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旧】淮安饮服业“弯子”知多少 ||吴明千

 一犁_书馆 2022-09-25 发布于江苏


“八个样板戏”的时代虽然早就没有了温度,离我们很远了,可是里面有几句台词却是没有期限的储蓄,给人们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智取威虎山》扬子荣打虎上山后与座山雕等一众土匪接头:天皇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怎么又黄了…,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是土匪接头用的暗语,黑话。其实在旧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切口与黑话,例如“袍哥”“哥老会”、“青洪帮”等等。饮食服务业称其为“弯(音万)子”。
  其实中国“弯子”来源以久,宋代的《太平广记》曾记载,有人骑在马上对话,以“廋词”一问一答,听到的人只见他们口吐迷雾,不知他们说什么。其实廋词就是隐语,《论语》有:人焉廋哉一语为证。巜春秋左传》里还记载、秦国使者在朝堂上说廋词故意刁难晋国君臣,以示自己博学多才。苏东坡和王定国的诗里有“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诗聊复托芎穷”。说明大学士也是精通廋词的。只是随着新社会的发展及“革命”的面积无限放大,各行各业的“弯子”都被当成旧社会的糟粕,没有人再使用了,而廋词的另一支发展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灯谜”,还成了文化遗产,这也是廋词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我们淮安古时就是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还是古代最有名的漕帮与盐帮的主要发源地,更是少不了廋词、隐语、弯子的应用舞台。我们淮安在近代还有“廋大爹爹”一说,有人称之为“阴触阳廋”,其实他们也是喜欢说“弯子”,听不懂人感觉拐弯抹角不舒服,不是爽快之人,所以也就成了贬义词。
 旧社会,淮安饮食服务业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客源鱼龙混杂,竞争残酷,为了更周到的服务,取得更好的效益,也与其他行业一样,产生了所谓的隐谜语“弯子”。今天我们回头看“弯子”,更加感觉旧社会的艰辛,同时也赞叹聪明的饮食服务业前辈,创造出来的“弯子”,除了少数糟粕外,大都充满智慧,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各种寓意、谐音、象形、词语隐字、拆字、借代的手法无不透露出淮安这块古老的土地,处处洋溢着文化与智慧的芬芳。
 在“弯子”的应用上,最多的最常见的当属数字代用语。淮安数字代语一是充分显示了地域特点,二是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淮安“弯子”从一到十依次是:牛、月、汪(園)、跖(脚、晃)、中、神(顺)、幸、张(分头、虎)、爱(休)、台。乍看这十个数貌似密电码,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很好理解,很好记忆。
一为什么称“牛”,牛又称“大个”,是动物材料中形体最大的,所以一又有老大的意思故称“牛”;
二称“月”,常用词月儿弯弯,隐去三字留“儿”,儿与二同音故称“月”,二还有“柳”的称谓,从月儿挂柳梢出;
三称“汪、园”、因三是汉字三点从水,汪是水汪,汪洋一片的意思,如用园,典故桃园三结义的意思更好记了,基本上人人皆知;
四称“跖”,又称晃,取四脚(跖)朝天,晃晃悠悠不干正事(四)的意思,不过老百姓都喜欢用如意就比较明了不能算暗语了;
五称“中”,南北通用不用解释;
六称“神”,从词语六神无主出,但民间老百姓喜欢用顺,与如意一样不能作暗语来用了;
七称“幸”,从词语吃幸受苦出,吃与七同音,吃与幸连在一起容易使人产生联想;
八称“张、分”,都是从汉字字形取意,张即分,称“虎”较俗,老虎来了四散分开逃跑了;
