮酒,遇到丧事也要饮酒,祭祀时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丧家要置办酒席招待至亲,虽然都是吃素,但酒是必不可少的。
1.少数民族丧葬酒
有的少数民族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
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死亡,各户都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
2.祭祀酒
自古以来,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都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
春节除夕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并为其置放碗筷和酒菜,这时一家之主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上,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
在祖先的灵像或灵位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和敬意。

七、宴会祝酒礼仪
酒宴总有一个核心话题,在饮第一杯酒以前,需要致祝酒词。祝酒词要紧紧围绕酒宴的中心话题。
假如老友聚会,可以说:
“此时此刻,我十分感激诸位光临。我极为留恋过去的时光,因为它有着令我心醉的友情,但愿今后的岁月也一如既往。来吧,让我们举杯相碰,彼此赠送一个美好的祝愿。
祝酒词必须足简短的、凝练的,含有很多内涵。

八、酒会禁忌
(1)早到,即使提前一分钟也不好;
(2)用又冷又湿的右手和人握手(请用左手拿饮料);
(3)右手拿过餐点,就和人握手;
(4)和别人说话时东张西望,好像深怕错过哪个更重要的人物,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5)抢着和贵宾谈话,不让别人有和他们搭讪的机会;
(6)硬拉着主人讨论严肃话题,说个没完;
(7)霸占餐点桌,以致别的客人没机会接近食物;
(8)把烟灰弹到地毯上,或拿杯子当烟灰缸,用完就不管了。

九、文明劝酒诸方法
1、跳七法:只用嘴,数到7或7的倍数不出声;
2、牛角杯法:人人持牛角,个个都饮酒;
3、反攻法:来而不往非礼也,伺机向主人敬酒;
4、火力侦察法: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5、威慑法:显示实力,吓到对方;
6、全面兼顾法:逐一敬酒,“攻” 遍宾客;
7、猜猜法:任取小物件,斗智助酒兴;
8、擂台法:宾主双方两军对垒;
9、文字游戏法:(1)猜字谜;(2)豁拳法;
10、敲筷法:“棒子”,“老虎”,“公鸡”,“小虫”;
11、激将法:劝将不如激将;
12、歌声笑话劝酒法:少数民族的拿手好戏。

十、酒场防守诸方法
1、气功发散法;
2、催吐法;
3、情感沟通法;
4、替代法:“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5、时间拖延法:酒快易醉;
6、关闸法;
7、目标转移法:随机应变,顺水推舟;
8、佯醉法;
9、反出难题法;
10、大实话法:打招呼;
11、总预备队法;
12、扩大同盟法:拖人下水法;
13、浑水摸鱼法;
14、自我控制法;
15、金牌断酒”法:最绝,一上来坚决堵住;
16、多吃糖醋萝卜丝法;
17、亲密战友掩护法:酒战也要战友掩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