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秋天》说课稿
2022-09-25 | 阅:  转:  |  分享 
  
《秋天》说课稿

江桥中心小学周晓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说课教师周晓辉。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秋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秋天》这一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所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并且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说教法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说教学目标

下面我会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会写“了”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3.利用电子白板,结合视频和插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那么,根据上述的目标,我会从以下几个部分重点的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并体现我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说教学流程

在文章导入的环节,我会给大家播放一个三分钟的视频---《美丽的秋天》。通过观看视频,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唤起学生曾有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做好情感铺垫。

在进入课题之后,我会范读课文,然后让大家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要内容,完成如下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秋天的什么特征?”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在文章深入研读的环节。针对第一自然段,我设置了如下两个问题: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了秋天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用“一片片”,而不用“一片”?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主动学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

针对第二自然段,我设置了如下三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天空是怎样的?

2、作者观察到天空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3、大雁南飞时的队形是怎样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大雁南飞”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完整而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第三自然段,我通过播放一个关于感叹号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感叹号,以及感叹号的作用。又通过三次的图文引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意志力比较薄弱,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我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之后设置了“大脑激活手指操”活动,解放了学生的手脚,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选择了《秋姑娘》这一课,其内容和《秋天》留给孩子们的遐想不谋而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所以除了教授课本上的文章之外,我还专门设置了“组内自由说”活动,此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对于我的板书,它已经呈现在各位的眼前。我遵循了直观表达思想的原则,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便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的聆听。





2020.6

献花(0)
+1
(本文系May花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