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报界巨擘的生死之谊:邵飘萍被杀,张季鸾找他夫人借钱

 明日大雪飘 2022-09-2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张季鸾与夫人陈孝侠

中国自古代以来,受儒墨侠文化影响,一代一代,有风骨的文人真正不少,再加上佛道文化,这就又有了许多别具一格的风骨。

后者是风骨见于隐逸、超脱,又可说是于隐逸、超脱中显风骨。

而在民国,邵飘萍和张季鸾可说是这两种类型的代表。

先说张季鸾。

张季鸾比邵飘萍虽然小二岁,但进入报界却比邵飘萍早,而且辛亥革命后,他还曾做过孙中山的秘书,显然资格很老。

但是年轻激进,倾向革命的张季鸾,后来却有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

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伙,接手《大公报》,任总编辑、副总经理、主笔的时间,是在邵飘萍被杀当年,1926年,这个“四不主义”,正是他所倡导的办报宗旨。

张是非之公于天下,张季鸾的新闻主张,显然跟邵飘萍一致。他之前的邵飘萍之所以要独立办报,恰也因为在京二年,见报纸都为各集团所控制,无独立,无自由,无真实,无正义,要“事实不欺”,做“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社会之公人”。

邵飘萍正是因此名噪大江南北,《大公报》正是因此享有世界性之赞誉,但是细究起来,这二人却又颇有不同。

邵飘萍到了终因舆论致祸,而张季鸾却见容于各党各派。他的《大公报》,在延安的毛泽东要经常读,在南京、在重庆的蒋介石则干脆要办公桌、起居室、卫生间,各放一份。

吴佩孚、蒋介石、汪精卫,张季鸾都曾骂过,但却都没有招致危险。蒋介石、宋美龄结婚之际,张季鸾曾直揭其短,直指其非,蒋介石围剿红军之际,国民党宣传部曾要求一概称“匪”,张季鸾根本不理,但是他最终,却能让蒋介石佩服、欣赏不已,与他半生为友。

他去世之后,却是国共两党,都赞不绝口的。

同样是文笔了得、匡扶正义、披露事实的“社会之公人”,二人的区别何以会如此之大?

无他,就因为邵飘萍嫉恶如仇,张季鸾秉性厚道,邵飘萍是“铁肩辣手”,张季鸾则从不偏激偏狭、任性使气。他厚道却不逢迎,诚恳而不偏不倚,他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锐利之文。”

人在乱世,生存不易,当时办报,独立尤难,张季鸾在如此情境之下,偏能不失身心,不背原则,卓然而又超然,这真正体现出的,其实正是他夹缝中求生存,求人格的能力。

这怎一个为人厚道,言论至公可以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海是汪洋无边的,我们所见不过皮毛而已,就更别说运用。

图片


再说邵飘萍。

号称“铁肩辣手”的邵飘萍的确是个牛人。

13中秀才,16转新学,20入浙大,23任三校教员,26为《汉民日报》主编,他自摇身一变为专职新闻人,就“铁肩担道义”,笔走龙蛇,辣手摧群丑,名震天下。

他更兼风流倜傥,挥金如土,慷慨四海,交游广阔,脑筋活络,言谈便捷,上至总统大员,下至贩夫走卒,都能游走从容;目光如炬,见识深远,胆大包天,灵魂自由,就更有惊鬼蜮,振民气之能。

别人见不到的,他能,别人谈不来的,他能,别人套不出的,他能。他能让人不得不见,不得不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脏腑掏出,使其无所遁形。

你若知他生平,再去读一下他的新闻著作,就当知此人是新闻界的悟空。虽勇悍,却机智,虽机变,却不伪,虽不羁,却原则,虽雄辣,却有趣。四十而去,可惜了。

他倾囊结交,无非为新闻二字,为鞭挞丑恶,伸张正义。他出入烟花柳巷,觥筹交错,那门外竟也时常停放着自行车,一得消息,就转身递出,飞速传达。他这份专注、倾意、淋漓的敬业精神,只怕也难有匹敌。

