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峨边竹笋,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峨边竹笋以无污染、肉厚、嫩脆、鲜美可口、富含纤维质而著称。峨边竹笋已经成为该地老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截止到2013年,峨边竹笋林地面积达到17.2万亩,产峨边竹笋约1.5万吨,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笋农直接经济收入达到5000万元。除鲜笋外,还将鲜笋深加工成清水笋、调味笋、泡竹笋、笋干等产品。 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峨边竹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基本信息
产品特色 ![]() 峨边竹笋 产地环境 ![]() 峨边竹笋产地环境 历史溯源 ![]() 峨边竹笋 生产情况 ![]() 峨边竹笋 截止到2013年12月30日,峨边竹笋林地面积由原来的17.2万平方米发展到19万平方米。竹笋加工企业正开始申请使用峨边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加大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和竹笋产品深加工。[1] 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峨边竹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 ![]() 峨边竹笋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峨边竹笋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峨边竹笋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于本地生长的三月竹、八月竹等。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600米至2300米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至2000毫米,坡度≤20,土层厚度≥50厘米,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有机质含量≥1.5%,pH值5.0至7.0。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采用母竹移植,选择产地范围内竹龄1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竹为母竹,在出笋中期选笋留母竹。 ⒉栽植:11月至翌年2月,每667平方米立竹株数≤40株。 ⒊竹林管理: ⑴幼林管理: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00千克;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嫩、去密留疏、去弱留强的原则抚育间伐,新造竹林1年至3年内进行竹农间作。 ⑵成林管理:立竹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株至700株;调整林分结构,砍伐7年生以上立竹。护笋养竹,保护林冠层。 ⒋环境、安全要求:农药、肥料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笋 竹子栽植后2到4年开始采笋。每年4月或9月,竹笋的笋尖露出土面5厘米至10厘米采笋。 五、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头尖底粗,笋长度在10厘米至30厘米,单笋重30克至100克,笋肉呈淡黄色、有光泽,粗细均匀;质柔,清脆,表面光滑呈层状;清香气味。 ⒉理化指标:氨基酸总含量≥2.5%,粗纤维≤1.0%,蛋白质≥3.0%。 ⒊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峨边竹笋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峨边竹笋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2] 参考资料 [1] 峨边竹笋 ·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网[引用日期2018-01-31]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隆化大米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3年第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引用日期2018-07-09] |
|
来自: 张红兵2w2b7ixq > 《技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