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的良好发展是最好的春药,消费是硬道理!

 珠海老杨品谈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音频内容更全!

1

从哈尔滨回到珠海三周多了,算是在哈尔滨过了三个夏天——凉爽、好受。

前年是10月末回来的,去年是12月初回来的,今天回来早了,珠海还很热,也是我来珠海快20年最热的一年。前半个月最高气温一直在34、35、36度,最低气温27、28度,也最多一两个小时。

热得有些受不了,前几天还感冒,所以几天没出去。昨天几个老哥们约到一块儿,喝了顿大酒,最小的46岁,我最大52岁。大家过半年没见了,疫情这三年也没怎么见。

昨天凑到一起大家都挺兴奋,好像战斗力都很强。酒是下午不到四点就开喝了,结果并没有喝出预想的高潮,大家聊得挺好,但酒意不浓。

喝到六点多,觉得没有尽兴,又去吃烧烤,想把没尽兴的酒劲找回来,可是喝着喝着,大家好像都喝困了,完全没有了疫情前,更远点,十年前的那个越喝越嗨的劲了。

怎么就感觉喝酒有负担了呢?我从不到二十岁就喝大酒,什么场面都敢醉,从来没有这种感觉,酒怎么还能是负担呢?发现真老了,五十岁之后不一样了,虽然现在50真不算老。

其实,没有喝出劲来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这几年下来,大家不但在生意上没有起色,几乎都选择了关门躺平,大家在一起也确实没有什么兴奋劲。

基辛格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基辛格1923年的,今年99了,按中国人的习惯是100岁。虽然还能接见外宾,但现在啥对他来说都不是春药了。

不过有一样东西有可能还能刺激他,那就是中美贸易,作为传统华尔街大佬们的代言人,基辛格把一生精力都投入到了中美美系上,主要是经贸易关系,对这个事他来说还感兴趣。

钱对人的吸引力不分老少,其实,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经济的良好发展就是最好的春药。

2

前天9月22号,媒体庆祝杨振宁100岁生日,他护照上9月22日,其实他的真实出生日期是1922年10月1日,如果解放后出生。他一定叫杨国庆。

杨振宁先生在全国网民的祝贺声中并没有出来发言,也确实是老了,翁帆都46岁了。作为当代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希望看到的也是一个经济蒸蒸日上的中国,最起码是经济平稳发展的中国。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讲,经济也是春药。

2001年杨振宁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2003年起,杨振宁开始在清华大学长期定居。2015年2月,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他能回来,应该也是看到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要不然,七十年代,中美国建交之后他怎么不回来,经济的良好发展才是社会春药。

昨天我们喝到晚上九点多才散,算起来,五个小时一共也没有喝多少酒,每人半斤多白酒,三瓶啤酒。问题是,大家都没醉,很清醒。没醉还叫喝酒吗?

想一想是没啥兴奋事,春药里兑对水了。

回到家里想一想,虽然喝得不尽兴,也没醉,还是有意义的,吃饭、喝酒、抽烟、代驾创造了七八百块的GDP。如果是2012年之前,有可能还有一场夜总会,那就多了,四个人应该在5000块钱以上。

不过,我们几个动一动就有了消费,如果都在家躺着,那就一点消费都没有了,四个人吃饭有一百块够了。其余的六七百是纯消费,虽然都不健康,但拉动了经济。

所以说,疫情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2

9月19日,日本经济新闻报导:以美元计算的日本正在萎缩。如果按1美元兑140日元计算,预计2022年的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隔约30年低于4万亿美元(约560万亿日元),基本与第4位的德国持平。以美元计价的日经平均指数今年下跌2成。工资也退回30年前,令日本的购买力和人才吸引力下降。

报道的标题是:以美元计算的日本GDP倒退回30年前。

这条报道传到国内,一片欢呼之声,多数媒体去掉了“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和“以美元计算的”,只剩下了:日本GDP倒退回30年前。

这种报导的非常挑动性好,也有很好的治愈功能,和看修马蹄子、驴蹄子差不多——解压,修掉的是别人的蹄子,自己也轻松,这种自我pua的方式很有效。

日元是自由兑换货币,美元升值后日元自然就被大量抛售,贬值压力加大,日本经济新闻的这条消息只不过是以这种方式给日本政府以提醒:以附加值高的产业为基础,转向工资上涨、货币走强的经济结构成为日本当务之急。

前天日本央行动用了他们存放在美联储逆回购池的资金回购日债,迫使日元升值。

这几年,从2012年到2019年日本的GDP增速一直在零点几到一点几之间,2020年-4.51%,去年增长1.62%。今年上半年日本GDP增长了0.9%,按现在日本这种开放程度,全年过1%应该不是问题。但如果按美元计算就回到30年前了。

有可能用别人的伤治愈自己的伤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所以我们一直在国外的坏消息中长大。而中国传统讲,人要有恻隐之心,恻隐是自我治愈,不是看别人受伤。

3

其实,GDP的数量或增速并不能反映经济的实际状况,它反映的是经济的活跃度,但活跃度大了就会出泡沫。美联储才不惜拖累经济拼命地加息,以减少美元的通胀度,降低物价,就是挤出泡沫。虽然效果现在看不明显,但美联储的决心已定。

现在世界上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我们以生产法为主,就前苏联的计划方式,生产法就是一年一共生产了多少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这里也包括投入,就是花出去钱。

当然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非常复杂,越复杂越有空间。

比如,一个村正常的话是一年产价值是10万元,结果这一年为了改善交通贷款修了一条路花了5万,GDP增长就是50%。

那么,增长这50%居民有没有得到呢?因为都承包给了现代施工队,不用人工劳动,大家啥也没得到,只是路好走了,好走的代价是欠了5万的债,最多有人偷了两袋水泥。

不过投入这5万元也是有外溢效应的。比如,施工队买了村里人家的鸡蛋、黄瓜、小白菜,村长拿了回扣,请了亲戚朋友吃饭。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活跃了经济。

如果第二年没修路,GDP就又回到了10万,从15万降到10万是降低了30%。增长50%,降低30%,其实村民的生活都没受啥影响,日子和往常一样,但经济数据的差别就很大了。

这也说明一点,GDP是可以制造出来,完全没有什么意思,并制造了巨大的浪费。

可以把一条路挖了修,修了再挖,这不但没给出行提供方便,反倒给出行带来了不便。这些年中国城市的道路基本是这样,地方政府为了制造GDP。

收入法就是计算居民的收入,这个因为有点像GNP国民生产总值,一般不用。

另外一种就是日美的支出法,就是看居民一年消费了多少东西,它们的价值一共是多少,而不是看他们生产了多少价值的东西。因为他们商品上有非常明确的个人消费税,很好统计。

这样的话,村里修路花的5万块钱和村民就没关系了,不会记到GDP里,因为居民没有消费。所以美国地产政府不太会修路,路都很破,修路都是社会居区出钱自己修,或用居民的物业费修,这样就是居民的支出。

当然,这几年美国联邦政府也把它的投入算到了GDP里,也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反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投入虽然没有给地方负债,但有制造GDP数字为了业绩而业绩的嫌疑。

所以说GDP反映的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热度,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状况本身。

但真正能拉动经济的是消费,消费人就得出去,不能总关家里。

这样,经济春药的作用才能体现,不至于大家都蔫头搭拉脑的,这样社会才能有生气,喝酒也才能喝到醉。要不然,这个社会反映的就是老龄化的状态——50岁就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