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易错结构计算问题(三)

 lylla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1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悬挑梁悬挑长度约4m,悬挑梁截面为450×900,面筋11图片32,4图片18。

图片

图1 悬挑梁位置平面示意

采用PKPM复核,梁端最大弯矩设计值为1372kN.m,采用三种方法对悬挑梁的承载力进行复核,见下表所示。

图片从上表可知:

(1)勾选考虑受压钢筋,PKPM底筋的实配钢筋面积小于计算钢筋面积,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原因PKPM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取0.35
(2)不勾选考虑受压钢筋,当不满足单筋计算条件时,PKPM自动按双筋计算,承载力满足要求;
(3)根据实配钢筋复核梁的承载力为1395 kN.m,其大于计算弯矩1372 kN.m ,承载力满足要求。
因此,当采用PKPM计算悬挑梁配筋时,不要勾选压筋的影响,否则会导致结果不合理。

图片

一般情况下,当楼板的作用效应与抗力之比小于1.4时,采用贴碳纤维或钢板加固,当板的作用效应与抗力之比大于1.4时,不能采用贴碳纤维或钢板加固,可采用新增钢梁改变其传力路径的方式进行加固。图片
图2 不同模型的楼板弯矩示意图

图片

从上表可知,对于采用新增钢梁改变其传力路径的方式对楼板进行加固时,采用软件自动计算的楼板弯矩结果不合理,需手工(模型1+模型2)进行复核。

图片

假定某6层混合结构(砌体+框架),以YJK软件为例,分析砌体抗震验算计算结果的合理性问题。

砌体地震力计算公式:

FEk=ɑ1Geq                          1

图片

图3 结构三维模型

图片

图4 砌体结构抗震结果(抗震验算满足要求)

图片

图5 混合结构抗震结果(砌体抗震验算不满足要求)

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分别采用保留框架部分进行砌体结构抗震验算和删除框架部分进行验算。从图4和图5的抗震验算结果可知,纯砌体结构抗震验算满足要求(图4),混合结构中的砌体抗震验算不满足要求(图5),原因是根据式(1)计算混合结构中砌体地震力时的Geq包括框架的重力荷载,导致地震力偏大,不合理。
因此,计算混合结构(砌体+框架)中砌体的地震力时,可采用YJK盈建科建筑结构计算模块计算,在设计结果中提取砌体的地震力再复核其抗震承载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