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课程(22) | 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fjgsd 2022-09-2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病原微生物培养

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图片

你也许常常疑惑

为什么微生物培养阳性

实际却没有感染?

为什么药敏结果敏感的药

治疗却无效?

别着急,咱们请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检验科杨靖娴老师

为我们讲解

病原微生物培养

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作者介绍

图片

杨靖娴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微生物组组长、医学硕士

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检验委员会委员

主要工作领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主要研究方向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共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先后承担两项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院级课题,均已结题。

图片

要点一

图片

标本正确采集的重要性

一、从临床标本细菌与真菌检验流程看

标本采集是第一环节,对后续结果至关重要。

二、标本采集的两个关键词

1.正确

  • 早期:采集时间在病程早期、症状典型时;在使用抗菌药物前;2h内送检。

  • 无菌:无菌操作;无菌容器。

2.合理

  • 慎送痰标本,多送血培养

图片

要点二

图片

血培养结果解读

一、血液污染

1.定义:在多次血培养中单个血培养下列细菌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芽孢杆菌。

2.说明:因经皮穿刺操作可使正常皮肤定植菌进入血液(健康血液是无菌的),从而导致血液被污染、血培养假阳性。

二、血培养结果解读-阳性

1.双侧培养报阳性:为同一病原菌,则不论任何细菌,绝大部分为病原菌

2.单侧(瓶)报阳性

  • 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念珠菌等,90%以上为病原菌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芽孢杆菌、棒杆菌、气球菌、丙酸杆菌等,90%以上为污染

三、血培养结果解读-阴性

1.真阴性

  • 非感染性疾病

  • 感染治愈

2.假阴性

  • 采样不规范, 采血量不足

正确采:2套/“双抽四瓶”,成人每瓶8-10ml,小儿每瓶1-5ml)

(注:①“1套”:一个穿刺点所采的所有瓶;②一个穿刺点一般2瓶:需氧瓶+厌氧瓶;③厌氧瓶内不仅长厌氧菌,还可长兼性厌氧菌)

  • 抗菌药物影响

  • 苛养菌(流感嗜血杆菌)

  • 特殊病原体(衣原体、病毒)

  • 标本中致病菌量少

  • 检验人员技术、实验室条件

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

1.诊断目前没有金标准。

2.配对血培养(导管与外周)阳性时间差>2h是诊断CRBSI最简单的方法。

3.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

图片

要点三

图片

痰培养结果解读

一、痰培养

1.目的:诊断细菌性、真菌性肺炎。

2.现状:送检率最高,合格率最低

3.存在的问题:

  • 痰标本是必然被污染的标本。

  • 检测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更有诊断意义。

  • 标本质量是关键。

二、痰培养结果解读-阳性

1.假阳性:可能是污染或定植

  • 痰标本可被上呼吸道、口腔污染

  • 说明:痰培养细菌一般有正常定植菌与致病菌之分,但长期住院患者,培养所得“致病菌”可为正常定植菌(如因长期卧床而食道反流等)。

2.合格痰标本

标准:镜下涂片结果——鳞状上皮细胞<10/LP(提示来自下呼吸道),白细胞>25/LP(提示感染)。

3.气管插管常致“合格假象”

  • 原因:不经过口腔,故鳞状上皮细胞常<10/LP;气管插管对呼吸道有刺激,白细胞常>25/LP。

  • 解决方法:

(1)气管插管时间<24h,培养出病原菌,有诊断意义。

(2)插管时间>24h,即使纯培养也仅有参考意义。因:医院环境中常见院感菌开始繁殖生长,培养出来的多数是污染菌、定植菌。

图片

要点四

图片

尿培养结果解读

一、尿培养易污染

1.如出现1-2种可能致病菌,认为其可信,分别进行鉴定和药敏。

2.如3种或以上可能致病菌,怀疑其被污染,建议重留尿标本。

二、尿标本采集方法

1.清洁中段尿:清洁外阴,中段尿标本直接留取在无菌容器中。

2.导管尿留置方法:

  • 夹住导尿管 10-20 min ;

  • 用 75%酒精消毒导管采集部位;

  • 用注射器直接从尿管采集 5-10 ml 尿液;

  • 将尿液转入无菌容器中送检;

  • 注:一定不要直接从尿袋中留取尿标本

图片

要点五

图片

重视标本直接涂片的作用

优点:

1. 确定致病菌:客观、真实。

2. 快速疑诊:合格标本30min内可给予临床有用的信息,对于危重患者尤其有用!

