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50年,78岁张廷玉退休回乡 几个月后,乾隆突然派200多人

 渐华 2022-09-24 发布于山东
1750年,78岁张廷玉退休回乡。几个月后,乾隆突然派200多人开箱砸锁、挖地三尺抄了他家。哪料,15天后,又让人把抄来的全还了回去。

张廷玉,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清史稿》记载:“遂乃受遗命,侑大烝,可谓极心膂股肱之重矣。”

可这位28岁中进士,历任礼部、户部、礼部尚书,又是康雍乾三朝元老的重臣,何以落得个晚节不保,被抄家的结局?

这就要从他77岁申请退休回家说起。

1749年正月,乾隆宴请大臣吃完饭后,张廷玉看他心情不错就提出告老还乡,然后信心满满等着答复。

《张廷玉年谱》记载:“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里。”

谁知,乾隆看了他一眼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受皇考(雍正)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也就是说,你深受皇恩,应该活到老干到老。

张廷玉一听不愿意了,就说配享太庙也不能让人干到死呀,你看明太祖就让刘基告老还乡了。

乾隆一听觉得,张廷玉讽刺自己对功臣不够意思,才要退休。

于是,一脸铁青回怼,你看看人家诸葛亮,给皇帝一直干到死,你跟人家学学。

张廷玉一听,满腹委屈却只能“免冠叩首,呜咽不能自胜”。

那次请辞,让乾隆对张廷玉生了厌。

之后一年,张廷玉愈发老得快了,胡子全白,牙也掉了,没人搀扶都没法长距离走路,乾隆见状也就同意了他的再次请辞。

原本,这样就算功德圆满了,可谁知张廷玉老糊涂了,自己整了个幺蛾子。

1750年寒冬,他颤巍巍跑到宫里,跪到乾隆面前,哭哭啼啼祈求说,“陛下呀,你给我写个保证书,保证我以后能配享太庙!”

《清高宗实录》记载:“免冠呜咽,请一辞以为券。”

乾隆十分意外,虽然心里头不舒服,但还是答应了。可张廷玉一走乾隆回过味儿来,心里头很不得劲。

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更让他生气。

张廷玉拿了诏书,本该次日一早进宫谢恩,可他高兴过了头,就让儿子替他去。

这一下惹恼了乾隆,遂发了道圣旨让他进宫解释,可张廷玉一番操作,犯了个更大的错误。

原来,那天拟旨的人,是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这学生一看忙派人去给老师送信,让他做好准备。

可谁知张廷玉竟蠢到,天还没亮,圣旨还没到,就跑到宫里去磕头请罪。

乾隆一看,顿时明白有人给张廷玉报信了,这么明显的朋党行为怎能不处理。要知道朋党行为,危及皇权,是乾隆的逆鳞。

乾隆一句,“整个大清朝,配享太庙的都是做出很大贡献的人,你张廷玉配吗?”

张廷玉忙回答,是自己老糊涂了,犯下大错,就请陛下罢免了自己“配享太庙的资格,并治罪。”

就这样,张廷玉奋斗了一生的“伯爵”之位和“配享太庙资格”都没了,满朝文武都被吓到,张廷玉只能一个人灰溜溜退休回老家了。

谁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张廷玉回家没多久,他的儿女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因为贪污被乾隆抓起来。而朱荃被提拔,全是仰仗张廷玉。

自此,乾隆再次对张廷玉动了“处置之心”,就派亲信德保去收回三朝赏赐。

于是,钦差大臣德保就带着200士兵冲进张家,二话不说,开箱砸锁,挖地三尺,翻了个遍。

然而,事实证明,张廷玉真的是个清官,德保抄了半天,抄出来36.2万两现银,却没一笔来路不明,其余物件也都是三朝皇帝所赏。

德保一看,只好就带着抄来的赏赐和一些书籍、信件、文章什么的回去复命。

乾隆本想找找看张廷玉有没有在书信中品评朝廷大事、大臣,没想到竟一无所获。

他没想到的是,张廷玉早已成精。

他将三朝皇帝的每个赏赐都记得很详细,比如哪一天、因为什么事,皇帝赏了个什么,哪怕那赏赐只是个小荷包。

一无所获的乾隆,觉得没意思,就下了道旨说,德保领会错了他的意思,遂命人将抄来的东西又还了回去。

【九仙月】

只是心理上受了重创的张廷玉,熬了5年就去世了。

30年后,乾隆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只是张廷玉已经没法知道了。

张廷玉的一生,虽拥有过为人臣子人人艳羡的赏赐,但也经历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凄凉。

他一生谨小慎微,每天下班回到家,头一件事就是细细梳理一天的大小事,看看有没有说错什么话,做错什么事,如果有就想想次日怎么弥补。

《知否》中明兰所说的那句,“万言万当,不如一墨”就是他的座右铭。

可以说如果没有梳理一天大小事的习惯,那么德保查抄出来的许多赏赐,张廷玉都说不清,更别提那362000两的现银了。

倘若真如此,他丢的可能就不是面子,而是命了。

我们常说,好习惯,好人生。

一个好的习惯,不仅能成就一个人,关键时候还能保命。  

那么,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