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 | 大观园女儿读书论——从李纨“不读书”说起

 云十洲l 2022-09-24 发布于江苏

金陵十二钗当中,李纨出场次数不少,存在感不高,她的地位和实力,通常被忽略或者低估。

比如讲起《红楼梦》中女子才学方面,钗黛湘是主流,提及李纨,甚至常有谓其“不读书”。

谁说李纨不读书?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除了路人特质以外,《红楼梦》写得轻简,也是主因。

第五回出场,交代其父“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

但这仅是一面之辞,事实上,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北京大学校长的女儿,既然进了书房,又没长歪,“认得几个字,记得几个贤女”的说法可太有“自贬”意味了。

就和林妹妹初见三春似的,讲自己“只刚念了四书”,以为够谦虚了,老太太答三春“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再问,她便改口:“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李纨亦然。虽没明面提《四书》,肯定读过,且造诣不凡。

否则,哪来的评鉴赏能力?孙猴子石头里跳出来的?起个诗社李纨自认社长,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擅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大观园女儿多骄傲,她若无实力“评阅优劣”,谈何“服”字。

善看,能评,如何才可?自然必须平时看得多。

不过李纨受家教所囿,学得比较道学,不在诗词上面下功夫,那是有的。李纹李绮她寡婶的女儿,也就是她爹的侄女儿,都能诗,但李绮也不大为长,梅花诗那会,李绮便没做。

可不能作诗与读不读书到底不同,马上跟着做四书的谜语。

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李纨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再不是不成?”李纨笑道:“这难为你猜。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李纹笑道:“是。”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三姊妹的谜语个顶个的难,最要紧熟读四书,“观音未有世家传”,湘云猜错了一次,宝钗听出错来了,一时也猜不出来。这就看出来了,校长家的千金学问功夫下在“正统”二字,即贾政自况不务闲的“诗词上平平”。——但贾政那才真叫四书上头也平平。

四大家族中贾王以武勋出身,薛家是商贾,上一代那才真叫不读书。

王夫人不行,薛姨妈稍微会一点,极浅的皮毛。

耐人寻味是贾母,可能年纪大了退化了,再说无数人捧着不让她动脑,讲枕霞阁,讲布置,甚至掰谎,都还挺有分量,不仅仅是懂生活情趣这么简单。再看从小失爹少妈的史湘云之能,恐怕史家有家学传统。

贾家第二代开始读书,但那气质到底改不过来,反添了纨绔习气,百年大族,通共只得一个贾敬进士出身,贾赦承袭,想叫贾政科举出身咋也中不了,只好临死上一本,补了个官。这样居然还做学差去了,有意思。

女孩子们也欠些,迎、惜两个便是代表,诗词该有的规矩都懂,只不肯下功夫罢了。

王家仍然不行,十二钗中,唯有王熙凤别说不读书,几乎不识字,抄检大观园时交代,“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帐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

贾家除了自己开始读书,联姻上面也打着这个主意。一个娶一个嫁,娶回来北京大学校长的女儿,嫁到哪里呢——便是世代清贵,第四代自主科考,探花郎林如海。他这家学渊源的,林妹妹五岁入学,特请了个两榜进士、前任知县给她做老师。

就,打江山靠武力,坐江山要靠读书。读书改变生活、前途。薛家出了个宝钗,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金陵十二钗作者描写的重点,寄托了一切幻想,自然格外下功夫。贾宝玉三岁上识得数千字,元春教的,元春也说诗词上平平,她也是正经书。到了宝黛湘就是不正经的也读。

比如宝钗,当是博学第一。惜春的画画不过两笔小意儿,她从最基本的准备都知道。探春治理大观园,引经据典,她知出处,勾着探春往坑里跳。更通过湘云的口夸”无书不读“,《文选》上的也能随口掉书袋,比如湘黛联诗那个”棔“字。

辩才极强,自有辩没输过,大道理一套套,叫宝玉不喝冷酒喝温酒,说得黛玉含愠微妒。贾母批评宝钗屋子里太冷清,要不是老人家发言,我认为她保准是可以辩的,足足的找一车理由出来,这是她最擅长的。

然她领会多,变通少,急智上平平,能解不能通。猜谜儿大伙抢着上,她就没能赶在头里(元春给的谜不算,太简单)。宝玉参禅发神经,黛玉当即问偈,宝钗这才讲解典出六祖。

总而言之有辩才,急智上差一点,或者也是讲性格使然,黛湘脑子转太快了,有时候讲话不过脑子——比如丫头桂花油。更别提戏子像黛玉那个风波了。

所以那些稀奇古怪的酒令,宝钗在,但是从来不写她,不合她性格,也不象她的急智。

譬如湘云行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刁钻古怪,极显性格。宝玉和她一样爱玩的,一时也只是笑,黛玉代说,轮着湘云自己了,一说一串儿。

黛玉:
落霞与孤骛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又拈了一个榛穰,说酒底道:
榛子非关隔院砧, 何来万户捣衣声?

湘云:
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酒底吃了半个鸭头,方道: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这个杂烩令也就黛玉和湘云说了,如果宝钗做,肯定不符合她性格。红楼梦就这些地方是特别细致而有趣味。

最后批评下曹雪芹同志。越到后来越不亲民,几个谜语佶屈聱牙,大家都猜不出来。

诗词想象力也退化,像湘云的杏花词,包括黛玉的桃花诗都是古诗词抄的来,怎么看都眼熟。宝玉做林四娘的诗哪几句出于哪里,太明显了。

来看宝玉这首诗: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既不俗,也不雅,无论高古,无以超逸。竟是个初学者水平,不如十三岁所做“四季诗”了。

好在还不似后四十回开讲八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