九称“爱、休”,团圆、爱、幸福美满人们都期望,九与久同音,相“爱”永久,永不言“休”,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爱”就得““休”了;
十称“台”,台既是高的象征,又是礼貌用语“台甫”、“兄台”、“道台”(官衔),所以十用最尊贵的称呼理所当然了。
 那么这些数字“弯子”主要应用在哪里呢?主要用在顾客结账时。几块钱的代语是“几文钱”,这是因为古时钱币的最小单位是“文”,淮安话说白了称“机会”,也算是谐音吧。收、领、取夺、皆称“掐(卡)”,这样在顾客结账前,服务跑堂的会用“弯子”知会柜台,假如这位顾客应收一元五角,就告诉柜台“机会”、“掐”、“牛块中”;那位顾客应收三块二,老板会叽咕一声,“机会”“掐”“汪块月”,柜台上心知肚明,如果老主顾,柜台上会说“老点(脸)”,就把“月个”免了吧,即为老客优惠二毛钱。结账不谈钱就把钱收了,皆大欢喜。偶尔在菜场看到年纪大一点的人収钱时(内部商量)偶尔在使用,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在烹饪材料上,淮安最出名的鳝鱼称“马鳅”,虾子称“躬腰”或“驼腰”,鱼称顶嘴,鸭子称“扁嘴”,兔子称“小跑”,猪称二师兄、猪肉称“内人”,羊称“柞角”,牛称“大个”,油称“浮儿”,汤水称“龙王爷”,糖称“坑里洼”(塘),酒称“三六子”、“汪神子”,三加六、“汪加神”都是九(前面数字法讲过三是汪六是神),味精称“鲜头、妖精”,香烟称“熏头”、“屁似狼”(烟),与糖一样都属隐减字法,陈货称“耳东”(折字法),注意、认真、不得马虎称“日月啊”,明白明了的意思。所以称谓虽然繁多,大部分取字意的各种特点与之相近的关系。
 不管哪里的厨库房都讲究推陈出新,先进的材料先出,积压的、采购超量的都要先推销,以免造成浪费,加大成本。所以顾客点菜,老板及厨房会提醒前厅,“顶嘴”(鱼)躬腰(虾)今天多,服务人员心领神会先把这二样介绍给顾客,倘若明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这时候“弯子”语言就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厨房里最常用的是盐的代用词“口”,盐下了吗?,厨师通常都说“口”下了吗?“口”尝了吗?即是咸淡尝了没有。小徒弟乱插嘴,师傅会骂:臭缸(嘴)不要亮(说),最有意境的上饭偏不说上饭,却高喊“拿茶”呐,这也是古人茶饭不分家的意思。
 有意境的“弯子”不仅朗朗上口,且娱乐大众,人们也乐意常常使用它。例如香烟的“弯子”,看起来俗,其实出处到也高古,“屁似狼”隐去烟,形容人吹牛说大话胜过古时峰火台上燃放的狼烟,只是把烟字隐去,真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剃头是“搭山”,洗澡为“闹海”,取哪吒闹海的典故,学徒时就连不喜欢说弯子的我,下班也忘不了常常念叨一句:走,闹海去!
 鲜话的材料死了:厨房会说“文了”,活的为武,死字不能让外人听到,酱油缸里有了蛆,人们会说有相公了,晚上经常停电,点上的蜡烛叫“小雅”,店里来了一位漂亮的女顾客,那是来了一个小“伴衣”,伴侣、衣裳(旧时有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之说,算是糟粕了),条(身材)儿顺(好)、盘(脸型端正)儿正…休息了人们还会来一句日语弯子“雅士咪”,说明日本鬼子占领我们淮安时间还是漫长的。
 旧时出门在外“弯子”的作用更是显示出来了,七十年代,我与两位老师傅出差上海,过去没有宾馆,都是小旅馆,晚上要出来找澡堂子洗澡,每次洗澡一落座,年纪大的杜师傅,总是要和澡堂的服务务对几句,虽然上海离我们淮安较远,但“弯子”大部分通用,那时候我年纪小,又经过“文革”的洗脑,对“弯子”不怎么感兴趣,只听杜师傅上前与“老把条”(老兄弟)对上几句,澡堂里的服务员立刻笑靥如花,热情有加,知道来了服务业同行了,马上给我们挑新的“瓤子”(毛巾)、换相貌好的“跌头”(木屐),“青头”(青萝卜)也挑个大的,热(瓤子)毛巾左一通,右一遍的上,让我们真正尝到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作者简介

吴明千,师从淮安名厨张文显,1986年参加江苏省特级厨师考核,获得淮扬考区第一名,并获高级技师资格,曾多次获得省内外大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