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眼神中透着杀气的军人名叫王高银!当时,他吃着压缩饼干,眼睛却

 朝晖图书馆 2022-09-24 发布于河北
这个眼神中透着杀气的军人名叫王高银!当时,他吃着压缩饼干,眼睛却望着越军,并说:“等我吃完饭,就去灭了他们!”

1964年,王高银出生于江苏的一户普通人家,因为家里穷,他没有机会读太多的书。

但自幼聪慧的王高银,却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军人。

1982年,18岁的王高银,如愿走进部队,穿上军装那刻起,他就发誓与祖国共存亡。

从此后,训练中的王高银异常的努力,并很快在新兵中脱颖而出,成为部队中最出色的士兵之一,为此他还被提拔成为了班长。

后来,王高银一路升到了排长。也是在这时,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奔赴老山前线训练的指示。

在训练期间,王高银对士兵们要求十分严格,大家都称呼他为“魔鬼教官”。

老山战斗爆发后,王高银走上了战场。面对敌人,他丝毫不畏惧,并主动请缨要去守卫最危险的54号高地。

在一次和越军的战斗中,王高银因为掩护战友,直接被手榴弹炸到昏迷过去。

当王高银醒来后,发现手臂上受伤,可他顾不上伤口,随后接过战友手榴弹,奋力地扔向敌人,炸得敌人东倒西歪。

此时的王高银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像发疯了一样,拼命使劲往下扔手榴弹,敌人死伤一片。

那次,他一人足足炸死了十五个敌人,为此,王高银荣立一等功,被评为战斗英雄。

而王高银在战场上留下的这张照片,更是成为了经典,那眼神中没有恐慌和畏惧,只有坚毅,这就是中国军人。

----------------------------------------------------

你一定要记住历史:

1937年,南京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驾机血洒长空。张伯苓得知噩耗后,却说:“死得好,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张伯苓的幼子名叫张锡祜。面对日寇入侵,国土沦丧,无数爱国青年为实现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而选择弃笔从戎。张锡祜接到命令出征前,张锡祜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信上说:“儿虽不敏,不能奉双亲以终老,然亦不敢为我中华之罪人!”然而不幸的是,飞机在临川中途失事,张锡祜以身殉国,终年27岁。国难当头之际,他们选择投身于抗战之中,成为了中国空军中的一员。在抗战期间,500多名空军几乎全部为国捐躯,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向中国第一代空军致敬!!!

1937年6月13日,财政部长孔祥熙在德国沙尔兹堡的“鹰巢别墅”秘密会见希特勒。孔祥熙德国此行,为采购一批军火,为抗日作准备。1937年8月~11月,淞沪会战中国战败。但其中国军的教导总队、第87、88、36师 ,一定给你留下了印象。他们全是德式训练,德式装备。到抗战爆发,中国83%的武器来自德国,有近30万军队接受德国的训练和武器装备。还有30万军队准备采用德国步兵师的编制与装备。单单37年,德国卖给中国的装备价值达到8000多万马克,其中包括卡宾枪、大炮、坦克、飞机等。另外,在战场上,还有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1941年,德国承认南京汪精卫伪政权,中国宣布与德国断交。1941年12月,中国对德宣战。

“他们把年轻的男女赶到河边,刺刀逼他们剥光衣裤用做羞耻之事,而他们就站在一边取乐,哪个不听话,上去就是一刺刀……”即便过去了几十年,提起日本人当初的暴行,王变良仍旧忍不住发抖。“他们不是人,太坏了”,这是王变良对那一群自称“文明之师”的日本人的评价。这就是王变良的故事,即使过去了几十年,回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仍残酷扭曲到令人难以接受。真相,不会湮灭;历史,永不凋零。我们平时说落后了要挨打,我们到底是怎么挨打的?那些国家看起来很文明,但在战争时发生了许多暴行。所以这一段历史必须要有人记录,有人铭记,让我们不忘来时路,勇敢奋发前行。

“严刑利诱奈何我,颔首流泪非丈夫。”说出这句话的青年人,叫金方昌。山东聊城人,回族。20岁,他就当了山西中共代县一区中心区委书记。1940年11月,代县大西庄,金方昌与战友转移公粮时,被日军包围。展开一番激战。弹尽之后,金方昌不幸被日军逮捕,后被押往代县县城。日军利诱劝降不得,对他施以种种酷刑。最终,金方昌被凶残的敌人砍掉了一只胳膊,挖去了一只眼睛。但金方昌宁死不从。在牢房里,他用手指蘸着自己身上的血,在墙上写下了14个大字:“严刑利诱奈何我,颔首流泪非丈夫。”1940年12月3日,金方昌从容就义,时年20岁。这是一位真正的山东汉子,抗日的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