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喋喋不休的不是“苦”!

 颐源书屋 2022-09-25 发布于云南

图片


知青喋喋不休的不是“苦”
作者: 宋慧珠
看了孙振军先生的文章,《知青是不是比'纯农民’更苦》一文,如鲠在喉,故成就此文,与广大知青交流。

孙振军先生作为当年的小农民,我作为当年的知青,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当年的“知青运动”,往往是以偏概全。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层次不同、 环境不同、所看所想就会产生偏差。

而孙振军和赵全国先生在农民和知青谁更苦的问题上各抒己见,看法不统一。我却认为他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图片
对于“苦”的问题,我倒真希望教育部让现在的初中、高中的学生们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他们去偏远的农村参加至少一到两个月的社会活动,让他们吃点“苦”,参加劳动自己动手做饭,锻炼他们生活的自立能力。因为当年知青吃的“苦”为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问题。

高尔基说过:“身体的痛苦尚且可以忍受,但是精神的痛苦却是更加折磨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已经迈入老年,为什么还喋喋不休地抱怨呢?我认为:他们不是抱怨当年吃的苦,而是抱怨人生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现,以致抱憾终生!
图片
正所谓:“没见过文明,就不知道落后有多落后。”这就是当年的农民和知青的差别。当然,知青把麦苗当韭菜,这也是差别,隔行如隔山,这是通理。当年风华正茂的学生们听从伟大领袖的召唤,满怀理想奔赴农村和边疆的时候,吃些苦是小事,主要是看不到前途在哪里,若不是最后政策有变,知青们可能永远待在农村了。那时我们开玩笑说:“我们还不如个小偷,判了几年还可以回到城里,我们听了话,就永远待在这里了。”那时还没有回城的说法,谁若说青春无悔,那不是真心话,是假话,是谎话。让他别参军、别就业、别上学,在农村待一辈子试试。我们真应该提倡轮换制,大家都来参与,而不是谁听了话谁就待一辈子。反而那些不听话的,倒是一辈子悠哉悠哉。

关于知青中提干的“好孩子”邢燕子、董加耕和侯隽是凤毛麟角。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千上万的知青在广阔天地荒废了大好青春年华,错过读书、错过了增长才干的人生黄金时光。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为了孩子为了丈夫、妻子待在农村的知青们,虽然国家给了他们优惠政策,而那种乡愁,将陪伴他们终生,这谁能体会到呢?谁又敢说他们不是被埋没的人才呢?而那些抛妻别子的知青,心灵深处的痛,又向谁诉说呢?

孙振军先生当年跟着母亲半夜起床给知青做饭,被那白馒头所吸引,这是人之常情,有情可原。农民当年也很苦,也很穷。但不至于没有咸菜吃,以后我们知青连咸菜也没得吃,是农民一碗一碗的给我们捐献咸菜,我们才能咽下那粗糙的饭,你说,谁最苦?老乡们把我们知青当成亲人对待,让我们到他们家吃饭;偷着塞给我们一个鸡蛋;把砖头烧热了给肚子疼的女知青暖肚子。这份情谊我们永远忘不掉。后来的知青们回村探望老乡成了风气就说明了这一点。

但有的村支书把分给知青上学的名额给剥夺了,分给了本村农民;还有的县知青办工作人员把自己在农村的子女顶了知青的名额就业,这种状况也有。我们都活到这个岁数了,大家都明白,顶了知青名额上学的农民,现在他们的境遇比知青回城下岗待遇高多了吧?

我有时候也在想:一辈子走过来,虽然下乡吃了些苦,可是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自己通过奋斗、努力,家庭很美满,事业也还行,美好的故事也很多,但为什么忘不了落在了农村的青春年华呢?仅仅是忘不了那些“苦”吗?现在想来,不是的。
图片
知青们喋喋不休的不是苦,是心疼那荒废了的青春年华,他们在陈谷子烂芝麻中捡拾岁月的闪光碎片,以告慰那心中的痛。他们本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本可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是他们没有。这才是知青们喋喋不休的心中的“苦”。
转载自:老知青家园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