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中医大师李秉杰:医者父母心,医病也医心

 乐启生聊健康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医乃仁术”,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其目的就是救死扶伤。数千年来,中医之所以源远流长,不仅仅与其能够治病救人有关,更与医生坚守的职业操守有关,医者仁心,中医之“仁”是通过医者体现出来的。

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仅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医术水平,更要有一颗“仁心”。正如李秉杰主任所讲“医者父母心,医病也医心!”

医者父母心,医病也医心!

在专访中,李秉杰主任讲到,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最大的法宝就是用心,不仅是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更需要能够理解病人痛苦的同理心。

“从医这么多年,我发现,很多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就存在很急躁的心态,比如有些被失眠折磨到精神奔溃的,也有因为罹患癌症而对未来充满绝望的,他们把医生当做“救命稻草”,面对这些患者,作为医生,我们就不能单单以治疗疾病为主,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病人治疗,医者父母心,医病也医心,身体疾病和心理上的治疗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病人对后续的治疗充满信心,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病情才会好得快。”

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医生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拿起治病“武器”的战士,更是病人的朋友,医乃仁术,承载着病家性命相托的信任,正如孙思邈《千金方》的序言也曰“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中医学是一门科学!

李秉杰主任指出,现代社会,有不少人对中医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中医不科学,但其实,中医学,也是一门科学。

数千年的发展,中医形成了自身的一套独特理论,包括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的基本治疗原则,以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治疗方法,这一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证实。

治病如同打仗,药物是医生手中的武器,疾病和痛苦是敌人,望闻问切、排兵布阵,是医生的战术。李秉杰主任认为:“君臣佐使,每味药都有自己的作用,它们是一个团队。”

要想做到精准用药,帮助病人解除痛苦,不仅仅需要医生经验丰富,还需要一套科学的理论指导。李主任讲到“治疗疾病,我们要掌握治疗的节奏感。中医治病不只是慢条斯理,有时先给一剂虎狼之药,好像当头一棒,让急危重症迅速见效;转入稳定期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理。”

互联网拉近了我和病人之间的距离!

凭借丰富的治病用药经验,李秉杰主任救治过无数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收到过不少患者赠送的锦旗。李秉杰主任说道“这不仅仅是一面锦旗,更是病人对医生的一份肯定和信任,是一剂强心剂。”

说起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李秉杰主任认为,互联网医院可以拉近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它的作用好比桥梁。“病人来求医,就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面对病人,医生不讲得久一点,他就不清楚后续如何调养自己,而且他对自己的病情了解,也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