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透杨慎《临江仙》这首词,需要了解几个简单故事

 凤凰山居士 2022-09-24 发布于江西

老严拍案国学

2021-11-06 21:25

有一首词本文的所有读者都知道,那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用周瑜的雄姿英发和自己的早生华发做强烈对比,表现出对东吴大都督年纪轻轻做出巨大事业的强烈羡慕嫉妒恨。对自己满腹经纶却不怀才不遇的深切悲叹。这首词景物雄,感情真挚,词句壮美,流传非常广。

其实这首词还有个姐妹篇。但这个姐妹篇并不是苏东坡写的,甚至不是宋朝人写的而是一个明朝人写的,作者名字叫杨慎,有个著名的号叫杨升庵。和苏东坡一样,都是四川人,而且离得很近。杨升庵是新都人,苏东坡是眉山人。这首词就是著名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冬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这首《临江仙,出现在很多版本的三国演义里,所以有一部分人想当然认为是罗贯中写的。然而事实上作者是杨慎。

杨升庵和苏东坡遭遇有相同之处。都是年少得志,入朝为官后来都被贬出朝廷,当没有什么权力的地方官。当然苏东坡的经历更曲折,多次被贬,多次重新启用。而杨升庵的遭遇则比较简单,得罪了皇帝之后,直接贬到云南永昌,从此下辈子都在永昌。所以他的妻子黄娥写了一首《寄夫》: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苏轼起起伏伏,所以对回归朝廷总是抱着希望。杨新安长留永昌,没有后路,所以反而安下心来思考人生,得出的结论比苏轼更消极,但是也更有深度。这在临江仙充分表现出来了。

词的前两句,很容易联想到苏轼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事实上这两个的确是一个意思,不过说法不同而已。所以老严把这两首不同时代的人写的是叫作姐妹篇,前面讲的是主题上的对比性,这里讲的是语句上的相关性。

两首词只有前两句意思相关,而且含义差不多,后面就分道扬镳了。“东逝水”暗用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现出时间的流逝,所以很自然引出下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指的是别人对英雄人物的否定或者肯定,成败可以简单理解为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意思。能够在历史上具有是非成败的评价的人肯定都是大人物,都是能够叱咤一时的,都是能够青史留名的,所以后人才知道。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英雄人物不管做出了多大的事业,或者葬送了多好的前途,赵子龙勇冠三军,白起活埋四十万人,最终空空如已。这是为什么?因为人死如灯灭,那些震撼过世界的事迹,那些钟鼓馔玉的生活,那些前呼后拥的威仪,那些生杀予夺的权力,都随着生命的消亡而转移了。

苏轼就没有看开,还在追求,还在感叹人生如梦。杨升庵彻底看开了。青山永远都在,可是谁还记得夕阳红了多少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是一直变化的,是新陈代谢的,是前赴后继的。人不幸就是后者。

这首词前半部分的消极,哗啦啦似大厦将倾,昏惨惨如残灯将灭,打击得人喘不过气来。然而大家都知道,他说的居然是事实。

在下半阕,杨升庵更把古代的英雄豪杰狠狠蹂躏了一把。不过前两句是倒装句,有点复杂,通常语序应该是这样的:江渚上,白发渔樵惯看秋月冬风。意思是,在江中小岛上,白头发的渔翁和樵夫看惯了人间的秋月冬风。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作者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说,这些乡下老头经历过很多事情,对天下兴亡、世事变迁都已经看穿了。

一壶浊酒喜相逢。也是倒装句,真正的意恩是相逢之后才端出一壶浊酒。不过你实在要说,因为某人有一壶酒,另一个人就厚着脸皮来了,那也符合逻辑。

浊酒到底是什么酒呢?我们现在很少能喝到了。古代的酒是米酒,就是大米蒸熟了之后发酵成的,就是四川人喜欢做的那种甜酒。酒和发酵过的米混在一起,那叫醪糟。讲究的人把米过滤掉,只留下纯粹的酒,那叫清酒。不讲究的人把米捞起来,里面还漂浮着很多碎渣,那叫浊酒。

当然了,讲究的都是有钱人,不讲究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渔翁樵夫这些人当然都是平民百姓,他们自食其力,采撷大地的出产来生活,当然还要缴纳赋税。他们喝浊酒。

相逢了干什么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从古到今,能够流传到民间的都是那些杰出人物的故事,一般的小官小吏,甚至是平民百姓,他们做的一些什么事情,因为没有历史记载,是流传不到民间的。他们相逢了,就讲这些英雄豪杰的故事。

其实直到今天还是这样的。我们这些平民百姓遇到一起喝酒吹牛,讲的依然是那些杰出人物的事情,什么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什么汉高祖北伐困白登,什么班镇远三十年西域,什么许家印数万亿钱灾,想到哪里聊到哪里,无拘无束,不论朝代,不管古今。

所以不管你多么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不管你创造了多么宏大的千古伟业,在身后不过就这么一个下场,被老百姓谈论。也许有读者说,这不就代表着千古留名了吗?

然而杨升庵彻底打消了这个幻想。笑谈,你要理解为嘲笑也好,理解为欢笑也好,都有着这么一个意思:对这些英雄豪杰的事情进行评论,进行指指点点,所以才会笑。哪怕你权倾天下,哪怕你名动四方,当你的故事落到最基层的老百姓的时候,他们没有文化,他们没有地位,当然他们也没有顾忌,可以对你引以为豪的事业说三道四,评头论足。所谓的“是非成败”,就是由他们来定性的。

杨升庵把这些千古风流人物蹂躏得够惨吧?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正确的。然而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没有看透,杨升庵就能看透呢?其实杨升庵也是纸面上说说而已。要是真看透了,他还继续在永昌当什么官?他还继续吟诗作词干什么?他还继续活着干什么?他的这些行为,不也只是给后人增添笑料吗?

自己做不出来,但是要说出来,这不过是在表达对自己身世的愤慨,有怒火无处发而已。这,就是作者写这首词的心态。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然而自称看穿的人,依然过着自己看穿的生活。

感觉上,和苏东坡的词相比,这首词更消极,但是主题更深远,感情也更真挚。当然并不是说这首词就比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好,算是各有千秋吧。

在艺术手法上,这两首词很不相同。《念奴娇》更加写实,景物生活化,而《临江仙》塑造的景物具有浓重的想象色彩,绚丽奇幻,整首词都被“夕阳红”笼罩着,因而感觉情感更加深切。作者围绕一条江,流水青山,江渚夕阳,都在急剧的时间变化中虚化了,甚至神话了,晚霞填满整个空间 ,没有任何留白。他这手法就像是现代某些纪录片,极速快进到一个景物,停留一会儿,然后快进到另一个景物,再停留,指导读者随着作者看透人生,看破红尘,画面逐渐消失。

而《三国演义》之所以用这一首词开头,是因为这首词恰好是对《三国演义》的概括。三国鼎立,文臣武将各领风骚,然而到了1000多年之后的明朝,那些人那些事也不过就是人们聊天说笑的材料而已。当然作者写《三国演义》的目的也就是给人们讲故事,也就是通过文字跟读者聊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