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牙塔里多数选择轻生的人

 若歌sweet 2022-09-24 发布于山东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群老师的控制欲那么强烈?究竟是什么控制欲导致他们对学生可以进行这样或者那样的人身攻击?学生如何接收这些信号的?接收到这些信号之后,他们的自尊心和人生信念有怎样的变化?

我始终认为,人对他人控制欲的强烈,来源于的是自身的问题,而非他者。当你时时刻刻都在对他人提出要求的时候,其实你自己本身就是对自己不满的,对他人的要求、评价、对比乃至人身攻击,是对自我不满的投射。几年前回家,总是会和父母大吵一架,吵架的理由让人难以置信,无非是父母应该听我的,应该如何如何,他们的观念早就已经落伍,每每放假的那么几天,大家相处似乎没有那么愉悦。我对他们的要求本身,不是他们的观念落伍,而是我的心态失衡的问题。这几次归家,当我没有要求的时候,当我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深刻地理解他们已经很努力地生活,而且他们自己过得知足、幸福和快乐,我才意识到,个人的生活都是在自己的视野、能力范围内用心地生活的,作为他者,你是没有资格去评判的,当然你可以建议,但是建议与单纯地批判是两回事。

所以,再回过头来,无论是在经历博士生活的淬炼成为高校的老师,还是一直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还是那些一路艰难向上攀爬的领导,他们每个人对学生(下属)的要求势必深刻地隐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的反思,或者说,他们在自我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参透了这个社会运转的本质。

这将会导致一个三观尚未形成的学生形成一个价值观:努力并不值钱,长得好看、学会讨好、学会来事、学会拍马屁、学会送礼,这些将更多地决定着你的未来的人生航向。而这些学生过往经历的高考,经历的大大小小的自以为公正的考试,一直在教给他们成为一个努力的人,一个想要什么自己去努力争取的人,并让他们无比地相信努力的人生意义。而当回头再看的是活,发现自己的努力被抨击的一无是处,人身攻击地毫无尊严、一地鸡毛。于是乎,这些努力的人生信条和这个残酷的社会发生碰撞的时候,每个人所面临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价值观的渗透,如果身边没有一个知情的清醒者,他很容易对这个世界丧失希望丧失信心,从而觉得世间没有可留恋的,毕竟它一直如此肮脏。

所以,这个问题的最终的答案来源于的是,教师应该反思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自己的能量更大,而不是通过试图控制学生和要求学生以达成人生的目标;

而学生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如何让自己看到更为饱满和真实而又残酷的社会生活,身在象牙塔,我们理应为着梦想而去努力和绽放光彩,但并不妨碍我们了解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和运行法则。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接触和理解社会的运行法则,选择怎样的生活依然是你的选择。我觉得这没有标准答案,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总有人要靠自己靠努力赢得生活的资本;总有人可以靠着一张嘴走遍天下无敌手赢得生活给予的礼物馈赠;或者总有一些人既有实力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又能够人情世故豁达样样皆通。每个人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好,成长轨迹不同,周遭经历不同,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答案和人生选择。

总而言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的终极课题始终是:找到自己的位置。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中提到,「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最直接的原因是对于今天没有清晰的认识,觉得自己所处的地方和自己认为的有差距。一个解决的方案是:一定要回到人的本身、人的位置,想清楚你是谁,你能做什么,你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这很重要。」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庆幸的是,我始终都有自己的位置,尽管迷茫,也尽管彷徨。我还是想到了母亲,我觉得母亲给我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这半生,读书不多,但是努力生活,待人宽厚忍让善良,她过得心安理得、心平气和,能担事、不怕事。成年之后面对社会的纷扰,面对阶层跃迁的焦虑和财富积累的踌躇,母亲始终秉持,「钱有够花就行,学习尽力就好,努力过就好。」我似乎从未从她那里感受到一丝一毫的焦虑,她永远豁达且阳光。这样的心理能量的积累始终在我的生活中不断地涌现、复盘,我觉得尽管现在我还难以做到这样,但这是我的目标。

最近的思考也依然很多,借着这些象牙塔里努力但被这残酷的社会称之为命运多舛的青椒和青年学生们的遭遇,能够给我们的最大的启发是:归根结底是如何做人以及如何接受自己的问题,终究是个人成长的议题。勇敢地接受命运的馈赠,无论是努力,天赋,还是不得意的标签,这本身就足够热泪盈眶。有一颗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你依然可以选择做一个你想成为的人。

未来的路千千万万,不知多少艰难险阻,不是大彻大悟,而是一直保持成长和省思,和找到自己的位置。

也想和千千万万的青年朋友们共勉:

  • 不要去比较也不要去评价。

  •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 实力是安身立命之本,在青春的年纪里,花更多的时间积蓄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 这个世界上努力很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它永远都不会过时。

  • 当然努力也很廉价,因为人情社会中必然参杂其他因素,但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 只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问心无愧,这就足够了。

  • 不要内耗,无论是自我怀疑的学业内耗,还是人际关系的内耗。

  • 找到自己的位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