袁世凯在万人称颂之际,他就早已识破,时时点醒。宋教仁刚一被杀,他就奋笔疾呼:“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内务部为特务头子赵秉钧把持,一般无人敢碰,而他却“呜呼!内务部。呜呼!内腐部。”……

他总是当头炮,却也是过河卒,所以他就曾说:“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蕲。”这真有张翼德当桥一喝的雄风。

这话,邵飘萍是实践了的,他因为反袁,“扰乱治安”,曾“忽忽三载……被捕三次,入狱九月”,最终不得不流亡日本。但是他在日本,却依旧办报,依旧反袁,笔不可封,喉舌不可封。

日本人的“二十一条”,依旧是邵飘萍第一个从国外发回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席卷全国的愤怒声讨就因此而起。

那一年年底,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大起,邵飘萍才得以在上海新闻界的邀请下回国,他因黄元庸之死,一度曾用名“阿平”,这就是问世间不平的意思。公道、公平、公正,邵飘萍一生所求,所以他就再次陷入了历史漩涡,一再陷入历史漩涡。

图片

邵飘萍与夫人汤修慧

1916年袁世凯死后,邵飘萍首先被史量才聘请,以上海第一大报《申报》驻京特派员身份,冒险奔走在第一线,为《申报》、《时事新报》、《时报》三家供稿。

因为文笔雄辣独到,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每每抢先一步,入木三分,声名更是一时无两。

“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正是他后来亲笔书写,挂到由他独立创办的《京报》编辑部墙上去的,他绝对一以贯之。

然而,他也正因此犯了军阀们的大忌,一代报界骄子,正当盛年,而死于倡言。

段祺瑞政府不法,他揭露,曹汝霖等卖国,他揭露,五四运动中他跃马扬鞭,冲锋在前,结果就连遭查封,连被通缉,不得不再次出国。

邵飘萍在日本又是两年,但《京报》复刊之后一如既往,大军阀、卖国贼、各种丑行无不在他笔下现形。

揭露之下,张作霖先以30万大洋收买,但邵飘萍不受,他说:“这种钱我不要,枪毙也不要。”于是张作霖咬牙切齿,必以捕杀而后快。

邵飘萍多年来一直处在危险之中,身后侦探如影随形,这弄得他不得不经常化装出行。他当年遭受追捕之际,在上海,曾困窘无比,但是任何人,任何价钱却依旧无法收买,他只肯向朋友求援。

那一次他对著名小说家包笑天说道:“这些军阀,鬼鬼祟祟,捣乱世界,设计害民,我偏要撕破他们的画皮。”他竟是到了这种地步,也志不稍屈,腿不稍弯。

邵飘萍一生有许多肝胆相照的挚友,蔡元培、鲁迅、孙伏园、黎锦熙、张季鸾、焦菊隐,甚至陈布雷,等等都是,但他也有损友,他最终正是死于损友之手。

邵飘萍在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的通缉、追捕之下,本来是非常警惕的,他最后那段时间里,曾一直住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只偶尔于深夜里回家小住。

却不料他的朋友,《大陆报》报社社长张翰举,为一造币厂厂长和二万大洋之故,竟在东交民巷“偶遇”时,给他传递了一个假消息:风声早过,外面早就没事了,你何必这么多顾虑,自讨苦吃。

于是信以为真,放心回家会友的邵飘萍,很快就被荷枪实弹的军警抓走、枪毙。

无数人曾为他奔走,但都无济于事,张学良曾经承认,那时候,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是铁了心的。据说,邵飘萍临走之际,依然大笑,还对行刑者拱手说了句:“诸位免送!”

邵飘萍还曾有一个笔名“青萍”,那是因为号“白水”的新闻人林万里被杀而起。白水青萍,同道相求之意,这二人,皆不畏死。

图片邵飘萍夫人祝文秀

一生嫉恶如仇的邵飘萍就这样走了,留下了两位夫人。

邵飘萍的原配沈小仍23年就已去世,二夫人汤修慧是一位才女,文笔也非常了得,她曾在多家报刊投稿,很得包笑天赏识。邵飘萍与包笑天的结识,正是汤修慧牵线。

汤修慧也是一位新女性,那时候很多女性投稿,都用笔名,甚至男名,只有她,落落大方,都以本名面世。

她更是一位坚强有处变能力的新女性,当初《京报》被封,邵飘萍逃走,编辑主任潘公弼被抓,正是她四处活动、呼吁,把人保出来的。邵飘萍死后,她一度还曾恢复《京报》,刊印邵飘萍的著作,以此继承,以此纪念。