3. 覆盖面广:涂片既可见常规培养可长者,也可见常规培养不长或长得慢者。

4. 结合培养结果:涂片真菌培养有“导航作用”,可修正培养结果,避免假阴性,剔除假阳性。

图片

要点六

图片

药敏试验基础知识介绍

一、概念

1.定义:用体外方法检测抗菌药物抑制/杀死细菌的效率,预测体内抗菌效果。

2.目的:指导目标治疗(个体),指导经验治疗(群体)。

3.“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待测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4.局限性:体外药物作用情况与体内不完全相同(例:药物浓度——在体外固定不变,在体内随时间改变),故只能部分预测药物在体内的疗效。

二、方法

1.纸片扩散法(K-B法):测抑菌圈直径,检验科以其作补充。

2.稀释法(肉汤、琼脂、仪器法):测MIC,检验科以仪器法为主。

3.E-Test:测MIC,昂贵,是少数抗生素的验证、特殊耐药表型的复核方法。

三、药敏试验的一般原则

1.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检测天然耐药。

2.预报药/指示药:以几种指示几类。

3.关注特殊耐药表型。

四、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1.折点:所有的药敏试验均需要折点(或称为解释标准)来将实验结果解释为敏感、中介或耐药并报告给临床医生。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折点可以用浓度(µg/ml) 或抑菌圈直径(mm)来表示。

2.敏感、中介或耐药

  • 敏感(Susceptible,S):使用推荐剂量进行治疗时,该药在感染部位通常达到的浓度可抑制被测菌的生长,临床治疗可能有效

  • 中介(Intermediate,I):采用高于常规剂量治疗时或在药物生理浓集的部位,临床治疗可能有效。

  • 耐药(Resistance,R):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该药在感染部位所达到的药物浓度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且治疗性研究显示该药临床疗效不确切

3.MIC数值比S/I/R更有意义

  • 对于敏感的药物,使用MIC远低于敏感折点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 对于耐药的药物,高剂量的使用MIC越靠近耐药折点的药物, 治疗效果更好。

  • 对于无中介折点的药物, 同一个病菌在不同时间点测试可能因为一个浓度差异,显示出敏感/耐药等不同结果。MIC值更有意义。

4. 常见菌种药敏报告单解读

  • 葡萄球菌属

(1)以青霉素、苯唑西林作β-内酰胺类药指示药:前者代表不耐酶青霉素,后者代表其余β-内酰胺类药。

(2)红霉素耐药时,判断克林霉素是否耐药不可仅参考其MIC值,而需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是否耐药,如是,则不论MIC值如何,均判断克林霉素耐药。

  • 肠球菌

(1)如存在“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HLAR,则氨基糖苷与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无协同作用。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使用利奈唑胺治疗。

  • 肠杆菌科

(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旧观点:避免用: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可以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MEM,IMP)、β-内酰胺/酶抑制剂(CSL,PTA)、头霉素类抗生素(FOX)。

新观点:依个体药敏结果而定,部分患者可能对单用头孢类敏感。

(2)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推荐: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联合用药。

新观点:依个体药敏结果而定,可以对某些碳青霉烯类敏感。

(3)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拉丝试验(+),关注是否有肝脓肿、眼内炎。

  •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粘液性铜绿假单胞菌:难以根除,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

五、使用敏感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因

1.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

2.细菌本身因素(如细菌L型,生物被膜)。

3.药代动力学,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

4.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血药浓度(血脑屏障)。

5.药敏试验药物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6.患者基础疾病未改善:感染是人体、细菌、抗生素相互作用,患者免疫状态不回复、血流动力学未改善,仅靠抗生素解决不了问题。

7.感染原发灶未清除,引流、清创很重要。

课后自测:

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你学会了吗?

作者:杨靖娴

视频剪辑:秦京京

文字整理:黄姝伦

编辑:韵文

审核:兰学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