可以说邵飘萍在《京报》之后的成就,与她也密不可分。

而邵飘萍的另一位夫人祝文秀,原是一位京剧演员,因在家排行老七,向被邵飘萍称呼为“七妹”。这弄得外界都以为她是邵飘萍的第七个夫人。

祝文秀本来是不想嫁给报人邵飘萍的,但是邵飘萍却打通了她母亲的关节。这位母亲爱好国画,自己也能画几笔,邵飘萍自有条件投其所好。

邵飘萍死后,祝文秀失去经济来源,生活很苦,那期间,幸亏有邵飘萍的挚友,同样名震四海的报界巨擘张季鸾援手。

邵飘萍、张季鸾的交际,应当是始于邵飘萍担任《申报》驻京特派员的时候,当时张季鸾曾先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记者、北京上海两地报纸《中华新报》的总编辑。

只不过邵飘萍那时候就已名噪天下,而张季鸾只是圈子里的名人,所以有媒体在提到邵飘萍《京报》时的朋友圈时,就曾很想当然地,把只比邵飘萍小二岁的张季鸾,称为还没名气的青年人。

文如其人,这一点用在张季鸾身上绝对不会错,他恰恰是文章厚道有原则,做人也厚道有原则的,因此他身上表现出的侠气,也不同于人。

张季鸾作为邵飘萍挚友,对他那位祝夫人的情况自然了解,邵飘萍死后,他主动承担了照顾朋友遗孀的责任,月月送生活费过来。

但是诚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邵飘萍看好的人,自然不同凡俗。

那祝文秀虽然是当时目为“下九流”的艺人,却不但能陪同邵飘萍四处奔波,流亡日本,照顾起居,打探消息,在邵飘萍死后,说一声“再也没有邵飘萍这样的人了”,从此不嫁,在建国后,当女儿建议她写信给邵飘萍的学生,对邵飘萍一直评价很高的毛泽东写信求助时,说一句不能依仗先人,求这求那,她在这时,也自尊自爱,卓然秀出。

她虽然生活困窘,非常感激,却坚决不肯接受。到最后不得已收下,也依旧不用,一律存了起来。时间一长,竟攒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世道浇漓,人情不薄,人已走,茶不凉,这就已非常不易,偏偏张季鸾用心之诚、之细,也无与伦比,所以他有一天就上门来了,竟是找祝文秀借钱。

他对祝文秀说,我最近遇到一个生意,缺钱,手头尚缺不少,你能否借给我一些,等生意做完,再还给你?

祝文秀本来就不愿接受馈赠,那些钱存下来或许就为日后奉还,她一听这话,当然没有不允,立刻就把钱拿出来了。

于是一段时间之后,张季鸾就带着更多的钱来了,他说,我生意做成了,挣了不少,如果不是得你相助,也无法做成,所以这个利润是必须分你一半的。这是你份内的,你收好,可以用来贴补家用。

结果,细心的祝文秀后面专门去调查了一下,张季鸾根本就没做过什么生意,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让她心安而已。

李叔同当年借钱给朋友济困,曾设定条件,一再要求不可归还,不可告诉别人,甚至父母妻儿。张季鸾救助朋友遗孀,则处处为人着想,生怕伤了别人自尊,力求不留痕迹。

他们都是待人至诚、恒久,不市恩,不求名,不求回报,最重生死之谊的人。

三国曹魏名臣胡质,当年因吓得江东小儿不敢夜哭的张辽交友态度不当,曾教训道,古人之交,取多知其不贪,逃跑知其不怯,听到流言而不信,故可始终。张季鸾、邵飘萍之交,大有古风,正在同道、相知的基础之上,但论其长久、诚挚、用心,却似乎还更深了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非邵飘萍,难有如此良友,非张季鸾,难有如此始终,邵飘萍但有友如此,就足可耀眼,足可瞑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